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味道要麼甜得發齁,要麼帶著一股怪味,遠不如林家的酸甜適口、回味悠長。
很快,就有孩子拿著孫家給的樹枝條,跑到林家攤前,疑惑地問:“姐姐,我這個簽子能攢著換嗎?”
曉梅接過那根粗糙的、甚至帶著毛刺的樹枝,隻看了一眼,便微笑著、用周圍人都能聽到的聲音清晰地說:“小弟弟,對不起哦,你這個簽子不是我們家的。你看,我們家的竹簽都是打磨光滑的,上麵刻著‘林’字,還有特殊的記號哦。她家的簽子,隻能換她家的水呢。”
那孩子愣了一下,看著手裡粗陋的樹枝,再看看林家攤位上光滑刻字的竹簽,頓時覺得自己被騙了,氣鼓鼓地跑回孫家攤前,把樹枝條一扔:“你的破簽子根本不能換林家的水!騙人!不好喝!退錢!”
有一就有二。
越來越多買了孫家“酸甜水”的孩子發現上當,紛紛要求退錢,或者乾脆不再光顧。
孫家媳婦被一群孩子圍著鬨,臉一陣紅一陣白,隻能潑婦罵街似的嚷嚷:“愛買不買!誰說是換他家的了!換我家的!攢五根換我一碗水!”
可孩子們都不傻,她那水本就難喝,誰還願意為了再喝一碗而攢五根破樹枝?
頓時一哄而散。
她的攤前迅速冷清下來。
反觀林家這邊,因為有了“防偽暗記”的底氣,曉梅解釋起來不卑不亢,孩子們也明白了隻有林家光滑刻字的竹簽才是“真”的,購買和收集的熱情更高了。
甚至有些孩子拿著從孫家攤前撿來的廢棄樹枝,跑來問林家要不要,被曉梅笑著拒絕,並再次重申隻有帶“林”字和特殊記號的竹簽才有效,無形中又進行了一波市場教育。
一場拙劣的模仿鬨劇,就這樣被林家悄無聲息地化解,反而進一步鞏固了自家“優惠竹簽”的權威性和稀缺性。
孫家媳婦灰頭土臉地收了攤,臨走時惡狠狠地瞪了林家兄妹一眼,嘴裡不乾不淨地罵著什麼,顯然是回去要向王翠花添油加醋地告狀了。
林向陽並不在意。
這種程度的競爭和詆毀,在他預料之中,也有了應對之法。
真正的隱患,或許並不在此。
他注意到,那個國營冷飲車的售貨員,今天來得稍晚些。
當他蹬著車來到老位置時,恰好看到了孫家媳婦鬨劇收場的一幕。
他的臉上沒有了前幾日的輕蔑,反而帶著一種審慎的、打量般的目光,仔細看了看林家攤位上發放的竹簽,甚至側耳聽了聽曉梅向孩子們解釋的話。
然後,他什麼也沒說,默默地打開冰櫃開始營業。
但林向陽捕捉到了他眼神裡一閃而過的思索和……警惕。
國營廠的人,開始真正注意到他們這個小攤了。
這絕非好事。
要麼,是感受到了威脅,考慮進一步擠壓;要麼,是看出了門道,可能也會下場模仿甚至利用行政手段乾預。
無論哪種,都比十個孫家媳婦更難對付。
此外,街角那邊,強哥的幾個跟班今天出現的頻率似乎高了點,雖然沒靠近,但那遊移的、不懷好意的目光,總像毒蛇一樣纏繞在周圍,讓人脊背發涼。
王翠花更是沒有露麵,以她的性子,吃了那麼大的癟保溫箱誣告失敗),侄媳婦孫家又吃了虧,她絕不會善罷甘休,此刻恐怕正在家裡憋著更陰損的招數。
收攤回家後,林向陽特意清點了今天發放的竹簽數量,和曉梅的賬目核對無誤。
他看著那些看似一模一樣、實則暗藏玄機的竹簽,心中並無多少喜悅,反而感到一絲疲憊。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個小小的成功背後,都緊跟著更多的窺伺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