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吧,可能真的有點得意忘形了。自從我們部門那個“智能協同辦公平台”在全公司推廣開後,我感覺自己走路都帶風,見誰都笑眯眯的,連公司樓下那隻總對我齜牙的流浪貓,最近看見我都開始搖尾巴了。
結果報應來得特彆快。
周一早上,我哼著小調走進辦公室,正準備泡杯新到的金駿眉,王明陽就一臉嚴肅地推門進來了。
“陸總,出事了。”
我手一抖,熱水差點澆手上:“咋了?又是總部要來檢查?”
“比那個嚴重。”他把平板電腦遞到我麵前,“今天早上,公司內網出現了這個。”
我定睛一看,好家夥,一個匿名帖子標題格外醒目:《創新中心所謂智能係統實為監控工具,你的每分每秒都在被監視!》
帖子內容寫得那叫一個驚悚,說什麼我們的係統會記錄員工的每一次鼠標點擊、每一次鍵盤敲擊,甚至連上廁所時間都統計。底下跟帖已經炸鍋了,個個義憤填膺,說我們這是侵犯隱私,是“職場1984”。
我氣得差點把平板摔了:“這都什麼跟什麼啊!我們的係統明明是為了幫大家減輕負擔,怎麼成監控工具了?”
小林急匆匆跑進來,臉都白了:“陸哥,不好了!好幾個部門打電話來,說要卸載我們的係統!”
“卸載?他們敢!”我一拍桌子,“這係統是總部要求推廣的...”
話沒說完,總裁辦電話就來了。劉秘書語氣前所未有的嚴肅:“陸總監,請你立刻來總部一趟,大老板要見你。”
得,這下事情大條了。
去總部的路上,我腦子裡亂成一團麻。這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搞鬼,而且時機選得特彆毒——正好是我們係統全麵推廣的關鍵時期。
大老板辦公室氣氛凝重。除了大老板,還有幾個副總,連很久沒露麵的張董都在。
“陸總監,解釋一下吧。”大老板把打印出來的帖子扔在桌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老板,這完全是汙蔑。我們的係統確實會收集一些數據,但都是為了優化工作流程,而且所有數據都是匿名化的,根本不存在監視員工這回事。”
主管人事的趙副總皺眉道:“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無風不起浪啊。”
我心裡一咯噔,這話聽著耳熟,上輩子我也聽過類似的。
“趙總,樹大招風。”我坦然道,“我們的係統推廣後,公司整體效率提升了20,加班時間減少了35。可能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
張董突然開口:“小陸啊,我看了那個帖子,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你們係統真的不會監視員工?”
我正色道:“張董,我以人格擔保。要不這樣,我請技術部門做個全麵檢測,歡迎各位領導監督。”
從總部出來,我後背都濕透了。雖然暫時應付過去了,但這事必須儘快解決,否則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回到辦公室,部門全員都等著我,個個表情沉重。
“陸哥,現在怎麼辦?”小林都快哭出來了,“我剛接到消息,銷售部已經集體卸載係統了。”
王明陽比較冷靜:“當務之急是找出幕後黑手。我查過了,發帖的ip地址是國外的代理服務器,很專業。”
我癱在椅子上,揉著太陽穴:“先不管是誰乾的,最重要的是挽回信任。這樣,我們分頭行動...”
我的應對方案分三步:第一,全麵公開係統源代碼,接受技術部門檢測;第二,召開全體員工大會,現場答疑;第三,推出係統新版本,增加更多隱私保護功能。
說實話,這三步走得挺險。公開源代碼意味著我們的核心技術可能被抄襲,員工大會萬一變成批鬥會就更慘了。但事到如今,已經沒有退路了。
檢測結果第二天就出來了,技術部證實我們的係統確實沒有監視功能。但讓人心寒的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說我們和技術部串通好了。
員工大會定在周五下午。上台前,我緊張得連去了三趟廁所。小林給我打氣:“陸哥,穩住!你是最棒的!”
我苦笑:“我現在隻希望彆被礦泉水瓶砸下台。”
台下座無虛席,連過道都站滿了人。我一眼就看見幾個平時就不待見我們的部門主管坐在前排,表情那叫一個幸災樂禍。
開場我就直奔主題:“今天請大家來,就是要說清楚係統的事。我知道很多人擔心隱私問題,在這裡我鄭重承諾:我們的係統絕不會,也從沒有監視過任何一位同事。”
底下竊竊私語,明顯不信。
我讓技術小張現場演示係統後台,把所有數據采集點都展示出來。看到確實都是匿名化數據,而且都是為了優化工作效率,不少人表情緩和了些。
但就在這時,一個刺耳的聲音響起:“說得好聽!誰知道你們有沒有隱藏功能?”
我定睛一看,是質檢部的老王,平時就愛唱反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深吸一口氣:“王主管要是不信,可以親自來檢查代碼。”
他冷哼一聲:“我又不是學計算機的,怎麼看?”
台下響起一陣哄笑。
我強壓火氣:“那您說怎麼辦?”
“要我說,這係統就不該用!”他站起來,對著全場說,“什麼智能辦公,分明是變相監控!我們應該聯名要求總部停用這個係統!”
底下開始騷動,不少人跟著起哄。
眼看場麵要失控,我突然靈機一動:“既然大家這麼擔心,那我宣布:從今天起,創新中心全員率先啟用係統的‘透明模式’!”
台下瞬間安靜了。
“什麼叫透明模式?”有人問。
我解釋道:“就是我們的工作數據完全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隨時查看我們每個人在做什麼、做了多久。我們創新中心,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話一出,全場嘩然。
王明陽在台下急得直衝我使眼色,但我假裝沒看見。這是險棋,但也是唯一能挽回信任的辦法。
果然,這個決定震住了所有人。連最愛挑刺的老王都愣住了,嘟囔著坐了回去。
會後,王明陽第一個找我:“陸總,你太衝動了!工作數據完全公開,那我們還有什麼隱私可言?”
我苦笑:“現在最重要的是挽回信任。再說了,我們問心無愧,怕什麼?”
話是這麼說,但真實施起來還是挺難受的。從周一開始,創新中心成了全公司的焦點。時不時就有人跑來“參觀”,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在認真工作。
最尷尬的是有次我正偷偷看球賽比分,被路過的一個同事逮個正著。他倒是沒說什麼,但那眼神明顯在說:看吧,果然在摸魚。
好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部門的工作狀態確實無可挑剔。高效率、低出錯率,而且準時下班,成了活廣告。
慢慢地,質疑聲開始變小。之前卸載係統的部門,又偷偷裝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