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錢叔?
那個突然變得“和藹”的笑容,與這可能的探查痕跡聯係在一起,讓林向陽的後背升起一股寒意。
如果真是錢叔,他到底在找什麼?
是對地窖實驗室起了疑心,還是……察覺到了那些德文書籍、“盾”字冊子乃至那台德國相機的存在?
榮譽的光環剛剛加身,潛在的危機卻已如暗夜中的觸手,悄然探向了這個看似風光無限的家庭。
林向陽輕輕翻了個身,麵朝牆壁,手指在冰冷的土炕上無意識地劃動著。
炭火雖有餘溫,足以慰藉嚴寒,但這深藏的隱患,又該如何防範,如何化解?
明天,當太陽升起,那份可能見報的榮耀,帶來的會是更多的護身符,還是……催生更多隱藏在暗處的目光與危機?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錢叔那深不見底的眼神,還有王翠花家那扇在讚譽聲中異常沉默的木門。
這個冬天,恐怕不會那麼平靜地過去了。
市報的報道,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整個城市。
題為《少年心係同窗暖,巧手聚熱驅嚴寒——記“向陽學習小組”及其暖手鐵盒》的文章,配著林向陽手持鐵盒、與王科長、張校長的合影,赫然刊登在市報第二版的顯眼位置。
文章以飽含讚許的筆觸,詳細描繪了“向陽學習小組”在街道支持下,由林向陽牽頭,團結互助、勤工儉學的生動事跡。
尤其重點渲染了孩子們如何觀察生活、利用廢棄物料煤核渣、鐵皮盒)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困難教室嚴寒)的過程,將其譽為“勤儉節約、動手創造、團結友愛”新時代精神的優秀體現。
報紙發行的當天上午,第七中學就炸開了鍋。
課間時分,幾乎人手一份報紙,學生們圍在一起,指著上麵的照片和文字,興奮地議論著。
林向陽所在的班級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好奇、羨慕、欽佩的目光幾乎要將他淹沒。
“林向陽,快看!你上報紙了!”
“真給我們學校長臉啊!”
“那個暖手鐵盒就是你們做的?太厲害了!”
就連平時不苟言笑的教導主任,在早操集合時,也特意拿著報紙,當著全校師生的麵,高聲宣讀了報道的主要段落。
並再次對林向陽和“向陽學習小組”提出了表揚,號召全體同學學習這種“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
林向陽站在隊伍裡,感受著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的灼熱目光,臉上維持著恰到好處的謙遜笑容,一一回應著同學們的祝賀。
他的內心卻如同繃緊的弓弦,並未因這鋪天蓋地的榮譽而有絲毫放鬆。
他知道,風暴眼的中心,往往是最危險的。
果然,讚譽之下,暗流隨之湧動。
首先是來自學校內部一些微妙的變化。
部分老師對他的態度更加和藹,甚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客氣,仿佛他不再是單純的學生,而是某個需要平等對話的“典型”。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