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樣啊趙師傅?”有人忍不住問。
趙大爺搖搖頭,歎了口氣,臉上有些掛不住:“邪門了……線圈沒斷,線也沒鬆,看著都沒事啊……怕是裡頭的‘癆病’,不好弄了。”
“癆病”是老師傅對器件內部隱性損壞,尤其是電容失效、晶體管如果有)損壞等無法直觀判斷故障的俗稱。
這話一出,大家的心都涼了半截。
連趙大爺都修不好,那這廣播匣子豈不是徹底廢了?
“這可咋辦啊?”
“唉,以後都聽不成廣播了?”
“我還等著聽天氣預報呢!”
失望和抱怨聲開始響起。
李主任也一臉焦急:“趙師傅,真沒轍了?要不……再仔細看看?”
趙大爺有些惱羞成怒,把工具一放:“看啥看?這帶電的玩意兒跟鐵疙瘩不一樣!看不出來!要麼送去區廣播站修,要麼就換新的!我是沒招了!”
送去區廣播站?
來回折騰不說,還不一定給及時修。
換新的?
又是一筆街道開支,打報告申請都不知道要多久。
眼看收聽廣播就要成為泡影,全院都陷入了一種沮喪的低氣壓中。
林向陽看著那被判了“死刑”的廣播喇叭,又看了看一籌莫展的李主任和失望的鄰居們,心中一動。
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再次展示技術能力、鞏固鄰裡關係、甚至可能換取些實際好處比如更寬鬆的行動空間、更穩固的地位)的機會。
而且,維修廣播喇叭,屬於公益性質,完全符合他“技術革新模範”的人設,不會過於突兀。
風險在於,如果他修好了連趙大爺都束手無策的東西,會不會再次引來過度關注甚至嫉妒?尤其是……錢叔的目光。
但他的技術本能和對家庭利益的權衡,最終壓過了顧慮。
他深吸一口氣,從人群後麵走上前,聲音不大卻清晰地開口:“李主任,趙大爺,要不……讓我試試看?”
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他身上!
驚訝、懷疑、期盼、還有一絲……看熱鬨的戲謔。
一個半大孩子,要修連老師傅都修不好的東西?
趙大爺第一個表示懷疑,他正在氣頭上,覺得林向陽這是要落他的麵子:
“向陽小子,這可不是你糊弄爐灶、擺弄那幾個小燈泡!這是正經的廣播設備!裡頭有電!瞎碰會觸電的!彆添亂!”
李主任也有些猶豫:
“向陽,你有把握嗎?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她雖然欣賞林向陽,但也覺得這事兒有點超綱。
林向陽態度謙遜卻自信:“李主任,趙大爺,我知道危險。我不亂碰,我就看看。以前……以前我爹留下過幾本講無線電的舊書,我瞎看過幾眼,好像提到過這種廣播喇叭最常見的毛病……就讓我看看,不行我立馬住手。”
他再次搬出“父母遺澤”和“自學”的金牌借口,並將範圍限定在“看看”,給了自己回旋的餘地。
李主任看著林向陽那沉穩的眼神,又想到他之前創造的那些“奇跡”,再看看眼前這僵局,咬了咬牙:“行!那你就看看!千萬小心!不行趕緊下來!”
趙大爺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但也沒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