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軍政生活報》刊登嫂子學院經驗文章後,沈知秋在軍區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很快,她收到了來自軍區政治部的正式邀請——作為軍屬代表,參加即將在軍區大禮堂召開的“年度軍屬座談會”。
顧戰霆拿著請柬回家,遞給沈知秋時語氣鄭重:“這是軍區政治部首次正式邀請基層嫂子參加會議。你是代表,不是旁聽。”
沈知秋接過請柬,略顯吃驚。座談會她並非沒聽說過,可往年參與者多是乾部家屬、機關係統的軍屬乾部,很少有人真正代表基層。
“這是……什麼意思?”她輕聲問。
“說明你的事跡不僅是‘可做’,而是‘值得推廣’。軍區在試圖建立一種機製,讓軍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力量單位’,而不是被動依附。”
顧戰霆的語氣難得帶了幾分欣賞,“嫂子學院,已經不隻是學院,而是一次體係探索。”
沈知秋沉默良久,最終點頭:“我會好好準備。”
座談會當天,軍區大禮堂座無虛席。
與會者包括軍區政委、副司令員、政治部主任、後勤部部長,以及來自各軍分區、基層營連、軍工廠、乾休所的軍屬代表,總人數近百人,陣容堪稱空前。
主持人介紹完到場嘉賓後,宣布本次座談核心主題:“提升軍屬在部隊發展中的參與度與主動性”。
在最初的三位代表發言後,主持人朗聲宣布:
“接下來請嫂子學院負責人,來自a市第三軍分區的沈知秋同誌發言。她將就‘基層軍屬如何通過自組織賦能群體’這一議題作經驗分享。”
沈知秋緩緩起身,走向發言台。
她穿著一身淺色格子襯衫與深藍長裙,沒有刻意打扮,卻整潔利落,溫婉有力。
“各位領導、同誌們,大家好。”
“我叫沈知秋,是顧戰霆的妻子,一名普通軍嫂。”
開場一句頓時引起不少人側目。她不是乾部家屬、不是機關背景,確實是最基層的“普通人”。
“我今天不是來宣傳一個‘嫂子學院’,而是來談一件小事——軍嫂的困頓與可能。”
她講述了自己初來部隊的迷茫,也講述了第一次嘗試帶嫂子們學縫紉、識字、做飯的場景,說到了“有人來聽課的那一刻,心是熱的”。
接著,她分享了嫂子學院如何由一間小教室發展為月度課程體係、如何與部隊文化牆共建聯動、如何與宣傳部合作開專欄、如何收到邊防軍嫂的來信,再到新近啟動的“嫂子電函計劃”。
“我沒有受過係統管理訓練,也不是黨員乾部。我隻是一個軍嫂。可我願意相信,‘嫂子’不是身份標簽,而是一種連接力——連接部隊與家庭,連接穩定與後方。”
她的聲音不大,卻穿透力十足。
“我希望有一天,每一個軍嫂都能在她的生活裡,找到價值感,而不是被定義為‘等待’。”
發言結束後,會場陷入短暫沉寂。接著,掌聲響起,逐漸彙聚成熱烈雷動的回響。
座談會結束後,軍區政委親自走到她麵前:
“小沈,你的發言很打動人。基層真正有溫度的工作,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嫂子學院是個好苗子,我們會支持。”
政治部主任也附和道:“嫂子係統的建設,可以向你們這種方式借鑒,今後我們要考慮列編、立項、定預算。”
另一位來自南方軍分區的乾部夫人湊過來笑著說:“小沈,你要不要來我們分區搞個試點?”
沈知秋被這一連串反應搞得應接不暇,隻能連聲道謝。
她知道,這一場座談會不是簡單的發言,而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轉正”——她所代表的軍嫂群體,首次被作為“有組織力量”進入軍區議程層麵。
離開會議廳時,顧戰霆已經等在外頭。他沒有問會談得怎麼樣,而是微笑著遞上了一杯溫水。
沈知秋一口喝下,才長舒口氣:“有點緊張,剛剛腿都是麻的。”
“講得好。”顧戰霆牽住她的手,低聲道,“你讓他們看見,軍嫂不是依附,而是支撐。”
“嫂子學院以後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會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也會有人接力。”
“我知道。”沈知秋笑了,眼中一片清澈堅定,“但第一步,我會走穩。”
回到大院後,嫂子們早已得知消息,早早守在門口,一見到沈知秋,紛紛鼓掌歡迎。
“沈嫂你成明星啦!”
“咱們嫂子也能上台啦,以前根本沒人搭理我們!”
“我閨女都說以後也想當軍嫂,要像你一樣開課呢!”
沈知秋笑著擁抱每一個嫂子:“嫂子學院,是我們大家的。我能站在那裡,是因為你們陪我走過來了。”
夜裡,她伏在書桌前,寫下今天的總結。筆記本扉頁寫著一句她此刻深以為然的話:
“後方不穩,前線不安。穩軍心者,必先穩軍屬。”
而她,願成為那根穩住後方的梁柱。
嫂子學院,將繼續前行。
喜歡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請大家收藏:()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