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利潤,雖然單張利潤不高,但幾乎零成本的材料和自家的人工,使得最終收益相當可觀,遠遠超過了投入,為家庭基金再次注入了活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找到了一條看似“合法合規”自己手工製作,在鄰裡間小範圍銷售)、又能發揮技術特長、且具有一定擴展性的新財路。
夜色深沉,林家兄妹圍坐在炕上,清點著這幾日賣年畫的收入,臉上都帶著疲憊而滿足的笑容。
“大哥,這法子真行!以後過年咱就印年畫賣!”衛國信心滿滿。
“嗯,”林向陽點點頭,但目光卻帶著一絲深思,“不過,這手藝不能一直停留在鄰裡間。規模太小,也容易被人模仿。”
他拿起一張印廢的年畫,看著背麵因為蠟紙使用次數過多而滲透過來的、模糊不清的紅色墨跡,緩緩道:
“我一直在想,怎麼能讓顏色更牢固,印得更清晰,更快……也許,我們該試試彆的‘廢料’。”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牆角那堆沉寂的廢舊鐵料,以及那台覆蓋著帆布的柴油機。
“如果能找到更合適的……比如,某種廢棄的顏料,或者……能驅動簡單機械的力量……”
他的聲音漸低,仿佛在自言自語。
窗外,不知何時又飄起了細碎的雪花,無聲地覆蓋著院落。
雪花簌簌,悄無聲息地覆蓋了屋簷、院牆和胡同裡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將大雜院染上一層素淨的銀白。
屋外天寒地凍,屋內卻因爐火的烘烤和連日來成功的喜悅,顯得暖意融融。
年畫生意的初戰告捷,如同在寒冬裡點燃的一簇篝火,不僅驅散了經濟上的寒意,更照亮了林家兄妹心中那條依靠“技術+創意”自力更生的路徑。
然而,林向陽的頭腦十分清醒。
他一邊看著曉梅在賬本上記下年畫的收益,一邊在心中反複權衡。
“大哥,咱們這算不算……‘投機倒把’?”
曉梅放下筆,忽然輕聲問道,臉上帶著一絲與她年齡不符的憂色。
她管理賬目,接觸信息多,對政策和風向最為敏感。
這句話問到了林向陽的心坎上。
他讚許地點點頭:“曉梅問得好。年畫我們可以說是鄰裡互助,送多賣少。但若是把這當成一個長期營生,大規模地做,風險就大了。私人印刷和販賣,尤其是帶內容的,是政策紅線,絕對不能碰。”
衛國剛因為可能換新棉鞋而興高采烈,聞言頓時蔫了:“啊?那……那這路子又不通了?”
“路是通的,但走法要變。”
林向陽目光沉靜,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我們不能自己在外麵單乾,得想辦法‘借船出海’。”
“借船?”曉雨眨著大眼睛,不解。
“對,借公家的‘船’。”
林向陽解釋道,“我們的優勢是手藝和點子,缺的是一個合法合規的身份。如果能和街道、文化站這些單位合作,由他們出麵組織,我們提供技術,那就不算私人經營,而是‘參與社會主義建設’、‘開展群眾文藝活動’。”
這個思路讓弟妹們眼前一亮。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