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一和時清回到林家村,當晚就讓家裡人給她在自家房子旁邊挖了個池子,她這次回來帶了些蝦苗,準備養殖試試。
時清看到她從他們老家回來當天,出門拐了個彎,就用一個不大的鋁皮箱子提了些蝦苗說要帶回家養著試試。
當時的時清差點麻爪。她到底是怎麼聯係上的人,他不得而知。
但妻子想要養蝦,他還能怎麼辦?隻能儘量滿足,提著蝦馬不停蹄的就往車站趕。
一路上他小心翼翼的就怕蝦苗半路死了,本該很累的回家旅程,愣是叫他精神抖擻的回到家。
回到家蝦苗死了一部分,還有好多活著的。
有活著的就好,就怕都死了,叫他的妻子忙活一通在老家沒能養殖成功,不知道得多傷心。
林知一讓林老爹把她家挖了井後來就擱置的水缸搬出來,先把蝦苗養在裡麵。
挖好的坑還不能用,得要再拓些磚把池子砌高一點,達到標苗所用的尺寸,用水泥封好以防漏水,以後就用這個坑來標苗。
先暫時弄一部分試試,等試驗結果能成,再想彆的辦法擴大養殖。
林知一看著她們村前的那條河,周邊四處的水塘,不利用起來多浪費。
她跟時清二人剛到家第二天就去廠裡上班了,家裡的一攤事都交給了楊珍珍。
楊珍珍在家趁農忙沒開始請了族裡幾個年輕人來幫忙拓了磚。
時不時還要看看養在缸裡的蝦苗。
等池子能用已是一個星期後了。
孫小梅要看書學習,楊珍珍要照顧家裡,還要照顧孕婦,人實在忙不過來。
蝦苗轉到池子裡後,林知一最後經過考量把養蝦的事情以每月十塊錢的工資請了謝翠兒來照看。
她把養殖方法教給謝翠兒,之後就不再管了。
她平時上班,閒時要帶家裡現今的兩個學生。
元宵節過後沒兩天,楊珍珍告訴林知一明天中午要到大隊長家去吃席。
“你堂叔家的哥哥結婚,對象是喬知青。”
林知一抬頭看著自家老媽,等她再確認一遍。
“你沒聽錯,就是喬芯。”
林知一八卦:“咋回事?怎麼這麼突然?”
楊珍珍也悄摸跟她說小話:“還能咋回事,聽說是她去塘子裡提水澆菜地,不小心滑水裡去了,剛好叫你那開拖拉機的哥哥路過給救了,這不,一來二去的就好上了。”
“從認識、定親到結婚一個月都不到。”
林知一納罕,這是不是有點狗血?
林知一大隊長家的哥哥結婚,楊珍珍是要去幫忙做事的,中午家裡沒人做飯,林知一隻能帶著時清過去吃席。
大隊長家兒子結婚,林老爹中午也早早回來,這次家裡人多,林知一夫妻二人,帶著孫小梅並林老爹四人坐一桌。
一桌人沒滿,大隊長帶著妻子和女兒過來一起拚了一桌。
大家都是斯文人,林知一終於不用搶菜也能吃飽。
飯後她雷打不動的要午休,就要帶著人回家,起身就看到新郎迎了新娘到家。
新娘穿的就是普通村民結婚時會穿的大紅襖子,連孫小梅當初的排場都沒有,就更彆提林知一當初的婚禮規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