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拉號”的銀白色光暈在亞空間出口驟然收攏時,艦橋觀測窗正對著一片從未載入星圖的星雲。那片星雲呈現出罕見的虹色漩渦,每一縷氣體流都泛著珍珠母貝般的虹彩,凱的手指在全息星圖上反複滑動,眉頭擰成了結:“星圖數據庫匹配度0,這是完全未登記的未知星域。”他調出光譜分析儀的數據,瞳孔微微收縮,“前方七光年處有類地行星信號,大氣成分含氧量23,但……能量特征曲線完全偏離已知模板。”
雷諾放下手中的舊扳手,走到主控台前。觀測窗的自動濾光係統緩緩調節透明度,一顆懸浮在虹色星雲中的星球逐漸清晰——它的地表覆蓋著連綿的熒光植被,從太空望去,像一顆被潑灑了熒光顏料的玻璃球,綠色、藍色、紫色的光暈在地表流動,甚至能看到條狀光帶在大氣層中穿梭。“艦靈有什麼感應?”他看向星璃,後者的額間晶體正泛起細碎的藍光。
星璃的掌心光霧化作星球的立體投影,表麵布滿細密的光點,如同跳動的脈搏:“艦靈說這顆星球在‘呼吸’。”光霧中浮現出波動的能量曲線,與凱屏幕上的圖譜相互呼應,“地表存在未知的能量場,頻率在110130赫茲之間,和任何已知生物或地質活動都不匹配。剛才有股能量脈衝掃過艦體,像在‘打量’我們。”
小林抱著培育皿跑過來,星塵草的銀紋在觀測窗透入的虹光下格外明亮:“讓我看看!”她盯著凱調出的地表特寫,突然驚呼,“那些植被的形態太奇怪了——你看這片區域,它們的‘葉片’是半透明的棱柱狀,排列得像水晶簇,還在向外輻射熒光!”畫麵放大後,能清晰看到那些“水晶簇”的頂端正滴落發光的液珠,落地後化作淡淡的光霧消散。
“啟動遠程探測陣列,重點掃描熒光濃度最高的南半球。”雷諾的聲音沉穩,指尖在控製台上輕點,激活了艦體兩側的探測天線。老周抱著工具箱衝進來,身後跟著兩架懸浮無人機,金屬外殼泛著啞光銀:“無人機檢查完畢!換上了防腐蝕采樣臂,搭載了分子分析儀,就算遇到強酸環境也能撐十分鐘——比‘老兵’號當年那台用滅火器改造的采樣器強百倍。”
凱的屏幕突然彈出警報提示,卻是代表“發現未知信號”的綠色閃爍標識:“能量signature捕捉到了!”他將數據投屏到主全息屏,一條蜿蜒的紫色曲線與數據庫中數萬條記錄並列,差異一目了然,“峰值強度是地球熱帶雨林生態係統的17倍,而且存在周期性的能量躍遷,像是生物在傳遞信號。”他推了推眼鏡,眼裡閃著興奮的光,“這絕對是全新的生態係統。”
星璃的光霧突然劇烈波動,投影中星球的光點開始集群移動:“南半球的光帶在收縮!艦靈感應到那裡有大型生物活動,能量場正在同步變化。”投影放大,能看到一條數百米長的光帶正在植被叢中遊走,所過之處,熒光植被的亮度驟然增強,如同被喚醒的燈海。“它的移動軌跡很規律,不像隨機覓食,更像在‘梳理’能量場。”
“準備無人機采樣。”雷諾的手指在無人機控製界麵滑動,調出南半球的地形三維圖,“目標區域鎖定在光帶活動軌跡的邊緣,避開大型生物密集區。凱,計算最佳航線,規避能量場強區;老周,負責無人機的實時狀態監控。”他看向小林,“需要采集哪些樣本?”
