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續前進,每一步都避開地麵的新生裂縫。越靠近中心區域,晶體的排列越有序。它們不再攻擊,而是靜靜立著,像是在等待什麼。
主晶體所在的平台高出周圍兩米,由三根粗大的能量柱支撐。我躍上去,終端自動開始記錄外部光譜。手指剛觸到晶體表麵,整個空間猛地一震。
時間變慢了。
我抬起手,能看到動作的軌跡殘留。下一秒,周圍的岩壁開始剝落,不是崩塌,而是像紙頁一樣翻卷、折疊,露出背後漆黑的虛無。頭頂的空間也在收縮,原本高聳的洞頂現在隻剩三米多高,而且還在往下壓。
係統崩潰了。
我立刻調出預載圖紙——空間穩定器。這不是第一次設計,早在發現裂隙異常時我就做了預案。三層嵌套結構,外層抗壓,中層儲能,內層維持基準坐標。
零域全力運轉。
球形力場從腳下展開,哢的一聲鎖死。外麵的空間仍在坍縮,可我所在的位置暫時穩住。顯示屏跳出倒計時:17秒。
夠了。
我啟動切割程序,將零域聚焦在主晶體底部的一小塊區域。高溫熔斷的聲音響起,一塊拳頭大小的核心晶體脫離母體,落入我手中的特製容器。容器密封的瞬間,藍光驟然熄滅。
穩定器發出警報。
外層結構出現第一條裂紋。我抓緊容器,啟動撤離協議。來時的路徑已經消失,但我記得起點方向。憑著終端最後的定位信號,我向前衝去。
一步,兩步。
力場碎了。
背後的吸力猛然增強,我整個人被拽向後方。千鈞一發之際,護盾再次生成,雖隻撐了不到一秒,卻讓我搶出關鍵距離。零域最後一次響應,將我推離坍縮範圍。
視野黑了一下。
再睜眼,我已經躺在隧道地麵上。頭頂是熟悉的混凝土拱頂,通風係統的嗡鳴重新回到耳邊。
有人把我扶起來。
是蘇晴。她摘下同步儀,臉色發白。“你回來了。”
我低頭看手。容器還在,緊緊攥在左手裡。右手指尖有些發麻,微微泛著藍光,像是有電流在皮膚下遊走。
“樣本拿到了。”我說。
她接過容器,放進檢測儀。屏幕亮起,光譜圖開始滾動。幾秒鐘後,波形穩定下來。
規律的脈衝曲線出現在畫麵上,間隔精確,起伏平穩。
她盯著看了很久,忽然低聲說:“這不是機器……它像在‘呼吸’。”
我靠著牆,慢慢滑坐在地。精神力幾乎耗儘,連抬手都覺得吃力。終端還在運行,最後一段數據正在上傳。
檢測儀的指示燈由紅轉綠。
蘇晴伸手準備開啟深層解析程序,指尖即將觸到啟動鍵時,儀器突然抖了一下。
容器內部,那塊核心晶體的斷麵處,滲出一絲極淡的藍光。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