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嫂副業麵臨轉型
隨著布藝組、蜜餞組、副業供銷點日益壯大,原本簡單的“嫂子幫幫團”已經逐步發展成一個完整的組織體係。
沈知秋清楚,若繼續沿用“主控帶組”的方式,會漸漸失去效率和公平性。
她坐在軍區宿舍簡易會議室裡,看著牆上貼著的副業組組織架構圖,沉思良久。
“要讓嫂子們真正參與進來,而不是隻聽命行事。”
她突然拿起筆,在“管理層”一欄上,寫下四個字:輪值製度。
二、提出“輪值負責製”
在一次全體嫂子會議上,沈知秋站在講台上,宣布了新的改革方向:
“從下個月開始,布藝組、蜜餞組、供銷聯絡點三個核心小組,實施輪值負責製。”
“什麼意思?”有人疑惑。
“簡單來說,每周由不同嫂子擔任‘臨時小組長’,全麵負責該周的日常組織、質量監管和記錄。”
嫂子們頓時一陣議論。
“那要是遇到不公平的情況怎麼辦?”
“我沒當過頭,萬一出事了呢?”
沈知秋早有準備,她耐心地解釋:
“輪值嫂子隻負責協調、監督,並不承擔個人錯誤的懲罰責任;但做得好的,會有額外積分獎勵。”
“我們還會設立‘指導組’,由經驗嫂子組成,作為顧問協助。大家都有機會,也都有保障。”
她頓了頓,語氣堅定:
“這是我們的事業,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參與者,而不是被支配者。”
三、第一次輪值的試點
布藝組成為第一批試點。
李玉蘭被推選為第一位“輪值小組長”。
她原本心思細密,卻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要管一群嫂子。
“要交接什麼?要報表嗎?鞋底線長都得管?”她一臉懵。
沈知秋親自手把手教她:
“這是工作日記本,這是質量抽查表,這是人員調度表……”
“我不懂賬。”李玉蘭皺眉。
“但你很懂人。”沈知秋拍拍她的手,“這就夠了。”
李玉蘭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接下任務。
她開始學著安排嫂子分工,調解組員爭執,甚至在晚上加班自己做賬。
一周過去,布藝組完成了曆史最高出貨量,退貨率為零。
嫂子們第一次對李玉蘭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她不是光會縫鞋,管人也行啊。”
四、隱形問題顯現
然而蜜餞組試點時,卻遇到麻煩。
這一輪輪值嫂子叫劉紅,是個性格溫吞的老實人。
她不善言辭,安排活也總猶豫不決,導致車間效率驟降。
幾個脾氣急的嫂子甚至背地嘀咕:“這也叫輪值?跟放羊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