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華則在軍需署忙得不可開交。為了支持軍事改革,需要大量的特製裝備、糧草和訓練設施。
&34;弩兵需要的強弩已經定製完畢,第一批五千張將於下月交付。&34;公子華對手下官員說道,&34;另外,輕騎兵的特製鎧甲也已開始生產,確保輕便的同時提供足夠的防護。&34;
一位官員憂心忡忡地報告:&34;大人,如此大規模的軍事采購,國庫負擔不小啊。&34;
公子華胸有成竹:&34;彆忘了我們剛從齊國引進的冶鐵新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產量並降低成本。此外,商鞅變法後,國家財政狀況大為改善,完全有能力支持這次軍事改革。&34;
他翻開賬本,繼續道:&34;更重要的是,我們正在建立完善的軍需管理製度。每件裝備、每石糧草都有嚴格的記錄和追蹤,杜絕浪費和貪汙。強軍先強備,有備才能無患!&34;
半年後,嬴渠梁率領大批官員親臨北境視察新建成的防禦工事。
巍峨的關隘高聳入雲,堅固的城牆蜿蜒數裡,沿線還修建了數十座烽火台,組成了完整的預警網絡。駐守的士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展示了秦軍的威武之師。
嬴渠梁登上最高的城樓,眺望遠方,目光中充滿自豪:&34;好!真是好!此關一建,足可擋住千軍萬馬!&34;
邊境守將王翦拱手行禮:&34;陛下,邊防三道防線已全部建成,內有精銳駐守,外有斥候巡邏,敵軍動向儘在掌握。&34;
嬴渠梁滿意地點頭:&34;不愧是我秦國的棟梁之才!此番軍事改革,朕看到了你們每個人的付出和成績。&34;
他轉向三位王子:&34;樗裡疾訓練的輕騎兵已成建製,機動靈活;嬴駟主持的軍事學院培養出一批優秀將領;公子華的後勤保障體係運轉有序。短短半年,我秦軍已煥然一新!&34;
王翦此時上前稟報:&34;陛下,根據最新情報,魏國已察覺到我國的軍事改革,開始緊張備戰。不過,在得知我邊防如此堅固,他們已放棄了近期進攻的計劃。&34;
嬴渠梁哈哈大笑:&34;兵不血刃而使敵怯戰,這正是我們的目的!強大的國防力量不僅是為了打贏戰爭,更是為了震懾敵人,避免戰爭!&34;
當晚,嬴渠梁在邊關設宴,犒賞將士。席間,他舉杯高呼:&34;為我秦國的未來,為天下第一強軍!&34;
眾人齊聲應和,杯觥交錯,歡聲笑語不斷。
酒過三巡,嬴渠梁麵色漸漸凝重,他放下酒杯,對眾位將領說:&34;諸位可知,為何朕如此重視軍事改革?&34;
眾人肅然,等待國君的教誨。
嬴渠梁緩緩道:&34;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秦國雖已初具規模,但要真正成為強國,統一天下,還需幾代人的努力。今日之改革,是為百年之計。我等或許看不到那一天,但秦國的子孫後代必將因我們今日之決斷而受益!&34;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目光如電,掃視眾人:&34;所以,無論將來由誰繼承大統,這強兵固國之策都不能改變!這是朕對你們,也是對秦國未來的期許!&34;
三位王子齊聲應是:&34;兒臣謹記父王教誨,定不負秦國之托!&34;
嬴渠梁滿意地點頭,隨後取出一卷竹簡,朗聲誦道:
&34;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34;
誦畢,他感慨道:&34;《詩經·秦風·無衣》,先祖留下的戰歌,至今仍能鼓舞人心。強兵者,非徒有勇也,更須智謀相濟,上下同心。今日我秦,已立軍功爵製,打破世襲桎梏;已建軍事學院,培養將才良帥;已組建專業兵種,各儘所長。此三者齊備,秦軍之強,指日可待!&34;
嬴渠梁抬頭望向星空,目光悠遠:&34;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強兵先固本,固本必重法。法立而兵強,兵強而國固,國固而民安。此乃治國之根本,強國之基石也!&34;
眾將士聽得熱血沸騰,紛紛拔劍宣誓,誓死效忠秦國,為實現統一大業而奮鬥終生。
月光如水,烽火台上的火光照亮了邊關的夜空,也照亮了秦國走向強大的道路……
喜歡秦朝曆險記請大家收藏:()秦朝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