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蔫打了個寒顫,不自覺地握緊了柴刀。
老嫗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冷笑道:“後生,你那把刀,對付山豬野狼還行,對付不了這廟裡的東西。”
“這廟裡...到底有什麼?”吳老蔫聲音發顫。
老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你聽說過胡三太爺嗎?”
吳老蔫點頭。東北民間誰不知道胡三太爺,保家仙之首,狐仙中的正神。
“這廟原本供奉的不是佛,是胡三太爺。”老嫗歎息道,“民國二十八年,有個雲遊和尚到此,說狐仙是邪神,硬是把廟改了,塑了佛像。從那以後,這廟就不得安寧了。”
吳老蔫恍然大悟,難怪這廟的布局與他處不同,佛像也塑得怪異。
“那和尚後來如何?”他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暴病身亡,就死在這廟裡。”老嫗淡淡道,“死前也是胡言亂語,說看見滿屋子的狐狸眼睛。”
兩人沉默片刻,廟內隻有柴火劈啪作響。吳老蔫偷偷打量老嫗,發現她的眼睛在黑暗中隱隱泛著綠光。
“後生,你家裡有難處。”老嫗突然轉變話題,“是為了女娃的學費發愁吧?”
吳老蔫大驚:“您、您怎麼知道?”
老嫗不答,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遞給他:“拿去吧,夠女娃上學用了。”
吳老蔫遲疑地接過,打開一看,裡麵竟是三塊銀元和一些零錢,正好二百塊左右。
“這、這我不能要...”他連忙推辭。
“拿著吧。”老嫗按住他的手,力道大得驚人,“我隻有一個條件——明年開春,帶三隻活雞、三斤白酒來此還願。記住,必須是紅冠公雞。”
吳老蔫還想說什麼,忽然一陣狂風吹開廟門,火堆幾近熄滅。等他重新點燃鬆明,老嫗已不見蹤影,仿佛從未出現過。
雨勢漸小,東方泛白。吳老蔫驚魂未定,收拾好東西,對著佛像拜了三拜,匆匆離開。
回到村裡,吳老蔫大病三天,高燒不退,胡話連篇,說的儘是“尾巴”“狐仙”。病愈後,他變得沉默寡言,常常對著窗外發呆。
妻子發現那包錢後,追問來源,吳老蔫隻說是采藥所得。他用那筆錢付了女兒的學費,卻始終心神不寧。
第二年開春,吳老蔫依約準備了三隻紅冠公雞和三斤白酒,再上山神廟。這一次,他鼓足勇氣,在白日裡仔細探查廟內情況,終於在佛像底座後發現一個暗格,裡麵有一本殘破的賬本,記錄著廟宇的曆史。
原來,這廟確為狐仙廟,始建於光緒年間,當地獵人常來祭拜,香火鼎盛。民國時期,確有和尚強占改廟,不久暴斃。破四舊時,來砸廟的紅衛兵中也有人後來遭遇不測。
吳老蔫在廟前擺好貢品,虔誠跪拜。恍惚間,他似乎看見林中有白影一閃,似狐似人。等他定睛再看,卻什麼也沒有了,隻有貢品旁的草地上,留有一串細小的腳印。
當晚回家,吳老蔫夢見老嫗,她身邊跟著幾隻白狐,對他點頭致意,隨即消失在迷霧中。
從那以後,吳老蔫每年春秋兩季都會上山送貢品,家裡果然平安順遂,女兒小梅順利考上大學,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多年後,吳老蔫臨終前才對女兒道出真相,並囑咐她繼續供奉山神廟。小梅起初不以為然,直到有一次她違背囑咐,三年未去上供,家中接連出事,先是丈夫意外摔傷,後是兒子重病。她想起父親遺言,急忙備齊貢品上山謝罪,家中才逐漸好轉。
如今,那座荒廟依然立在深山中,偶爾有采藥人或獵戶避雨,偶爾會聽到竊竊私語聲,偶爾會看到多尾的影子在牆上晃動。但當地人都知道,隻要心懷敬畏,不犯禁忌,那廟中的“東西”不僅不會害人,還會在暗中護佑一方水土。
喜歡東北民間異聞錄請大家收藏:()東北民間異聞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