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技術小能手”的名聲更加響亮。
煤核分揀機的成功,如同在林家本就日漸堅實的生存壁壘上,又增添了一塊閃亮的磚石。
它不僅切實緩解了燃料短缺的壓力,更再次向大雜院的鄰裡們展示了林向陽那仿佛取之不儘的巧思與智慧。
院裡悄然興起的“變廢為寶”小熱潮,讓不少人家受益,連帶著對林家的態度也多了幾分由衷的感激和欽佩。
趙大爺那聲含糊的“有點門道”,幾乎代表了院裡大多數務實派的心聲。
然而,林向陽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林家日子越是紅火,暗處窺伺的眼睛便越是灼熱。
烤紅薯生意的穩定收入,軸承扁擔和煤核分揀機帶來的效率提升,無不彰顯著這個孤兒之家的韌性與潛力,也無疑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經。
王翠花自紅薯窖偷竊事件後雖表麵收斂,但那偶爾瞥來的陰冷目光,以及周胖子家那仿製爐子失敗後殘留的隱晦敵意,都像無聲的警鐘,提醒林向陽不可有絲毫懈怠。
這日午後,天空依舊是那種凍徹骨髓的鉛灰色。
林家兄妹剛將一批分揀好的煤核收入屋中,準備生火預熱烤爐,為傍晚的出攤做準備。
屋內爐火融融,薯香與煤煙味混合,竟也透出一種艱辛卻紮實的暖意。
曉梅趴在炕桌上,就著窗戶透進的微光,認真地在賬本上記錄著近日煤核節省的煤款,小算盤打得劈啪作響;
衛國則拿著抹布,細心擦拭著那根心愛的“軸承扁擔”,仿佛在保養一件神兵利器;
曉雨則安靜地坐在角落,用林向陽給她找來的彩色粉筆頭,在舊報紙上塗抹著隻有她自己能懂的未來畫卷。
一片看似尋常的寧靜,卻被一陣急促而略顯雜亂的腳步聲打破。
腳步聲徑直朝著林家小屋而來,帶著一種公事公辦的緊迫感。
林向陽心頭一凜,一種不祥的預感悄然升起。
他示意弟妹稍安勿躁,自己則起身走到門口。
門簾掀開,率先走進來的正是街道辦主任李愛華。
她依舊是那身洗得發白的藍布乾部裝,臉上帶著慣有的嚴肅,但眼神深處卻似乎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更讓林向陽心下一沉的是,李主任身後還跟著兩名穿著類似製服、麵容陌生的中年男子,一人手裡拿著筆記本,另一人則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屋內環境。
這陣仗,絕非尋常串門或表揚。
“李主任,您來了。”
林向陽壓下心中的波瀾,語氣恭敬地打招呼,側身將三人讓進屋內。
本就狹小的屋子頓時顯得更加擁擠。
李愛華點了點頭,目光在屋內掃過,看到碼放整齊的白菜、擦拭乾淨的扁擔、以及曉梅手下的賬本時,微微停頓了一下,隨即開門見山,語氣平靜卻帶著壓力:
“向陽啊,這兩位是區裡民政科和勞動股下來了解情況的同誌。我們接到群眾反映,說你們林家……可能存在雇傭童工、非法經營的情況,特地過來核實一下。”
“雇傭童工?非法經營?”
衛國一聽就急了,梗著脖子想辯解,被林向陽一個眼神製止。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