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科技”那檔子破事引發的輿論風暴,總算是漸漸平息了下來。警方那邊進展順利,幾個涉案的“飛躍”高管被采取強製措施的消息坐實後,媒體和同行們的關注點也就慢慢轉移了。我們公司雖然被放在火上烤了幾天,但好在老張他們技術底子硬,應對得當,不僅沒傷筋動骨,反而因為這事兒打出了名頭,不少之前沒聽說過“沉舟科技”的人,現在都知道有這麼家硬骨頭的小公司,技術牛,還不怕事兒。
公司業務居然因此還迎來了一波小高潮,幾個之前還在觀望的潛在客戶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點名要我們用那個“被偷過但更強了”的新算法。老張帶著技術部那幫人忙得腳不沾地,但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打勝仗後的自豪感。連前台小姑娘接電話的聲音都比以前響亮了幾分。
我這心裡剛踏實了沒幾天,正琢磨著是不是該把之前擱置的、跟“智循科技”合作搞數據安全的事兒重新提上日程,把那要命的安全短板給補上,一封來自“啟明資本”的邀請函,又把我這剛平靜下來的心湖給攪起了漣漪。
啟明資本啊!那可是在投資圈裡響當當的名字,投出過好幾個獨角獸企業。他們舉辦的ceo閉門交流會,門檻不低,能被邀請的,基本都是他們看好或者已經投資了的、有潛力的成長型公司。我們這種還在溫飽線上掙紮的創業小公司,居然能入他們的法眼?
說實在的,接到邀請函的那一刻,我心裡頭除了有點小得意,更多的是警惕。這投資圈的水,可比技術圈深多了。這些投資人,一個個都跟人精似的,無利不起早。他們看上我們啥了?真是覺得我們技術牛逼、前景廣闊?還是看中了我們剛剛經曆風波後帶來的話題度和關注度,想借機炒作一把?或者,有彆的什麼算計?
去,還是不去?我拿著那張製作精美的邀請函,在辦公室裡轉了好幾圈。去吧,怕是個鴻門宴,一不小心就被繞進去了;不去吧,又怕錯過真正的發展機遇,萬一人家是真心想拉我們一把呢?
糾結了半天,我還是決定去會一會。畢竟,公司要發展,光靠自個兒埋頭苦乾不行,遲早得跟資本市場打交道。提前去見識見識,摸摸水深水淺,沒壞處。大不了,咱多看少說,捂緊錢袋子就是了。
交流會的地點在一個私密性很好的高端會所。到場的有十幾位ceo,大多比我年長,公司規模也比我們大不少。一個個穿著得體,談吐不凡,聊的都是什麼“賽道”、“估值”、“退出機製”之類的詞兒,聽得我有點雲山霧罩。我找了個角落坐下,儘量降低存在感,豎著耳朵聽他們侃大山。
輪到我分享“應對技術泄露”經驗的時候,我也沒藏著掖著,就把我們怎麼發現、怎麼取證、怎麼借助法律手段維權的過程,挑能說的說了說。沒添油加醋,也沒哭慘,就是平鋪直敘。講完,底下倒是響起了幾聲禮貌性的掌聲,還有幾個ceo私下找我交換了名片,說我們“有膽識”、“處理得乾脆”。
會議間隙,一個穿著藏藍色西裝、戴著無框眼鏡、看起來四十歲左右、氣質很沉穩的男人主動過來跟我打招呼。“陸總是吧?我是啟明的合夥人,趙啟明。剛才你的分享很精彩,處變不驚,難得。”他微笑著遞給我一張名片。
趙啟明?啟明資本的創始人之一?我趕緊雙手接過名片,心裡有點吃驚。這麼大咖位的人,親自來跟我這個小蝦米搭話?
