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召集了一個小範圍會議,隻有各區域負責人參加。她把七個人的數據投影出來,對比他們的活動軌跡,指出共同點就是飲用水。然後放出管道殘留物的分析報告,說明這不是猜測,是實證。
“我們現在麵對的不是外部襲擊。”她說,“是看不見的侵蝕。它不會炸毀房子,但會讓人慢慢失去活下去的能力。”
沒人再質疑數據的真實性。
但我看得出,有些人還是不舒服。畢竟誰都不喜歡被盯著。
“監測隻采集必要指標。”我補充,“所有信息加密存儲,非醫療緊急情況不得調閱。而且每個人都能隨時查看自己的數據。”
蘇晴接著說:“我們會每月公布一次群體健康趨勢,讓大家知道整體狀況。如果有異常,第一時間通知本人。”
會議結束後,反對聲小了很多。
為了建立信任,我決定親自參與佩戴。選了第一批誌願者,包括兩個孩子和一名老人。我在他們麵前戴上新的腕帶,讓係統驗證連接成功。
“這不是控製。”我說,“是保護。”
當天晚上,覆蓋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剩下的也在陸續接入。
淩晨兩點,係統第二次報警。
這次是個體異常。一名婦女的心率突然下降,代謝水平急劇降低。我們趕到她住處時,人已經昏迷。測了血樣,發現體內變異進程加快,但找不到明顯誘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晴檢查她的飲食記錄,發現她今天吃了從舊超市撿回來的罐頭。
“食物也可能被汙染。”她說,“我們之前隻查了水,忽略了這個。”
我立刻讓零域擴展感知範圍。不隻是腕帶數據,還要接入儲存食品的溫濕度變化、包裝完整性等參數。任何可能攜帶風險的因素都要納入監控。
新規則上線後,係統標記出五個可疑物資點。都是外來的補給品,表麵看不出問題,但內部有微量放射性殘留。
我們連夜清查,把這批東西全部封存。
天亮前,最後一份報告上傳完畢。全社區三百二十七人,目前穩定三百一十四人,十三人需要密切觀察,其中七人已隔離治療。
我坐在終端前,看著最終數據彙總。心率曲線平穩,精神力雖然沒完全恢複,但至少沒有繼續惡化。
蘇晴站在我旁邊,手裡拿著一支筆,在本子上寫東西。
“下一步呢?”她問。
“把係統鋪到周邊聚居點。”我說,“他們也有同樣的風險。”
她抬頭看了我一眼。“你覺得守夜人還會再來?”
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不需要答案。
她合上本子,轉身去整理藥品櫃。玻璃瓶輕輕碰撞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裡很清晰。
我低頭看自己手腕上的監測帶。綠燈亮著,代表一切正常。
門外傳來腳步聲,是值班護士來換班。她小聲說了句什麼,蘇晴點點頭,遞給她一份清單。
我盯著屏幕,刷新了一次數據流。
所有光點都在跳動,規律而穩定。
就像活著本身。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