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家的“晴雨提示板”第一天掛出去時,果然在平靜至少表麵平靜)的大雜院裡激起了不小的波瀾。
一大早,準備出門上班或買菜的人們,看到那塊突然出現的木板和上麵貼著的“晴”字紙片,都感到十分新奇。
“喲,林家這是搞什麼名堂?”
“晴雨提示?他們還能知道老天爺想啥?”
“小孩子瞎胡鬨吧,貼個紙片就能定晴雨了?”
大多數人抱著將信將疑、看熱鬨的心態。
有那關係還算融洽的鄰居,比如趙大爺,叼著旱煙袋路過時,瞥了一眼,哼了一聲,沒說什麼,但眼神裡多少帶著點不以為然。
也有幾個婦人覺得有趣,出門前還真抬頭看了看天,又看看木板,笑著議論幾句。
林向陽兄妹並不在意這些初始的質疑,他們照常出攤,隻是出門前,林向陽特意又聽了一遍天氣預報,確認今日依舊是“晴天”,才將“晴”字貼穩。
這一整天,果然碧空如洗,陽光和煦。
第二天,木板上換上了畫著烏雲的“陰”字紙片。天氣也果然從早晨起就陰沉沉的,不見日頭。
開始有鄰居覺得有點意思了。
“嘿,彆說,昨天貼個‘晴’,還真是大晴天。今天貼‘陰’,天就陰了。”
“碰巧了吧?這天陰晴不定的,蒙對一兩次不稀奇。”
質疑的聲音依然存在,但已經少了一些絕對的否定。
真正的考驗在第三天。
木板上貼出了“雨”字紙片,還特意在旁邊用粉筆補充了“夜間”兩個小字。
這下,院裡可炸開了鍋。
此時正值下午,天色雖然陰沉,但並無雨意,甚至偶爾還有微弱的陽光試圖穿透雲層。
王翠花憋了幾天,終於找到了發作的由頭。
她扭著肥碩的身子走到提示板前,指著那張“雨”字紙片,尖著嗓子就開始嚷嚷:
“哎呦喂!大家快來看看啊!林家這小崽子們真是能耐大了!這青天白日雖然陰天,但並未下雨)的,就敢咒老天爺下雨了!這是搞的什麼封建迷信?畫個符咒貼門上就想呼風喚雨了?我看他們是魔怔了!想錢想瘋了,開始裝神弄鬼了!”
她這一頂“封建迷信”的大帽子扣下來,不可謂不惡毒。在這個破四舊、反迷信思想深入人心的年代,這個指控是極其嚴重的。
一些原本就持懷疑態度的鄰居,聽到王翠花的話,也紛紛皺起了眉頭,看向林家小屋的目光帶上了審視和憂慮。
“翠花這話說的……有點道理啊,這弄個紙片預測天氣,是有點玄乎……”
“可彆真是搞什麼歪門邪道,連累了咱們大院!”
“向陽這孩子平時挺穩重的,怎麼想起搞這個?”
連聞聲出來的李愛華主任,看到這情形,眉頭也鎖緊了。她走到林家門前,敲了敲門。
林向陽開門出來,麵色平靜,似乎早已預料到會有此一遭。
“向陽,你們這弄的是怎麼回事?”
李愛華指著提示板,語氣嚴肅,“這預測天氣,有什麼科學依據嗎?可不要聽信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搞封建迷信那可是犯錯誤的!”
王翠花在一旁得意地昂著頭,等著看林向陽如何辯解。
麵對李愛華的質詢和王翠花的挑釁,林向陽不慌不忙。
他深知,空口白牙的解釋在“封建迷信”這頂大帽子麵前是蒼白無力的,唯有鐵一般的事實,才能粉碎一切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