第157章 試點破題與中期調研_寒門的仕途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寒門的仕途傳奇 > 第157章 試點破題與中期調研

第157章 試點破題與中期調研(1 / 1)

7月5日的晨光剛漫過清河縣鄉企辦的灰瓦,秦宇軒已蹲在牆角,指尖劃過政策執行台賬上密密麻麻的紅叉。“種植補貼發放延遲”“信息核對出錯”“政策解讀偏差”——這串熟悉的問題,正是他此次牽頭清河縣試點的核心靶心。四個月前調研時埋下的“政策落地難”症結,如今要在這片土地上開出解藥。

“秦主任,趁熱吃口粥。”鄉企辦主任老周端來一碗小米粥,瓷碗邊緣凝著細密的水珠,“這些台賬我們翻了半月,越翻越亂,就像一團沒頭緒的線。”

秦宇軒接過粥碗,暖意順著指尖淌進心裡,卻驅不散眉頭的褶皺:“老周,帶我去紅星村。台賬是死的,群眾的難處才是活的答案。”

踩著晨露走進紅星村,村會計李大爺的炕桌瞬間撞入眼簾——半尺厚的泛黃賬本攤開,潦草字跡間滿是塗改痕跡。“秦主任,俺們真沒偷懶。”李大爺枯瘦的手指點著賬本,“全村237戶,種玉米的、種蔬菜的、種果樹的,補貼標準各不同,手工算一遍得三天;再核對身份證、銀行卡,又得耗一周。上個月有戶人家,就因名字寫錯一個字,補貼晚發了半個月。”

秦宇軒翻開賬本,一處改了三次的補貼金額刺痛了眼睛:“這就是問題的根——人工操作效率低、易出錯,政策再好,落不了地也是白搭。”

當天下午,鄉企辦的小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秦宇軒將《係統落地攻堅方案》鋪在桌上,紅筆圈出的“兩步走”計劃格外醒目:“7月完成鄉企辦基礎版係統搭建,同步培訓3名技術骨乾,讓‘數據跑路’代替‘人工跑腿’;8月給各村配電腦,骨乾分片駐點,手把手教村民用係統。”他點開筆記本裡的政策解讀模塊,“這裡錄了動畫講解,比如‘玉米補貼按畝算,果樹補貼按棵給’,一看就懂,比發厚厚一摞文件管用。”

與此同時,三百公裡外的古川縣,趙科正對著投影儀犯難。屏幕上的“政策執行流程表”寫滿三頁a4紙,從村民申報到補貼到賬,要過8個環節、蓋6個章。“趙老師,這流程是縣裡定的規矩,動不得啊。”縣企辦主任張梅的聲音裡滿是無奈。

趙科卻笑著拿出嵐水縣的調研案例:“我們調研時發現,東風鄉也曾被‘流程繁瑣’卡脖子,後來把‘村審核’和‘鄉複核’合並,用係統共享信息,環節減了三分之一,效率提了一倍。政策是鐵規矩,但流程可以做‘軟調整’。”

接下來的一周,趙科帶著團隊泡在各個部門。他們取消“手寫申請書”,開發係統在線填報功能;合並“紙質材料審核”與“信息錄入”,實現“審核通過即同步錄入”;推行“電子簽章”,除最終審批環節外,其餘簽章全在係統內完成。流程優化後,補貼發放周期從20天壓縮到7天,村民們編了句順口溜:“以前跑斷腿,現在點鼠標,補貼到賬快,心裡樂開花。”

雲溪縣的糧機廠房裡,孫工正圍著一台鏽跡斑斑的設備打轉。“孫老師,不是我們抵觸新係統。”廠長王強拍著設備外殼,“這是十年前的老夥計,生產數據全靠工人記在小本子上,錄進係統反而多一道工序,還容易出錯。”

孫工蹲在設備旁,筆記本上飛快畫著草圖:“不用換設備,加個簡易數據采集器就行。”他連夜聯係省城廠家,根據設備型號定製采集器。三天後,12台采集器安裝到位,數據線一插,生產數據自動同步到係統,廢品率從12降到6。王強拉著孫工的手笑:“這玩意兒比老會計的算盤還準,以後再也不用盯著生產報表熬夜了。”

