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如其來的任務
擴招剛結束,嫂子學院還沒完全消化新成員,外貿公司就送來了新的電報——一口氣下了三批不同款式的大單,總計近兩千件成品,交貨時間卻隻有二十天。
送信的小夥子還帶著笑意:“趙主任,這是你們的好日子。”
趙玉華接過單子,心裡卻一沉——這交期,不是鬨著玩的。
——
二、作戰會議
趙玉華立刻召集骨乾嫂子開會,車間的大黑板上被她分成三欄:
一欄是軍區家屬自用款,標準高但數量少;
一欄是外貿出口款,工序複雜;
一欄是民用試銷款,需要速度和成本控製。
“從今天起,咱們三線並行,互不乾擾。”
她一揮手,老嫂子帶新嫂子,按照工藝和速度分組,車間瞬間像軍隊分營一樣,紀律森嚴。
——
三、生產一線——軍區家屬款
這一線的嫂子手最穩、經驗最老。
她們縫的是軍區子弟穿的冬裝,針腳必須整齊到像尺子量過。
每件衣服出廠前,都要過趙玉華的手檢。
“你們這線,是咱嫂子學院的臉麵,哪怕慢一點,也不能出錯。”
嫂子們一邊乾一邊笑:“放心吧,保證一針都能對齊。”
——
四、生產二線——外貿出口款
外貿的訂單是短款夾克,花樣多、顏色亮,尤其紐扣和拉鏈的要求極高。
這一線由年輕手快的新嫂子主打,速度比誰都快,但老嫂子在旁邊負責“救火”,一旦出現工序混亂,立刻調整。
一天中午,一位新嫂子拉鏈縫歪了半寸,正愁著要拆線,老嫂子笑著說:“彆怕,我幫你改過來。”
配合的默契,讓趙玉華在暗中記下——這才是三線並行的底氣。
——
五、生產三線——民用試銷款
這一線更像是試驗場,款式簡單,但要拚速度。
有嫂子直接比著秒表做,一天能乾六件,比常規高出三成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