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拉號”駛入虹色星雲的靜謐區域時,莉娜的軍靴踩在走廊地板上幾乎沒有聲響。她推開標著“觀測塔延伸艙”的金屬門,氣壓閥發出輕微的嘶鳴,如同某種秘密的開啟信號。這裡是全艦視野最開闊的位置,也是她在這艘飛船上真正的“領地”——既是狙擊位,也是獨屬於她的沉思空間。
艙室比艦橋的指揮台稍寬,深灰色的硬質地板上有幾道磨出的淺痕,是她常年固定射擊姿勢留下的印記。左側艙壁覆蓋著啞光的黑色裝甲板,嵌著三排金屬掛鉤,分彆掛著不同倍率的瞄準鏡、折疊式槍架和應急供氧麵罩。最醒目的是中央的觀測台,一塊半弧形防彈玻璃外,虹色星雲如流動的綢緞鋪展在宇宙中,玻璃邊緣貼著一圈防滑膠帶,是她用美工刀細細裁成的鋸齒狀。
“濕度42,輻射值0.3毫西弗,符合保養標準。”莉娜的指尖劃過觀測台側麵的環境監測屏,數據跳動間,她從掛鉤上取下那把陪伴多年的電磁狙擊步槍。槍身是啞光銀灰色,槍管上刻著細密的散熱紋路,握把處包著磨得發亮的防滑橡膠,那是她用舊了的戰術手套拆下來的皮料手工縫製的。
武器保養箱早已放在台麵上,箱蓋內側貼著一張泛黃的清單,是她照著老部隊的《裝備維護手冊》改寫的,用紅筆標注著“每日檢查瞄準鏡校準”“每周更換槍管防潮劑”等條目。她先抽出碳纖維毛刷,順著槍管紋路輕輕掃過,動作比在磐石星分發水囊時柔和百倍,連呼吸都放得均勻——三年前在輻射風暴中,就是因為忽略了槍管積塵,差點讓整個小隊陷入絕境。
“瞄準鏡鏡片有微塵。”莉娜從箱中取出專用擦拭布,噴上防靜電清潔劑,對著燈光傾斜45度仔細擦拭。這具定製瞄準鏡能切換紅外與光譜模式,鏡筒側麵刻著一個極小的星標,是她在“鐵翼”傭兵團時的徽章印記。突然,鏡片反射出艙頂的燈光,竟讓她想起新兵營的探照燈,那時她總在深夜偷偷練習瞄準,槍托抵著的是冰冷的水泥牆,而不是現在帶著溫度的裝甲板。
保養到扳機組件時,她的動作停了下來。槍身側麵有一道淺坑,是磐石星調解衝突那天,被失控的采礦槍電弧灼傷的痕跡。她用棉簽蘸取特製潤滑油,細細塗抹在坑窪邊緣,仿佛在安撫一位受傷的戰友:“那天要是真開火,你就得先吃一發脈衝彈了。”話音剛落,艙壁的通訊器突然亮起,星璃的聲音帶著電子音的柔和:“莉娜姐,艦靈檢測到你的武器能量回路有波動,需要協助校準嗎?”
“不用,謝謝。”莉娜按下關閉鍵,嘴角卻難得地彎了彎。她記得剛登艦時,星璃總想幫她改造武器,說能提升30的射速,卻被她拒絕——對狙擊手來說,武器的每一寸觸感都得刻進肌肉記憶,就像這艙室的每一處細節,都是她親手打磨的結果。觀測台下方的暗格拉開,裡麵整整齊齊碼著備用電池,每塊都貼著使用日期標簽,最底下壓著個小小的布包。
布包裡是兩枚彈殼,一枚是她第一次完成狙擊任務的電磁彈殼,邊緣已經氧化發黑;另一枚是銀亮色的,尾部刻著“星塵組”的標記,是磐石星的孩子偷偷塞給她的,說“姐姐的槍能保護大家”。她把新彈殼放在舊彈殼旁邊,就像把過去與現在輕輕疊在了一起。
完成保養時,星雲剛好飄過觀測窗,將淡紫色的光灑在槍身上。莉娜將狙擊槍固定在液壓支架上,調整到正對艦橋的方向——這是她的習慣,既能監控全艦動態,又能在緊急時刻第一時間提供掩護。支架底座有一圈深深的壓痕,那是無數個日夜的堅守留下的印記,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力。
離開狙擊位時,她順手按下艙壁的溫控鍵,將濕度調到45的最佳數值。走廊裡飄來小林煮營養液的香味,路過儲物間時,老周正蹲在地上修無人機,看見她便舉了舉手裡的扳手:“莉娜妹子,你那保養箱的鎖扣鬆了吧?我給你換個新的鈦合金扣。”她點了點頭,腳步卻沒停——比起客套,她更習慣用行動回應善意,就像上次默默幫老周修好了他那把老舊的等離子切割槍。
