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吧,可能是天生勞碌命。前腳剛當上子公司ceo,後腳就發現這位置簡直不是人坐的——每天光是簽字的文件就能堆成小山,開會開得我嗓子冒煙,最要命的是還得應付各種上門“道賀”的牛鬼蛇神。
“陸總,恭喜高升啊!”行政部李主管現在見了我,笑得那叫一個燦爛,仿佛之前處處刁難我們的人不是他似的。
我皮笑肉不笑地應付:“同喜同喜,以後還要李主管多支持。”
打發走這位爺,我癱在新換的真皮老板椅上,感覺比連加三天班還累。這椅子據說是前ceo特意定製的,坐上去確實舒服,可我怎麼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呢?
王明陽抱著一摞文件進來,看見我這副德行直搖頭:“陸總,這才第一天。”
我哀嚎一聲:“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這ceo誰愛當誰當去!”
話是這麼說,但該乾的活還得乾。子公司剛成立,百廢待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員問題——總部隻給了我們三十個編製,可活多得六十個人都乾不完。
“要不咱們再招點實習生?”小林提議,“實習生不算在編製內。”
我白他一眼:“然後呢?讓實習生乾正式工的活,發實習生的工資?這種缺德事我乾不出來。”
王明陽推了推眼鏡:“其實有個折中的辦法。我們可以把部分業務外包,這樣既不占編製,又能保證工作質量。”
我眼睛一亮:“這個主意不錯!去找幾家靠譜的外包公司談談。”
可事情遠沒有想象中順利。連續談了三家外包公司,要麼要價太高,要麼水平太差。最離譜的一家,連項目經理自己都說不清楚能做什麼。
“陸總,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周五晚上,王明陽陪著我在辦公室加班,眉頭緊鎖,“新產品下個月就要上線了,研發進度已經落後了。”
我盯著電腦屏幕上的項目進度表,一個頭兩個大。紅色預警的地方比股市大盤還刺眼。
“實在不行...”我咬咬牙,“我親自去挖人!”
說乾就乾。我動用了一切人脈,甚至連楊雨薇都被我騷擾了好幾次。她最後忍無可忍:“陸沉,你再半夜打電話問我認不認識靠譜的程序員,我就把你拉黑!”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周的努力,我們總算湊齊了一個臨時團隊。雖然都是兼職,但個個都是業內好手。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這些大神個個都有脾氣,管理起來比馴獸還難。
特彆是那個從大廠挖來的架構師老周,本事是真大,脾氣也是真臭。第一次團隊會議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
“陸總,不是我說,你們這個技術架構太落後了。”他指著投影幕,唾沫橫飛,“都什麼年代了還用單體架構?微服務懂不懂?容器化了解嗎?”
我強忍著火氣:“周工,我們這不是剛起步嘛...”
“剛起步就更要用先進技術!”他打斷我,“重寫!全部重寫!”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著我,等我表態。
我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冷靜。上輩子我就是太要麵子,才吃了不少虧。
“周工說得對。”我露出職業假笑,“那就按您說的辦,全部重寫。”
老周顯然沒料到我會這麼爽快,愣了一下,氣勢也弱了幾分:“也、也不是全部重寫,核心模塊還是可以保留的...”
首戰告捷,但我心裡明白,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
果然,研發進行到一半,資金出問題了。
“陸總,賬上沒錢了。”財務小張哭喪著臉把報表放在我桌上,“外包費用超支,硬件采購也比預算多了百分之三十。”
我看著報表上觸目驚心的紅色數字,感覺心臟病都要犯了。
“之前申請的專項資金呢?”
“總部說還在走流程,最快也要下個月才能到賬。”
完了,這下真完了。工資要發,供應商要結款,服務器租金要交...我掰著手指頭算了下,最少還缺五十萬。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去找大老板求助,但轉念一想,這才上任一個月就去找總部要錢,也太丟人了。
“要不...我先墊點?”小林不知道什麼時候溜了進來,弱弱地說,“我這些年攢了十萬塊錢...”
我感動得差點老淚縱橫,但還是拒絕了:“滾蛋!還沒到讓員工墊錢的地步!”
話是這麼說,但錢從哪來呢?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突然想起重生前聽說過的一個辦法——眾籌。
第二天一早,我召集核心團隊開會,把這個想法一說,所有人都愣住了。
“眾籌?那不是創業公司才玩的嗎?”王明陽第一個反對,“我們是正規子公司,傳出去會被笑話的。”
“笑話就笑話!”我破罐子破摔,“總比發不出工資強!”
說乾就乾。我們連夜做了一個眾籌頁麵,把新產品的理念和前景包裝得特彆高大上。為了增加成功率,我甚至忍痛拿出了百分之五的股份作為回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籌上線第一天,籌了五萬。第二天,三萬。照這個速度,等到資金到位,我們早就涼透了。
就在我快要絕望時,轉機出現了。
那天我正對著眾籌頁麵發呆,前台說有個投資人想見我。本來不想見的,但聽說對方是騰達集團陳總介紹來的,我還是勉強打起精神。
來的是一位看起來很年輕的女士,自我介紹叫蘇晴,是某知名風投公司的投資經理。
“陸總,我在眾籌平台上看到你們的項目,很感興趣。”她開門見山,“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我強打精神,把項目背景、市場前景、技術優勢都說了一遍。說到最後,自己都覺得沒底氣。
蘇晴認真聽完,問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問題:“陸總,如果投資到位,您打算怎麼花這筆錢?”
我愣了一下,實話實說:“發工資、付欠款、買服務器...”
她笑了:“很實在。那之後呢?有什麼長遠規劃?”
這個問題把我問住了。這些天光忙著救火,還真沒想過長遠的事。
見我答不上來,蘇晴也不介意,起身告辭:“這樣吧,我回去做個評估,有消息再聯係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