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向陽,前世作為技術宅,曾為了靜心練過一段時間毛筆字,雖談不上大家風範,但筆力結構穩健,楷書寫得端正大氣,行書也能揮灑出幾分意思,遠超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他腦海中存儲著海量的春聯內容,從經典傳統到應景創新,信手拈來。
成本幾乎為零紙張墨汁幾乎是現成的),無需能量消耗,完全合法,還能賺取好名聲!
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絕佳營生!
說乾就乾。
他立刻找出紙張墨筆,又讓曉梅燒了點熱水,將乾硬的墨塊化開。
沒有合適的桌子,就把炕桌擦乾淨,鋪上舊報紙。
“大哥,你要寫春聯賣?”曉梅看著林向陽擺開架勢,眼睛一亮。
她深知大哥認字多,但寫毛筆字還是第一次見。
“試試看。”
林向陽笑了笑,深吸一口氣,提起那支禿頭毛筆,蘸飽了墨汁。
筆尖觸紙的瞬間,一種久違的沉靜感湧上心頭。他摒棄雜念,回憶著前世臨帖的感覺,手腕懸穩,落筆藏鋒。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十四個楷體大字一氣嗬成,書寫在裁好的長條黃紙上。
結構端莊,筆力遒勁,雖然毛筆不佳,紙亦粗糙,卻依然透出一股難得的精氣神,遠比合作社那些印刷品生動有力。
“哇!”曉梅和聞聲湊過來的衛國都發出了低低的驚呼。
他們看不懂好壞,隻覺得大哥寫出來的字,又大又好看,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規矩”和“氣派”。
“大哥,你什麼時候字寫得這麼好了?”曉梅驚訝地問。
“平時瞎練的。”
林向陽再次祭出“自學”法寶。
他看了看效果,還算滿意。
楷書適合大部分家庭,顯得穩重。
接著,他又嘗試寫了一副行書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筆勢流暢了許多,帶上了幾分飄逸之感。
弟妹三人圍在桌邊,看得目不轉睛。
曉雨甚至伸出小手,想摸摸那未乾的墨跡,被曉梅趕緊拉住。
林向陽一口氣寫了好幾幅不同內容的,晾在炕上風乾。
小小的屋子裡彌漫開淡淡的墨香,與年節的氣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可是,大哥,”曉梅很快想到了實際問題,“咱們去哪賣呢?擺攤嗎?街道讓嗎?”
經曆過黑市的風險,她對“賣東西”這件事格外敏感。
林向陽早已想好:“不去黑市,也不大規模擺攤。就在咱們大院門口,支個小桌子。主要是方便院裡和附近胡同的鄰居。都是街坊鄰居,不算投機倒把,頂多是互助,換點辛苦錢墨錢,街道辦也不好說什麼。”
他刻意將行為定義為“鄰裡互助”和“換取材料成本”,降低風險。
“這個好!”
衛國興奮起來,“我幫大哥擺桌子!收錢!”他對於能參與“賺錢”大事充滿乾勁。
第二天一早,林向陽就在大院門口靠牆的位置,支起了一張搖搖晃晃的舊桌子。
上麵整整齊齊地擺著寫好的春聯,按照字體和內容分門彆類。
旁邊立著一塊小木板,用炭寫著“代寫春聯,工料費隨意,鄰裡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