休息艙在走廊儘頭,門楣上貼著張不起眼的貼紙,是小林畫的簡筆鯨魚,尾巴上還沾著星點,顯然是模仿溯光鯨的樣子。艙內比想象中整潔得過分,米白色的艙壁上沒有多餘裝飾,隻在床頭掛著塊自製的遮光簾,布料是從廢棄的救生艙裡拆出來的,藍白條紋已經洗得發白。
床鋪是固定在艙壁的折疊睡袋,拉開後剛好能容納一人,睡袋內側縫著個小口袋,裡麵塞著張褪色的照片。照片上是群穿著戰術服的年輕人,背景是燒毀的空間站殘骸,faces已經模糊不清,隻有最左邊的女孩舉著狙擊槍,笑容比現在明亮得多。莉娜很少拿出來看,卻每天都會檢查口袋的縫線,就像在確認一段不願遺忘的過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艙室右側的金屬櫃分了三層,上層放著三套戰術服,領口都繡著極小的“奇美拉”縮寫,是小林偷偷幫她縫的;中層是應急食品和飲用水,每包都按保質期排序,和武器備件一樣規整;最下層藏著個驚喜——一盆小小的水培多肉,是小林上個月送她的,說“太空裡也該有點活物”。莉娜不懂養花,卻記得每天用針管給根部滴三滴水,現在葉片已經比剛來時長出了半厘米。
她坐在折疊椅上,從枕頭下摸出個磨損的皮質手環。手環上串著枚舊徽章,是“鐵翼”傭兵團的標誌,邊緣已經氧化發黑,背麵刻著“卡倫”兩個字——那是她曾經的隊長,在一次掩護平民撤離時犧牲了。每次擦拭這枚徽章,她都會想起隊長最後說的話:“真正的武器不是用來殺戮的,是用來守護的。”那時她不懂,直到在磐石星看見孩子們圍著淨化器歡呼,才明白守護的重量。
艙壁的舷窗緩緩打開,虹色星雲的光芒湧了進來,照在多肉的葉片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莉娜突然發現,自己竟能準確說出艦上每個人的習慣:凱總在淩晨調試傳感器,老周喜歡邊修設備邊哼老歌,小林的培育皿總擺在陽光最好的位置,雷諾的扳手永遠放在主控台左手邊……這些曾經與她無關的細節,如今都像艙室的燈光一樣,溫暖得恰到好處。
通訊器再次亮起,這次是雷諾的聲音:“莉娜,明天要對前方行星進行地表探測,需要你負責警戒。”“收到。”她簡潔地回應,起身將手環放回枕頭下,順手給多肉澆了水。走出休息艙時,她特意看了眼隔壁小林的艙門,上麵貼滿了植物標本,而自己的門上,除了那隻簡筆鯨魚,還多了個小小的彈殼貼紙——是今天剛從保養箱裡取出來的。
回到狙擊位時,星璃的光霧正繞著狙擊槍打轉,見她進來便化作光屏:“莉娜姐,我幫你優化了瞄準鏡的星雲過濾模式,這樣在虹色星雲中也能精準定位。”光屏上顯示出全新的校準參數,旁邊還畫著個小小的笑臉。莉娜看著那笑臉,突然伸手碰了碰光霧,就像觸碰某種易碎的溫暖:“謝謝,星璃。”
夜幕降臨在“奇美拉號”上,各艙室的燈光陸續熄滅,隻有狙擊位的應急燈還亮著淡淡的藍光。莉娜靠在觀測台邊,看著星雲緩緩流過,手中摩挲著那枚銀亮色的彈殼。她想起老周說的“家不是地方,是有人等你的地方”,以前總覺得是矯情的話,現在卻突然懂了——所謂家,就是有能讓你安心保養武器的角落,有記得你習慣的夥伴,有值得你用生命守護的溫度。
瞄準鏡再次對準艦橋,那裡的主控台還亮著微光,雷諾的舊扳手和小林的植物標本在燈光下格外清晰。莉娜調整好焦距,將每個艙室的輪廓都刻進視野裡,就像刻進自己的生命裡。艙壁的濕度計顯示45,一切都剛剛好,就像她在這艘飛船上的日子,不多不少,恰好成了“家”的模樣。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