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睜開眼的時候,燈還亮著。蘇晴坐在對麵,正在往一塊金屬片上刻編號。她的手很穩,每一道劃痕都清晰可見。
頭上的紗布有點緊,碰上去還有點疼。我沒動,隻是看著她把那塊金屬放進一個透明袋子裡,然後貼上標簽。
“第一批感應芯片做完了。”她說,“一共三十個,夠覆蓋醫療站和東區宿舍。”
我點點頭。昨天我們商量的方案現在必須立刻執行。那些變異不是偶然,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下一個倒下的可能是孩子。
“你還能撐住嗎?”她問。
我能感覺到精神力還沒恢複。昨晚建模時留下的空蕩感還在腦子裡,像被抽走過一次。但時間不等人。
“可以。”我說。
她把設計圖推到我麵前。比之前簡化了很多,隻保留了最核心的信號采集模塊。每個芯片隻需要捕捉心跳、體溫和細胞代謝速率三個數據,超出閾值就自動報警。
我閉上眼,啟動領域。
意識裡浮現出整個社區的布局。從醫療站開始,向外輻射出七條居住帶。我把這三十個節點一個個標進去,對應每個人的腕帶位置。每生成一個芯片,都要消耗一點精神力。我控製節奏,分批構建,不敢一次性完成。
額頭慢慢出汗。第一組十個做完時,手指有點發抖。
蘇晴遞來一杯水,裡麵加了電解質粉。我喝完,休息了五分鐘,繼續。
第二批十五個做完,我已經能感覺到太陽穴在跳。最後五個是斷開做的,中間停了兩次。等最後一個節點落位,眼前閃了一下黑,但我沒讓係統崩潰。
“完成了。”我說。
她立刻打開終端,接入信號源。屏幕上跳出一排綠色光點,代表設備已激活。居民手腕上的監測器開始實時上傳數據。
“係統運行正常。”她說,“接下來就是等。”
我們沒說話,盯著屏幕。三小時後,警報響了。
七個紅點同時閃爍,集中在東區淨水艙附近。調出數據一看,這些人細胞分裂速度翻了兩倍,dna修複酶活性掉到正常值的三成以下。情況比預想的還快。
“他們昨天都喝了那裡的水。”蘇晴調出飲水記錄,“可淨水艙有三層過濾,不該出現汙染。”
我站起來,走到供水管線模型前。用零域掃描管道內壁,發現一段隱蔽接頭處有殘留物。放大結構,分子排列方式很熟悉。
“是守夜人用過的化學製劑。”我說,“他們改了水源。”
蘇晴臉色變了。“這種化合物會破壞基因穩定性,加速變異。如果一直沒人發現,整片區域的人都會被影響。”
“現在切斷還來得及。”
我再次啟動領域,沿著主水管生成三道隔離屏障。材料選的是高強度複合陶瓷,能擋住汙染物擴散。同時在關鍵節點加入吸附層,把已經進入管道的有害物質截留下來。
做完這些,腦袋又開始發沉。但我沒停下,接著在係統後台加了一條規則:一旦檢測到類似分子波動,立即鎖定源頭並報警。
“東區供水停了。”她說,“備用儲水裝置已經啟用,居民暫時安全。”
“通知所有人不要碰原來的水龍頭。”我說,“等我們確認徹底清潔後再恢複供應。”
她拿起通訊器,一條條發布指令。語氣冷靜,把風險和應對都說清楚了。沒有誇大,也沒有隱瞞。
消息傳出去後,反應來了。
有人質疑為什麼非要戴腕帶。有人說這是變相監控,懷疑我們要收集隱私。還有人在公共頻道裡喊話,說醫療組製造恐慌。
蘇晴把幾條留言調出來給我看。
“必須回應。”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