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竹簽”的策略如同一劑強心針,讓林家酸梅湯小攤在國營冷飲車的強勢衝擊下,不僅站穩了腳跟,甚至煥發出新的生機。
那小小的、刻著“林”字和劃痕的竹片,在孩子眼中不再是普通的木棍,而是承載著期待與快樂的“寶藏”,是通往免費飲料和美味果醬的“鑰匙”。
孩子們之間甚至開始攀比誰攢的竹簽多,交換著關於哪種劃痕代表更接近兌換的秘密猜測其實是林向陽隨手刻的批次記號),無形中極大地增強了客戶粘性。
林家兄妹的忙碌增添了新的內容。
曉梅的賬本上多了“竹簽發放記錄”和“預提兌換成本”的欄目,她算得更精細了,確保既吸引顧客,又不至於讓家庭蒙受損失。
衛國除了體力活,又多了一項任務——按照大哥的要求,將撿回來洗淨的冰棍棍進一步篩選打磨,然後由林向陽親自刻上標記。
曉雨則成了“質檢員”和“形象大使”,負責檢查竹簽是否光滑無毛刺,並在攤位上用她天真可愛的笑容,向新顧客解釋“好朋友套餐”的規則。
林向陽並未被暫時的成功衝昏頭腦。
他深知,這種基於小聰明的營銷策略極易被模仿,門檻太低。
國營冷飲車或許自持身份不屑於學,但這大雜院裡,這條街上,眼紅這點小生意的人可不在少數。
果然,風波悄然而至。
僅僅過了兩天,當林家兄妹再次來到槐樹下時,發現不遠處竟然也多了一個小攤!
擺攤的是同住一個大院、素來愛占小便宜、跟王翠花走得頗近的孫家媳婦。
她麵前擺著個瓦盆,裡麵盛著暗紅色的、看起來頗為粘稠的液體,旁邊也立著個小木牌,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酸甜水,一分一碗,買一碗送一根簽,攢五根換一碗!”
竟然連廣告詞都照搬!
更讓人無語的是,她所謂的“簽”,竟是隨便折的樹枝條,連皮都沒削乾淨。
見到林家兄妹過來,孫家媳婦非但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反而挑釁似的抬高了下巴,嚷嚷道:
“哎呦,這槐樹底下又不是誰家買的,興你們賣,就不興我賣?我這也是一分錢一碗,也送簽子,攢夠了也能換!公平競爭!”
她的攤前,居然也圍了幾個不明就裡、或者圖她那水看起來更“濃稠”可能是加了色素或熬糊了)的孩子。
衛國氣得臉都紅了,攥緊拳頭就想上前理論:“太不要臉了!學我們!”
曉梅也氣得小臉發白,咬著嘴唇:“她怎麼能這樣!那是什麼水啊,就學我們送簽子!”
林向陽一把拉住衛國,臉色沉靜,但眼神已然冷了下來。
他示意弟妹照常擺攤,目光則銳利地掃過孫家媳婦的攤子。
那盆“酸甜水”顏色不正,聞起來有股焦糊味和過量的糖精味,顯然是為了追求濃稠口感而胡亂熬煮的。
那些樹枝條更是粗糙不堪,極易劃傷手。
這種低劣的模仿,短期內或許能騙到一兩個顧客,但絕不可能長久。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這種惡意模仿和低價競爭雖然品質差,但價格一樣,噱頭一樣),會混淆市場,拉低顧客體驗,最終可能毀了“優惠竹簽”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玩法。
必須立刻反擊,而且要打得對方無法再模仿!
“大哥,怎麼辦?她那樣搞,以後大家覺得攢簽子換東西是騙人的,就都不信我們了!”曉梅焦急地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