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一聽,眼睛就亮了,“這個好!我見過崩爆米花的,那家夥一響,可帶勁兒了!崩出來的米花又香又甜!”
曉梅則迅速進入成本核算模式:“玉米粒合作社有賣,價格不貴。糖精用量極少,成本可控。關鍵是……那個帶壓力表的密封鐵鍋爆米花機),咱們沒有,那東西可不便宜,而且算是專用工具,不好找。”
“工具的問題,我來想辦法。”
林向陽沉吟道。
他想起之前用爐灶技術從周滿囤那裡換來的廢舊鐵料,裡麵似乎有幾個厚實的舊壓力鍋配件,還有之前修留聲機、收音機攢下的一些耐壓小零件和那塊舊壓力表。
“我們可以試試,自己攢一個‘土法製’的。”
這就是技術流的優勢。
在彆人看來需要專門購置的設備,在林向陽這裡,變成了廢舊物資的整合與再創造。
他帶著衛國,在那些廢舊鐵料裡翻找、比劃,結合腦海中的物理知識和前世模糊的印象,開始了“土法爆米花機”的研發。
他用一個厚壁的舊鐵罐作為主體,加固焊接,配上自製的密封蓋和壓力釋放閥,最關鍵的壓力指示,則用那塊修好的舊壓力表改造連接。
整個過程充滿了摸索和試驗,失敗了好幾次,密封總是不嚴,要麼漏氣,要麼壓力上不去。
但林向陽沒有氣餒,反複調整墊片、緊固方式,甚至用上了曉梅熬製的漿糊混合石棉粉從舊暖壺膽上小心刮下來的)作為臨時密封材料。
終於,在一個寒冷的傍晚,一個看起來奇形怪狀、卻結構牢固、能承受一定壓力的“林家版”爆米花機誕生了。
首次試驗,林向陽不敢大意,選在院子裡空曠處,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
當壓力達到預定值,他示意弟妹們遠遠躲開,然後用一根長鐵棍,猛地撬動壓力釋放杆——
“砰——!!!”
一聲沉悶卻極具穿透力的巨響,在暮色籠罩的大雜院裡炸開!
如同平地一聲驚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白色的蒸汽混雜著玉米特有的焦香瞬間彌漫開來,如同一個小小的蘑菇雲。
鐵罐前端特製的網袋裡,潔白的、蓬鬆的爆米花噴湧而出,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成功了!大哥!成功了!”
衛國第一個衝過來,看著那滿滿一網袋的爆米花,興奮地大喊。
曉梅和曉雨也捂著耳朵跑過來,小臉上滿是驚奇與喜悅。
曉雨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朵還溫熱的爆米花放進嘴裡,眼睛立刻彎成了月牙:“好香!好脆!甜甜的!”
這聲巨響,自然也驚動了整個大院。
鄰居們紛紛開門探頭,臉上帶著驚疑不定。
待看清是林家兄妹又在“鼓搗”新玩意兒,並且弄出了香氣撲鼻的爆米花時,驚疑變成了好奇和羨慕。
“謔!林家這小子,又搞出什麼名堂了?這動靜,嚇我一跳!”
“是爆米花!真香啊!他們家自己會崩了?”
“向陽,你這玩意兒行啊!比外麵崩的也不差!”
孩子們更是被香氣和響聲吸引,圍攏過來,眼巴巴地看著那白花花的爆米花,吞咽口水的聲音此起彼伏。
林向陽順勢將第一次試驗成功的爆米分給圍觀的孩子們和一些關係好的鄰居品嘗,收獲了滿滿的好評。
這“聲浪營銷”的第一步,效果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