小林立刻調出采樣清單,在全息屏上羅列出來:“植被組織、土壤樣本、大氣成分、還有那些發光液珠——如果能收集到的話。”她指尖劃過投影中的“水晶簇”植被,“注意不要破壞樣本的結構,這些熒光物質可能對溫度和壓力很敏感,‘老兵’號當年采到的外星苔蘚,就是因為儲存溫度不對,半小時就失去活性了。”
老周拍了拍無人機的外殼,後者發出輕微的嗡鳴:“放心!這次的恒溫采樣艙能精確控製在±0.1c,還有惰性氣體保護係統。”他調出無人機的攝像頭畫麵,鏡頭穿過大氣層,清晰捕捉到地表的細節——那些棱柱狀植被高約三米,表麵布滿納米級的細孔,熒光正是從細孔中滲出,在空氣中形成淡淡的光霧;地麵覆蓋著一層柔軟的黑色苔蘚,踩上去會留下發光的腳印,幾秒鐘後又緩緩消退。
“無人機一號出發。”凱按下發射鍵,其中一架無人機化作銀色流星,衝破大氣層,朝著目標區域飛去。主控台的屏幕分屏顯示著飛行參數和實時畫麵,老周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動,激活了無人機的隱形塗層:“能量場對通訊信號有輕微乾擾,已經切換到量子加密頻道。‘老兵’號當年在隕石帶丟了三架采樣器,就是因為信號被乾擾,這次絕對不會重蹈覆轍。”
無人機接近地表時,突然有一群巴掌大的生物從植被間飛出,它們長著透明的膜翼,翅膀上布滿發光的脈絡,飛行時留下細碎的光痕,如同流動的星塵。小林湊近屏幕,眼睛發亮:“太神奇了!它們的膜翼在主動收集空氣中的能量粒子,你看——每次扇動翅膀,熒光就會變亮一次。”凱迅速調整無人機的追蹤模式,鏡頭緊緊跟隨著這群生物,“分子分析儀顯示它們的體液中含有高濃度的熒光蛋白,結構和地球生物完全不同,氨基酸序列裡有三個未知堿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突然,地麵的黑色苔蘚開始發光,形成螺旋狀的光紋,與空中生物的飛行軌跡相互呼應。星璃的額間晶體亮起:“艦靈說這是生態係統的‘共鳴’,苔蘚和膜翼生物在交換能量。剛才的能量脈衝就是這種共鳴產生的。”她的光霧模仿出螺旋光紋的形態,“這種互動模式在已知數據庫中沒有任何匹配記錄。”
無人機抵達采樣點,伸出細長的采樣臂,對準一株“水晶簇”植被的側芽。采樣臂頂端的激光刀發出淡紅色的光,精準地切下一小塊組織,隨即收入恒溫艙。就在這時,遠處的光帶突然轉向,朝著無人機的方向移動,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不好,大型生物過來了!”莉娜突然起身,手按在腰間的步槍上,“要不要啟動無人機的防禦係統?”
“先彆急。”雷諾盯著屏幕,光帶移動的軌跡雖然靠近,但始終保持著五百米的距離,“艦靈沒有檢測到敵意信號,可能隻是好奇。凱,讓無人機加快采樣速度,優先收集土壤和液珠樣本。”凱立刻操作無人機切換模式,采樣臂同時伸出三個探頭,分彆插入土壤、接住植被滴落的發光液珠、采集大氣樣本,整個過程不到十秒。
當無人機升空準備返航時,那群膜翼生物突然圍了上來,圍繞著無人機飛行,翅膀的熒光在機身表麵形成流動的光層。小林緊張地攥緊拳頭:“它們想乾什麼?不會損壞采樣艙吧?”星璃的光霧輕輕觸碰全息屏,“艦靈說它們在‘饋贈’——你看,無人機的采樣艙外麵沾了一層發光顆粒,是生物主動分泌的。”凱調出顆粒的分析數據,突然笑了:“這是高純度的能量載體!比我們的靈能水晶效率還高30,簡直是意外之喜。”
無人機衝破大氣層時,地表的光帶突然發出強烈的熒光,照亮了大半個南半球,隨後緩緩恢複平靜。星璃的光霧也隨之明亮起來:“艦靈收到了‘告彆信號’,這顆星球的生態係統很溫和,沒有攻擊性。”老周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剛才嚇得我手心冒汗,‘老兵’號當年采個樣本都得冒著引擎過載的風險,現在雖然設備先進了,可這未知的生態還是讓人緊張。”