7月20日,秦宇軒的手機突然響起,羅竟堯沉穩的聲音傳來:“秦主任,林書記計劃下周去三個試點做中期調研,不是收尾,主要看前半個月的推進情況,幫你們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太及時了!”秦宇軒的聲音裡難掩興奮,“清河縣5個村的係統已經跑起來,上周發的種植補貼,沒一筆延遲、沒一處錯漏。李大爺現在每天都要打開係統看兩眼,逢人就說‘電腦比人腦靠譜’。”

電話那頭,羅竟堯的筆尖在筆記本上沙沙作響:“趙老師那邊也傳來好消息,古川縣的流程優化方案,已經被鄰縣借去參考;孫老師的采集器方案,廠家願意批量生產,成本能降三成。林書記說,正好趁中期調研,把這些好做法梳理梳理。”

7月25日清晨,林書記的車剛駛進清河縣紅星村,就聽見李大爺的大嗓門:“秦主任,你看這補貼明細,清清楚楚!”老人坐在電腦前,鼠標點得熟練,屏幕上“李建國,玉米種植5畝,補貼1000元,發放時間7月22日”的字樣格外醒目。

林書記俯下身,看著屏幕上清晰的信息,拍了拍秦宇軒的肩膀:“抓準了‘人工效率低’的痛點,路子就走對了。基層工作,就得盯著群眾的‘急難愁盼’發力。”

下午抵達古川縣,趙科點開係統演示:“以前村民申報補貼,得揣著身份證、戶口本跑三趟;現在在家用手機填信息,審核進度實時顯示,哪一步卡殼了,係統還會自動提醒。”林書記翻看著新流程表,在“電子簽章”一欄畫了個圈:“這個簡化措施,要寫進中期總結,讓其他縣照著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次日上午,雲溪縣糧機廠的車間裡,機器轟鳴聲中透著輕快。王強指著係統屏幕:“林書記您看,昨天的生產數據一目了然,廢品率降了,產量上去了,工人的獎金都多了!”孫工補充道:“我們已經整理出采集器適配參數,能匹配市麵上80的老舊設備,小成本就能解決大問題。”

7月26日下午,返程的汽車駛在高速上,窗外的田野飛速後退。林書記靠在座椅上,對身旁的羅竟堯說:“這半個月的中期調研沒白來,宇軒他們三個找對了突破口。清河縣的‘問題整改’、古川縣的‘流程優化’、雲溪縣的‘設備適配’,正好戳中了基層推進‘政策+信息化’的三大共性難題。”

羅竟堯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您是說,把這三方麵經驗整合起來,就能形成給其餘7個試點的參考方案?”

“沒錯。”林書記點頭,目光裡滿是期許,“但這隻是開始,8月底試點結束前,還要看他們能不能把經驗固化成可複製的模式——比如清河縣的問題排查手冊、古川縣的流程優化標準、雲溪縣的設備適配指南,這些都得在剩下的一個月裡打磨好。等試點結束,再組織10個縣集中交流,讓好經驗真正落地生根。”

當晚,秦宇軒收到羅竟堯發來的中期調研反饋。看著“聚焦痛點、精準破題”的評價,他翻開《試點推進台賬》,在8月計劃欄裡鄭重寫下:“整理問題排查流程手冊”“開展技術骨乾複訓”“收集村民使用反饋”。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照亮了“7月破題、8月固效”的字跡。

秦宇軒知道,兩個月的試點攻堅,前半程是找準方向,後半程要把路鋪實。隻有讓清河縣的經驗能複製、古川縣的流程能推廣、雲溪縣的方案能落地,才能不負林書記的期待,讓“政策+信息化”的種子,在10個試點縣乃至更多基層土地上,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書女配不乾了,囤貨發家不香麼 未知何處是彼岸 羅小黑:鹿野向我表白!? 無儘樂園 我玩的可能是一個假遊戲 刑偵組來了個段子手 大明:老娘,彆攔著!妹子快救咱 都說了我是獵戶,媳婦太多養不起 敕封一品公侯 氪命劍娘沒用?巧了我血條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