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頓了頓:“我提個‘青山公約’,聽聽大家意見。”
接著,他一條條念出來:
“一、生活汙水不得直排河道,冼衣優先使用無磷產品;
二、廚餘垃圾統一收集,用於堆肥還田;
三、垃圾分類投放,可回收物按重量積分;
四、每戶門前植物兩棵,成活率納入年度評比;
五、發現異常排汙或破壞生態行為,及時上報村委會。”
林曉棠補充:“積分可以換種子、農具,或者優先參加縣裡組織的培訓。孩子們參與環保勞動,也能記入‘成人檔案’,將來評優參考。”
底下有人問:“要是有人不守呢?”
“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公示,第三次暫停民宿接待資格。”陳默答,“咱們靠口碑吃飯,誰砸招牌,全村都會盯著。”
這話一出,好幾個年輕人點頭。張嬸舉手:“我家門前那塊地空著,能不能多種幾棵。”
“當然能。”林曉棠笑,“誰家種得多、護得好,年底掛‘綠色家庭’牌。”
會議結束前,陳默拿出一張新畫的表格,貼在黑板上:“環保責任製分工表。明天開始試行,每片區域有責任人,每周檢查一次。”
燈光下,人們的臉被映得發亮。沒人再提“清河沒用”之類的話。
散會後,大多數人走了,林曉棠還在核對樹苗數量。她蹲在地上,一捆捆數,嘴裡輕聲念著數字。陳默坐在辦公桌前修改公約檔案,筆尖沙沙響。
門外傳來輕微響動。李二狗站在台階下,手裡提著一隻破舊的工具箱。
“給你。”他把箱子放在門口,“以前我把廠裡剩下的防護手套和口罩,還我甪。”
陳默點頭:“謝謝。”
“我不是來對好的。”他盯著地麵,“就是覺得……有些事,總得有人做。”
說完轉身要走。
“明天還去巡河嗎?”陳默問。
李二狗腳步頓了一下,“去。但我還是不寫名字。”
“沒關係。”陳默說,“做了就是做了。”
那人點點頭,消失在夜色裡。
林曉棠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土:“最後一車苗子到了,總共三百四十株,杉樹和樟樹混裝,明天就能種。”
陳默合上本子:“早點回去休休息吧,明早六點開工。”
她沒動,看著窗外黑沉的河麵:“你說……我們會贏嗎?”
他沒回答,隻是把那份《青山公約》初稿放進抽屜,鎖好。
燈熄了。
村委會二樓窗戶仍亮著一盞小燈,玻璃上映著一個人影,正俯身在桌前勾畫什麼。筆尖劃過紙麵,在“水源保護”一欄旁,添了一個小小的標記。
喜歡歸鄉崛起:我在青山村當首富請大家收藏:()歸鄉崛起:我在青山村當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