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蓄水池的穹頂之下,時間仿佛凝固。手電光柱掃過斑駁的壁畫,上麵描繪著早已被遺忘的神隻與獻祭儀式。空氣在這裡沉澱了數個世紀,帶著石頭的冰冷與曆史的厚重。
“看這裡。”薩菲拉蹲在蓄水池中央的符號旁,骨製羅盤穩穩地指向符號中心的一個凹槽。她用彎刀小心刮去積塵,露出下麵複雜的紋路——那並非羅馬工藝,線條更古老、更粗獷,蘊含著微弱卻純粹的自然能量。“這不是羅馬人刻的,是更早的先民。一條被遺忘的‘路標’。”
艾拉將手掌覆在紋路上,閉目感應。“能量指向北方……沿著山脈的走向。很微弱,但連綿不絕。”她看向吳楓,“和星光石板的感應方向一致。”
“伊萬,我們找到出路了。目標,阿爾卑斯山勃朗峰區域。”吳楓通過加密頻道聯係。
片刻後,伊萬回複,聲音帶著雜音,但透著一絲輕鬆:“收到。地麵的蒼蠅被爆炸引開了,我繞開了檢查站。給我個坐標,我們山裡彙合。”
確定了路線,小隊沿著古老符號指引的方向,在錯綜複雜的地下網絡中穿行。他們避開了仍在運作的主下水道,行走在廢棄的維修通道、中世紀的地窖甚至一條乾涸的地下河床上。薩菲拉的羅盤和艾拉對自然能量的感知成了他們的指南針,而吳楓則持續屏蔽著小隊的精神信號,同時警惕著任何可能的追蹤。
幾天後,他們從一個隱蔽的、位於荒廢丘陵的洞穴出口鑽出,重新呼吸到凜冽清新的空氣。身後是煙霧朦朧的那不勒斯灣,身前則是連綿起伏、覆蓋著初冬薄雪的亞平寧山脈餘脈。
他們沒有停留,利用伊萬通過秘密渠道送達的補給和假證件,化身為一支低調的野外地質考察隊,搭乘慢車、徒步,偶爾借用不起眼的農用車輛,沿著人跡罕至的小路,迂回向北。
氣候隨著緯度升高而變得嚴峻。當雄偉的阿爾卑斯山脈如同冰雪巨牆般橫亙在天際線時,寒風已然如同刀子般鋒利。
他們在意法邊境一處偏僻的、幾乎被廢棄的山村與伊萬彙合。伊萬帶來了厚重的防寒衣物、專業的冰鎬、繩索、高山氣爐,以及最重要的——幾份偽造的登山許可和一張標注著非官方小路的詳細地形圖。
“勃朗峰地區現在是旅遊熱點,但‘檔案館’遺址肯定不在常規線路上。”伊萬指著地圖上一片被標記為“永久冰川未經勘探”的區域,“星光石板和薩菲拉的羅盤都指向這裡,‘奧丁之眼’的監控也顯示這片區域有異常的能量屏蔽。”
吳楓凝視著那片被冰雪覆蓋的未知區域,體內的能量似乎與遠方某種存在產生了極其微弱的共鳴,如同沉入冰海的鐘聲,悠遠而清晰。“‘看守’……‘黑隼’提到了‘看守’。”
“本地傳說裡,那片冰川是‘沉睡巨人’的領地,”村裡的老獵人,用夾雜著方言的意大利語告誡他們,“風暴起來的時候,能聽到山在咆哮。沒人能活著從‘巨人的搖籃’回來。”
他們沒有退縮。休整一夜後,小隊迎著刺骨的北風,踏上了前往“巨人的搖籃”——那片未知冰川的征途。
最初的攀登還算順利,沿著夏季登山者踩出的小徑前行。但隨著海拔升高,空氣愈發稀薄,風雪開始變得狂暴。能見度急劇下降,四周隻剩下白茫茫一片,以及狂風卷著冰粒拍打在防風鏡上的嘶吼。
“風暴要來了!找地方躲避!”伊萬大聲喊道,聲音在風中被撕扯得模糊不清。
他們試圖尋找一個冰洞或岩壁凹陷處,但就在這時,吳楓猛地停下腳步,抬手示意警戒。他的感知穿透風雪,捕捉到了異常——不是自然的風聲,而是某種有節奏的、低沉的震動,仿佛巨大的心臟在冰層下搏動。
“不對……這不是普通的風暴!”艾拉臉色發白,她感受到周圍冰雪元素中蘊含的狂躁與敵意,那並非自然形成。
突然,他們前方的冰川劇烈震動起來!“哢嚓”的巨響中,一道巨大的裂縫猛然綻開,冰雪如同瀑布般塌陷!緊接著,兩側的雪坡如同活過來一般,億萬噸的積雪混合著冰塊,化作白色的死亡洪流,朝著他們傾瀉而下!
雪崩!
而在那滔天的白色巨浪之前,數個龐大的身影從冰雪中緩緩站起。它們由冰雪和岩石構成,輪廓近似人形,身高超過五米,眼窩處燃燒著幽藍色的火焰,手中握著巨大的、如同天然形成的冰晶戰斧。
冰川的“看守”,蘇醒了。
“準備戰鬥!”吳楓怒吼,混沌能量在體內奔騰咆哮,雙眼瞬間蒙上一層冰冷的紫黑光芒。阿爾卑斯山的第一道考驗,以最殘酷的方式降臨。
未完待續……)
喜歡灰燼行者,雇傭兵吳楓請大家收藏:()灰燼行者,雇傭兵吳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