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的那個晚上,秦宇軒獨自站在陽台上,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江北新區。十六年的光陰,從縣長、書記、常務副市長到市長,他見證了這座城市從破敗到繁榮的蛻變;從青澀的縣長到成熟的乾部,他也在康安這片土地上成長為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
手機鈴聲響起,是陳景明的號碼。
"老秦,"電話那頭傳來陳景明沉穩的聲音,"我剛才跟省委組織部溝通了,他們同意你推遲一周到任,讓你有更充裕的時間交接。另外,小健的轉學手續我讓教育局的同誌抓緊辦,省實驗中學那邊我已經打過招呼了。"
"謝謝,老陳。"秦宇軒真心實意地道謝,"不過不用太著急,我和曉棠商量過了,我們打算全家一起過去,讓孩子有個適應期。"
"這樣更好,"陳景明笑道,"小健那孩子聰明,適應能力強,但畢竟是要離開熟悉的環境。對了,蘇醫生的工作,省衛健委那邊我也會幫忙跟進。省人民醫院正好缺一位心內科副主任,如果你夫人願意,可以去試試。那裡的醫療資源更豐富,也能給她提供更大的發展平台。"
掛斷電話,秦宇軒轉身走回臥室。妻子蘇曉棠正坐在床邊疊衣服,而兒子秦子健則在書桌前專心地整理著自己的書本和獎狀。
"我和老陳通了電話,"秦宇軒坐到床邊,"省委同意我推遲一周到任,讓我們有更充裕的時間交接。"
蘇曉棠抬起頭,眼中帶著詢問。
"我考慮過了,"秦宇軒繼續說道,"我們全家一起過去,這邊還有事的話我再過來。小健上學的問題,老陳已經打過招呼了,省實驗中學那邊沒問題。曉棠你回省人民醫院的事,我也聯係了省衛健委的熟人,他們很歡迎你回去。"
秦子健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期待:"我們真的全家都去省城嗎?那太好了!我可以帶小林他們參觀我們的新家嗎?"
"當然可以,"秦宇軒笑著揉了揉兒子的頭發。
蘇曉棠放下手中的衣服,走到丈夫身邊:"我這幾天整理了一下,發現我們在這裡的生活痕跡還真不少。"她輕聲說,眼神中流露出不舍,"但不管怎樣,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是啊,"秦宇軒點頭,"康安永遠是我們的家,但省城將是我們的新起點。我推遲一周去報到,就是想讓我們全家有充足的時間安頓好。小健可以先去省實驗中學適應一下環境,你也可以先回省人民醫院看看情況。"
"這樣安排挺好的,"蘇曉棠讚同道,"小健上初中是大事,需要我們陪著他一起過渡。而且,省人民醫院那邊我也需要時間熟悉環境和同事。"
秦子健興奮地在房間裡轉了個圈:"太棒了!我終於可以去省實驗中學了!我聽說他們的科技創新實驗室特彆厲害,還有機器人社團!"
"那你要更加努力學習哦,"秦宇軒故作嚴肅地說,隨即又溫和地補充,"不過,爸爸答應你,每個假期都帶你回康安,看望你的老師和朋友們。"
"嗯!"秦子健用力點頭,"我也會把在康安的點點滴滴都告訴新同學們的!"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搬遷做最後的準備。小李秘書負責聯係搬家公司和處理政府交接的最後細節,蘇曉棠則整理醫療檔案和聯係省人民醫院,秦子健興奮地打包著自己的書籍和玩具,同時不忘列出一份長長的"省城探索清單"。
出發當天,康安市政府大院門口聚集了不少前來送行的同事和市民。秦宇軒一一與他們握手道彆,感謝他們多年來的支持與理解。
"老秦,到了省裡可彆忘了我們康安啊!"陳景明握著秦宇軒的手,語重心長地說。
"怎麼會忘呢?"秦宇軒真誠地回答,"康安是我成長的地方,這裡的一草一木都銘記在心。我不僅會常回來看看,還會把在康安積累的經驗帶到省裡,為更多地方的發展貢獻力量。"
汽車緩緩駛出康安市區,秦宇軒透過車窗,最後看了一眼這座他傾注了十六年心血的城市。江北新區的塔吊依舊在忙碌地轉動,如同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脈搏。
"爸爸,省城有多大啊?"秦子健趴在車窗邊,好奇地問道。
"很大,"秦宇軒微笑著回答,"比康安大多了,有很多高樓大廈,還有很多你沒見過的新鮮事物。"
"那是不是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
"當然,"蘇曉棠也加入了對話,"不過首先你得適應新學校,好好學習,然後爸爸和媽媽才能帶你去玩。"
"我知道啦!"秦子健認真地點頭,隨即又充滿期待地問,"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看爺爺奶奶?"
"很快,"秦宇軒回答,"等我在省裡安頓好了,我們就一起去看望他們。"
汽車載著這一家人駛向新的生活。十六年的康安歲月,將成為他們珍貴的記憶;而前方,是全新的挑戰與機遇,等待他們共同麵對。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