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梅突然想起趙小燕生前對她說過的話:“曉梅,你不知道,他們都有份...”
“他們是誰?”林曉梅追問。
但井裡隻剩下哭泣聲。
第二天勞動時,林曉梅仔細觀察點裡的男知青。張誌強避開了她的目光,周衛國則一直低著頭乾活。她忽然意識到,趙小燕的死,可能不隻是劉大勇一個人的責任。
那天晚上,林曉梅做了一個夢。夢中趙小燕還活著,坐在井邊梳頭,輕輕哼著《紅莓花兒開》。
“他們三個都有份,”趙小燕在夢中說,“那天晚上,在玉米地裡...”
林曉梅驚醒了。她想起趙小燕死前幾周確實有些不對勁,身上常有淤青,夜裡偷偷哭泣。有一次,林曉梅看見張誌強從趙小燕的宿舍匆匆離開,當時沒多想,現在卻覺得脊背發涼。
又過了半個月,點裡決定填井。
周衛國激烈反對,說會激怒冤魂。但井水已經沒人敢喝,留著也隻是增加恐懼。
填井那天,張誌強格外賣力,一鍬一鍬的土扔進去,像是要掩蓋什麼。林曉梅看著他,忽然明白了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天晚上,填了一半的井裡傳來比以往都淒厲的哭聲,不止一個聲音,像是許多人在井底爭吵、哭嚎。
林曉梅悄悄起床,摸到井邊。她將一枚趙小燕生前送她的發卡扔進井裡,輕聲說:“安息吧,小燕,我會記得你。”
井裡的哭聲漸漸停了。
井被完全填平後,知青點恢複了平靜。但有些東西永遠改變了。
林曉梅不再與張誌強說話,儘管他幾次試圖接近她。她常常一個人坐在填平的井邊發呆,想著趙小燕,想著所有被時代洪流裹挾的柔弱生命。
一九七一年春,林曉梅因父親問題被調往更偏遠的知青點。臨走前,她在填平的井邊站了很久,最後放下一束剛開的野花。
“我懂了,小燕,”她輕聲說,“你不是因為一個人死的。”
多年後,已經是一名作家的林曉梅重回北大荒。老知青點早已廢棄,但那片填平的空地依然寸草不生。
村裡的老人告訴她,那口井在日本占領時期就淹死過好幾個抗日分子,文革初期,屯裡一個“牛鬼蛇神”也在裡麵結束了生命。
“那井啊,吃了太多冤魂。”老人搖著頭說。
林曉梅忽然明白,井裡的不隻是趙小燕的怨念,而是無數枉死者的悲鳴。它們彙聚在一起,通過趙小燕的悲劇顯現在世人麵前。
黃昏時分,她獨自站在那片不毛之地上,仿佛又聽到了那熟悉的哭泣聲。但這次,她沒有害怕,隻是靜靜地聽著,直到最後一縷夕陽消失在天際。
離開時,她回頭看了一眼,恍惚間看見一個穿白衣的姑娘站在那兒,對她輕輕揮手。
那不是趙小燕一個人,而是許許多多模糊的身影,都在暮色中漸漸淡去。
林曉梅忽然淚流滿麵。她終於明白,有些井即使被填平,也永遠留在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心裡,深不見底,藏著無數不敢忘記的秘密。
喜歡東北民間異聞錄請大家收藏:()東北民間異聞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