“趙總您過獎了,我們也是被逼無奈,硬著頭皮上。”我儘量讓自己顯得不卑不亢。
“嗬嗬,創業就是這樣,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關鍵看怎麼應對。”趙啟明語氣隨和,像拉家常一樣,“我關注你們公司有一段時間了。你們在數據智能這個細分領域做得挺深,技術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經過這次風波,團隊的執行力和韌性也體現出來了。很不錯。”
我心裡嘀咕,果然是有備而來。“謝謝趙總肯定,我們還在摸索階段。”
“有沒有考慮過引入戰略投資?”趙啟明話鋒一轉,切入正題,但語氣並不讓人反感,“適當的資本注入,可以幫助你們更快地擴大團隊,加強技術研發,搶占市場先機。我看好你們這個方向。”
來了!終於圖窮匕見了!我心裡警鈴微作,但麵上還是保持微笑:“融資我們確實也考慮過,不過現階段還是想先把產品和技術打磨得更紮實一些。而且,我們對投資方的選擇會比較謹慎,希望是能真正理解我們業務、帶來除了錢以外更多價值的合作夥伴。”
我這話說得有點官方,但也是實話。我可不想隨便找個指手畫腳、急於求成的金主爸爸。
趙啟明點點頭,表示理解:“謹慎是對的。資本是雙刃劍,用好了是助力,用不好是枷鎖。我們啟明投項目,一向看重長遠價值,尊重創始團隊,不會過度乾預經營。更多的是在戰略規劃、資源對接上提供支持。”他頓了頓,補充道,“如果陸總有興趣,我們可以另外約個時間,詳細聊聊。不著急,你們可以先內部討論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推脫就顯得矯情了。我點點頭:“好的,趙總,感謝您的看重。我們內部會認真討論,儘快給您答複。”
交流會結束後,我拿著趙啟明那張沉甸甸的名片,心裡跟揣了隻兔子似的,七上八下。啟明資本主動遞來橄欖枝,這絕對是天上掉餡餅級彆的好事!真要能搭上這艘大船,資金、資源、人脈,那都是質的飛躍!公司發展能坐上火箭!
可這餡餅,它燙不燙手啊?趙啟明話說得漂亮,可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他們投錢,肯定是想著幾倍幾十倍地賺回去。到時候,業績壓力、對賭協議、上市時間表……這些緊箍咒一套上來,我們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按照自己的節奏安心搞技術?會不會被資本逼著去追風口、賺快錢,最後迷失了初心?
回到公司,我把老張和小劉叫到小會議室,把情況一說。老張第一個跳起來:“啟明資本?真的假的?那可是大機構啊!老陸,這還有啥猶豫的?趕緊答應啊!有了錢,咱們就能招更多牛人,買更好的服務器,把‘飛躍’那幫孫子徹底踩在腳下!”
小劉則比較冷靜:“沉哥,機會確實是好機會。但融資是大事,牽扯到股權稀釋、公司控製權、未來發展方向。咱們得仔細評估一下,啟明能給咱們帶來什麼除了錢以外的價值?他們的條款會不會很苛刻?咱們的估值怎麼定才合理?”
兩人說的都有道理。我揉著太陽穴:“這樣,小劉,你負責搜集一下啟明資本最近投資的一些類似階段公司的案例,看看他們的投資風格和條款偏好。老張,你琢磨一下,如果真有大筆資金進來,咱們技術路線圖怎麼調整?哪些方向可以加速?但也得想清楚,哪些核心東西必須堅持,不能因為資本妥協。”
“行,我回去就研究!”小劉點頭。
“技術上的事包在我身上!”老張拍胸脯。
看著他們倆,我心裡稍微踏實了點。還好,我不是一個人在麵對這些抉擇。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次眼前出現的,是一條金光大道,但大道兩旁是懸崖還是坦途,得靠我們自己一步步去試探。
這投資人主動找上門,是福是禍,還真說不準。但既然機遇來了,總不能因為怕噎著就不吃飯。得,打起精神,好好研究研究這份看似誘人的“菜單”吧!這創業之路,真是過關斬將,一關更比一關難啊!
喜歡重生之鹹魚升職記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鹹魚升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