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人群一片嘩然。
“有銀子?”
“十兩安家銀?還管飽!”
“撫恤金翻倍?”
早說啊!
廢那麼多話乾嘛!
剛才還在拚命勸阻的百姓,態度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縣尊老爺高義!小人願往!”
“算我一個!跟那幫山賊拚了!”
“為了銀子......不,為了救官軍兄弟,我也去!”
李茂心中暗笑,臉上卻依舊是那副悲壯決然的表情。
很快,“隆安縣令不惜散儘家財、招募義士、誓死救援被困官軍”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寧州,乃至附近州府都有所耳聞。
不明真相的各地官員和士紳百姓聽聞此事,無不對李茂交口稱讚。
“隆安縣令真乃忠義之士也!”
“危難時刻方見忠臣,此人可堪大用!”
這些讚譽之聲,自然也傳到了攝政王特使的吳寒耳中。
他立刻就明白了這一連串操作的深意。
這哪裡是去救援?
分明是王瀟和李茂相互配合,精心策劃的一場大戲,旨在撈取更多的政治資本!
“妙啊!先是營造悲情樹立忠義形象,再用重金驅使愚勇,既湊足了人手,又博得了名聲。是個人才!懂得借勢,更懂得如何把事情做得漂亮!”
吳寒忍不住撫掌讚歎,這樣一位既懂得實務,又善於利用規則的官員上位,對王爺,對他自己都大有裨益。
“寧州知府的位子,非他李茂莫屬了!”
至此,吳寒覺得隆安之事已了,便不再耽擱,帶著二十萬兩的白銀返回帝都複命。
至於李茂私下塞給他的那三萬兩“考察費”,自然是心安理得地笑納。
......
三日後,隆安縣西門外一片喧囂。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李茂私下許諾的各種好處,終於七湊八湊出一支雜牌軍。
隊伍核心是縣衙裡能調動的百餘名衙役和捕快,好歹受過專業訓練。
除此之外,還有足足五百名銀錢雇來的鄉勇青壯,手裡的武器五花八門。
有鋤頭、有扁擔,甚至還有削尖的木棍,身上穿的也是各色雜亂,看上去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李茂身穿勁裝,外麵還套了件不知哪裡找來的皮甲,有些不倫不類,但架勢擺得很足。
“吉時已到!”
在萬千父老鄉親的期盼中,這支雜牌軍大搖大擺地朝鷹鉤嘴方向進發。
一路上敲鑼打鼓,生怕彆人不知道他李青天要去剿匪救人。
三日後,隊伍正式踏入莽山東麓。
一些身穿莽山軍服裝的“山賊”出現在道路兩旁的山坡上,射箭、扔石頭,妄圖阻止李茂前進。
但這些攻擊顯得軟弱無力,準頭也差,更像是敷衍了事。
衙役和鄉勇們按照事先排練好的陣型,舉著簡陋盾牌一陣咋呼,那些山賊便紛紛“敗退”下去,留下一地糧草、兵器。
騎在馬上的李茂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這是王兄弟在配合演戲,自然十分感激。
喜歡救女主?問題不大,看我爆兵百萬請大家收藏:()救女主?問題不大,看我爆兵百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