當無人機返回艦體對接艙,小林立刻帶著樣本奔向實驗室。凱將收集到的能量數據與星圖關聯,在全息屏上標注出這顆星球的位置:“我建議將這裡命名為‘棱鏡星’,因為它的生態係統像棱鏡一樣折射能量。”他調出剛才的采樣視頻,回放著膜翼生物圍繞無人機的畫麵,“這些數據足夠我們更新半個生態數據庫了,尤其是那個能量共鳴機製,說不定能應用到靈能核心的優化上。”
實驗室裡,小林正用顯微鏡觀察植被樣本。屏幕上,“水晶簇”的細胞結構清晰可見,每個細胞都像一個微型棱鏡,能將光線分解成不同顏色的熒光。“太不可思議了!”她將圖像投屏到艦橋,“這些細胞不僅能進行光合作用,還能直接吸收星雲中的能量粒子,兩種能量轉化同時進行,這在已知生物中是絕無僅有的。”
老周湊過來,指著屏幕上的發光顆粒:“這玩意兒要是能批量提取,咱們的靈能導管就再也不用怕堵塞了!”他拍了拍凱的肩膀,“趕緊分析一下成分,看看能不能複製合成——當年‘老兵’號要是有這東西,我也不用天天敲導管了。”凱笑著點頭,手指在分析儀上飛快操作:“已經在做了,初步判斷是一種有機無機複合結構,合成難度不小,但值得試試。”
蒂姆抱著記錄儀,正在整理剛才的影像資料:“我把膜翼生物的飛行姿態做成了動態模型,還有苔蘚的光紋圖案,回去發給殖民地的科研站,肯定能引起轟動。”他調出一段特寫,畫麵裡發光液珠落在土壤中,瞬間融入苔蘚,激起一圈圈光漣漪,“這簡直是天然的科幻紀錄片素材,比‘老兵’號當年拍的隕石帶片段精彩一百倍。”
雷諾走到觀測窗前,棱鏡星的虹色光暈在他眼中流轉。他想起第一次駕駛“老兵”號探索未知星域時,連像樣的探測設備都沒有,隻能靠肉眼觀察,遇到未知信號就趕緊逃跑。而現在,他們不僅能安全地進行遠程觀測,還能采集到珍貴的樣本,甚至與未知生態係統產生溫和的互動。“把所有數據分類存檔,標記為‘棱鏡星生態係統v1.0’。”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休整兩小時,我們去看看星雲中的其他星球,說不定還有更多發現。”
星璃的掌心光霧化作棱鏡星的模型,表麵的光點依舊在規律跳動:“艦靈很期待下一次探索。”她看向雷諾,眼裡閃著藍光,“它說棱鏡星的‘呼吸’很溫柔,像一首緩慢的歌。”
小林抱著裝有發光顆粒的樣本瓶走過來,瓶中的顆粒在黑暗中發出柔和的光,照亮了她的笑臉:“你看,它們還在發光呢。”她將樣本瓶放在主控台上,與雷諾的舊扳手並排擺放,舊工具的鏽跡與新樣本的熒光形成奇妙的對比,“有了‘奇美拉號’,我們真的能去到任何地方,發現更多這樣的奇跡。”
凱突然調出新的探測數據,手指在屏幕上劃出一道弧線:“星雲東側發現兩顆類地行星,其中一顆的能量信號和棱鏡星有相似之處,但強度更高。”他抬頭看向眾人,眼裡滿是興奮,“準備好進行下一次探索了嗎?說不定還有更奇特的生態在等著我們。”
老周已經衝向引擎艙,聲音隔著通訊器傳來:“我去給無人機做保養,再升級一下采樣臂——下次爭取采到大型生物的樣本!”莉娜笑著搖了搖頭,重新擦拭起步槍,槍身在熒光下泛著冷光。蒂姆則立刻打開記錄儀,鏡頭對準了觀測窗外的虹色星雲,嘴裡念叨著:“這次一定要拍得更清晰,讓殖民地的人好好開開眼界。”
雷諾看著眼前忙碌而興奮的夥伴們,又看向觀測窗那顆依舊在發光的星球,嘴角揚起笑意。深空的探索從未停止,而“奇美拉號”帶來的,不僅是更安全的航行,更是發現未知的勇氣與可能。棱鏡星的熒光還在遠方閃爍,像一盞指引前路的燈,照亮了他們接下來的星海征途。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