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即調整策略:&34;魏國口是心非,我軍當以實際行動促其兌現承諾。&34;
他命令北路軍切斷通往大梁的糧道,南路軍直逼黃河渡口,控製水路交通。大梁外圍,秦軍構築永久性營壘,顯示長期駐紮之意。
大梁城內,糧價飛漲,民心惶惶。朝堂上,主和派聲勢漸漲:&34;大王,秦軍已斷我糧道,城中存糧不足兩月。若再不遷都,恐生民塗炭。&34;
魏惠王最終屈服於現實:&34;傳令下去,準備遷都。先遣老弱婦孺,後移朝臣軍隊。新都選在大梁以東的睢陽。&34;
消息傳到秦營,商鞅鬆了口氣,但仍不放鬆警惕:&34;魏國狡詐,不可儘信。我軍當繼續施壓,確保其確實遷都。&34;
魏國準備遷都的消息很快傳遍諸侯國。各國反應不一,有的幸災樂禍,有的憂心忡忡。
齊國派使者前來秦國,表示祝賀,同時試探秦國意圖。商鞅接見齊使,態度友好但不失警惕:&34;齊國馬陵大捷,已顯赫威名。我秦國此舉,不過收複故土,立足河西,無意與齊國爭鋒。&34;
楚國則暗中聯絡趙、韓等國,商議共同抗秦。然而,各國見秦軍強盛,不敢輕舉妄動,多持觀望態度。
一日,商鞅在軍帳中接到密報:&34;魏國暗中聯絡齊楚,欲借助外力反抗我軍。&34;
商鞅沉思片刻,派人星夜趕往鹹陽,請求增兵,同時調整軍隊部署,加強對大梁的包圍。
嬴渠梁收到軍報,當即決定:&34;調集十萬精銳,增援前線!同時派使臣分赴各國,明確表態:秦國此舉僅針對魏國,無意與他國爭端。&34;
各國使者回國複命,諸侯國雖仍憂心忡忡,但暫時無人敢於出兵相助魏國。魏國見求援無門,朝野震動,遷都計劃不得不加速推進。
六、魏國東遷
在秦軍強大壓力下,魏國終於開始實質性遷都行動。無數車馬載著朝臣家眷、重要物資,陸續東遷。大梁城內,一片忙碌景象,街頭巷尾充滿了離彆傷感。
魏惠王最後一個離開大梁,登城遠眺,感慨萬千:&34;祖宗基業,竟毀於寡人之手。&34;
魏相安慰道:&34;大王勿憂,遷都乃暫時之策。待國力恢複,他日必能重返故土。&34;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魏惠王長歎一聲,帶著滿腹不甘,踏上東去的征程。
隨著魏國朝廷東遷,秦軍開始接管黃河以西地區。商鞅親率大軍進駐大梁,舉行隆重儀式,宣告秦國正式接管此地。
他下令:&34;秦軍入城,秋毫無犯。嚴禁擾民,違者軍法處置。&34;同時頒布安民詔書:&34;百姓安居樂業,稅賦三年減半。能者可為秦吏,願隨魏國東遷者不加阻攔。&34;
這一政策使當地民心迅速穩定,不少魏國百姓選擇留下。商鞅又派張儀等人負責善後,將新占領區納入秦國統治體係。
魏國東遷後,秦國一舉獲得黃河以西廣大區域,戰略態勢為之一變。
商鞅率軍凱旋回鹹陽,向嬴渠梁稟報戰況:&34;陛下,魏國已東遷,我軍全麵控製黃河以西地區。如今我國已有&39;河山之固&39;,可東向發展,逐鹿中原。&34;
嬴渠梁龍顏大悅:&34;卿立下大功,使我秦國由偏居一隅的西戎小國,一躍成為威震諸侯的強國。朕當重賞。&34;
他親自為商鞅斟酒:&34;卿有何打算?&34;
商鞅鄭重道:&34;臣以為,我國當趁此良機,進一步深化變法,鞏固國力。外抓軍事,內修政治,為日後一統天下做準備。&34;
嬴渠梁點頭讚許:&34;卿所言極是。朕已決定,在新占區全麵推行秦法,實行縣製,加強中央集權。&34;
商鞅建議:&34;可在新占區推行軍功爵製,鼓勵軍功;同時實行統一度量衡,便於治理。此外,還需加強對周邊諸侯國的外交工作,以離間為主,防止其聯合抗秦。&34;
嬴渠梁與商鞅徹夜長談,商議秦國未來戰略。天明時分,一份詳儘的國策已然成型。
魏國遷都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引起軒然大波。曾經的強國,竟被迫東遷,這在戰國曆史上尚屬首次。
各國使節紛紛來訪秦國,或是祝賀,或是試探,或是尋求合作。秦國的國際地位因此大幅提升,成為諸侯國中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嬴渠梁在鹹陽宮舉行盛大慶典,彰顯秦國威望。各國使者齊聚一堂,見證秦國崛起。
席間,齊國使者悄聲問張儀:&34;秦國下一步,是否會東向進逼我齊國?&34;
張儀笑而不答,隻輕抿一口酒,意味深長地看了對方一眼。
楚國使者則憂心忡忡:&34;秦國如此強大,楚國當如何應對?&34;
張儀善於離間:&34;楚國何必憂慮?我國與楚相距甚遠,無直接衝突。倒是齊國,恐怕對楚國虎視眈眈。大王何不與我國結好,共同牽製齊國?&34;
在秦國的外交攻勢下,諸侯國間疑慮叢生,各自為戰,未能形成有效聯盟。
與此同時,商鞅在國內繼續深化變法,鞏固秦國國力。他推行縣製,加強中央集權;完善軍功爵製,鼓勵軍功;統一度量衡,便於管理;鼓勵耕戰,重農抑商,使國力日益強盛。
短短數年間,秦國從一個偏居西陲的弱小諸侯,發展成為威震天下的強國。黃河以西地區全麵納入秦國治下,為秦國東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日,嬴渠梁在鹹陽宮中展開一卷輿圖,細細審視。商鞅立於一旁,與他共同研究天下大勢。
&34;河山之固已成,我秦國當何去何從?&34;嬴渠梁問道。
商鞅指向地圖東方:&34;陛下,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我國已立足河西,下一步,當東出函穀關,直指洛陽。&34;
嬴渠梁目光炯炯:&34;要兼並六國,非一日之功。當從何處著手?&34;
商鞅分析道:&34;韓國弱小,介於秦魏之間,可為首選;趙國北連匈奴,多有牽製,暫可緩行;魏國元氣大傷,可持續施壓;齊楚強大,當采取離間之計,使其內耗。&34;
嬴渠梁滿意點頭:&34;卿謀劃周詳。朕相信,在卿輔佐下,我秦國定能一統天下,成就帝王之業!&34;
商鞅目光堅定:&34;臣願儘忠竭力,助陛下實現大秦帝國之夢!&34;
窗外,鹹陽城繁華興盛,百姓安居樂業。這座日益強大的國度,正以摧枯拉朽之勢,邁向統一天下的宏偉征程……
天下,將興,大秦!
喜歡秦朝曆險記請大家收藏:()秦朝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