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一往外走,新郎領著新娘往裡走,幾人錯身而過。
林知一紅色的鬥篷,雪色毛領,人比花嬌。
孫小梅跟在她們身邊,同樣有毛領的大衣遮著已經顯懷的身子往外走,腳上是裡麵加了絨的短筒靴子,一看就養的好。
林知一她們一路往家走,喬芯回頭看了眼像姐妹一樣走在一起的兩個女人。
回頭看著自己腳上的布鞋,隱去眼底的情緒,笑著跟新郎招呼親朋,不要回頭了,要專心過自己的日子。
她本來是收了男方家的聘禮,可以買新衣新鞋的,但家裡父母來信要她把禮金寄回去。
她隻給寄了一部分,一道寄回去的還有斷親書,那些寄回家的錢,加上這麼多年她往家裡寄的那些,夠她償還父母生育之恩,大家從此以後各不相乾。
第一次被委以重任的謝翠兒,看著池子裡一天比一天大的蝦苗很是開心。
還好,還好她小姑子沒有徹底甩開她,她不知道林知一到底要乾什麼,但以她這兩年對小姑子的觀察,少說話,多做事。
她有了計劃下一步會告訴自己的。
等天氣暖和一些,林知一去看了蝦苗的生長情況,長勢良好,適應得很不錯。
她帶回來的蝦苗都是淡化過的,覺得在淡水裡養殖問題應該不大,事實也確實如此。
成果喜人。
當晚叫上林老爹跟時清一塊去了大隊長家。
林知一跟大隊長說了自己的計劃和想法。
“蝦苗是我們從時清老家那邊帶過來的,是經過淡水淡化的蝦子,我們已經用淡水成功養活了。”
“現在的蝦個頭大一些了,需要轉到更大的塘子裡養。”
“我尋思著,我們也不能死種地,周邊有河還有這麼多池塘,光養魚經濟效益太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我們能把蝦養殖成功,就可以擴大我們村的經濟效益,也好提升當地村民的收入,大家一起把日子過紅火了。”
大隊長有些猶疑:“這能行嗎?”
林知一也不敢保證:“目前我們也隻是初試階段,不一定能成,有一定的風險,不過目前蝦苗本身也不是很多,我們所需的投入本身也不大。”
“可以先用一兩個塘子試試水,如果經濟效益可以,我們再擴大養殖規模。”
大隊長對沒見過的事物有些拿不定主意:“這件事我得跟村長商量一下。”
林知一再下猛藥:“堂叔,我覺得可行性是很高的,這東西在內陸很稀缺,外省有,但以目前的條件是很難運輸過來的。”
“即便能運來成本也高得讓居民消費不起,我們可以抓住先機先打出名聲,以後我們就是淡水蝦養殖的先驅,是鼻祖,可以焊牢在業界的地位。”
“堂叔在大隊長的位置上也待得夠久了,是時候有點亮眼的成績往上挪挪了。”
大隊長很是意動:“可目前整個村裡都不太抽得出人力,如果將來擴大規模,怕人手不夠。”
林知一淺笑:“堂叔,我跟時清是拖拉機廠的,我們知道科技在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械代替人力,再過一兩年這根本不是問題。”
大隊長點頭:“行,這事我先跟村長商量一下,實在不行,我們也先用一兩個塘子試試水,這個問題應該不大。”
林知一帶著時清和林老爹起身:“那我們就不打擾了,你這邊儘快給我消息,我那邊蝦苗已經長大了。”
大隊長點頭:“我儘快。”
喜歡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請大家收藏:()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