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主控台前,手從啟動區收回。投影裡的塔影熄了,空氣裡隻剩終端低頻的滴聲。趙明還站在數據台邊,手指停在鍵盤上方,沒動。
蘇晴沒說話,隻是把新的注射筆輕輕放在操作台上。她的眼神落在我的頸部,那裡有晶體在皮膚下微微反光。我知道她在看什麼。神經傳導速度已經慢了,我能感覺到反應比平時遲半拍。
我不再看他倆,轉身走到角落的工作桌前。抽屜拉開,拿出一張空白圖紙和一支碳素筆。零域的能力還在體內流轉,但我不再依賴係統建模。圖紙要我自己畫。
筆尖落在紙上,第一道線是塔基的環形導槽。我閉眼,把三年前的城市氣候模塊調出來,風道角度五度,導能槽深三點七厘米,儲能網節點加密兩層。這些數據刻在腦子裡,不用查。
蘇晴走過來,站在我身後。她沒有問我在做什麼,隻是拿起記錄板,寫下一行字。我沒看內容,繼續畫。
第三座塔的頂部結構最難。備用接口的位置必須改。原來的v2.1協議已經被標記為風險項,這次我要把它徹底封死。我把接口移到塔身中段偏下的位置,加裝物理隔離閘,信號回路繞開主控芯片,直接接入地下繼電器組。
這是老城區廢棄電網的一部分。隻要塔體通電,繼電器就會自動觸發,形成離線閉環。沒人能遠程接入,包括趙明。
圖紙完成時,我已經出了一身冷汗。左眼發燙,像是有電流在裡麵竄。我把它閉上,用右手按住太陽穴,等那股刺痛過去。
“準備好了。”我說。
蘇晴遞來注射筆。我紮進手臂,藥液推進去的瞬間,精神稍微穩了一下。
我回到主控台,把手放上去。這一次,我沒有連接數據流,而是直接將手繪圖紙的信息導入零域核心。意識下沉,能量順著記憶路徑流動。
第一座塔開始成型。
金屬環從地麵升起,一圈接一圈。支撐柱自動對接,塔身逐節向上延伸。我能感覺到消耗在加大,頸部的晶體開始往肩部爬。
“第一座穩定。”蘇晴說,“能量輸出正常。”
我沒回應,繼續推進第二座。
塔基浮現,儲能網接口鎖定。當第二座塔升到六十米時,左手小指突然沒了知覺。低頭一看,指尖已經變成灰白色,晶體覆蓋了整根手指。
監控屏幕亮起紅框:【東區方向能量飆升】。
我知道他們來了。
“老周。”我接通頻道。
“在。”他的聲音很穩。
“按預案,b型種子彈準備。”
“明白。”
我沒有停下。右手還能用。我咬牙,把最後一節導能環從虛空中拉出來。高溫接縫在塔頂打開,我用晶化的手指伸進去,代替焊槍完成熔接。
劇痛從神經直衝大腦,鼻腔一熱,血流了下來。我沒擦,任它順著下巴滴在操作台上。
三座塔同時亮起藍光。
地下儲能網投送能量,塔頂釋放出大量納米機器人。它們快速升空,在平流層聚集,形成三個動態雲核。雷達顯示,雲團正在吸收大氣中的殘留能量,頻率與零域同步。
“雲核建立。”蘇晴說,“係統運行正常。”
話音剛落,警報響起。
【西塔基座遭受高能衝擊】
我衝到監控屏前。畫麵裡,一道電磁光束從東區射來,擊中西塔底部。金屬支架斷裂,塔身傾斜,最終轟然倒塌。緊接著,南塔也被命中,雲核結構瞬間失衡。
“剩餘雲核無法獨立維持聚焦。”蘇晴看著數據,“如果不再補充催化劑,三十分鐘內會引發雷暴。”
我抓起通訊器:“老周,現在就投彈。”
“已經在路上。”
直升機的聲音從遠處傳來。老周駕駛的是改裝機,機腹掛載著特製種子彈。那是從垂直森林提取的植物孢子混合納米催化劑,能在短時間內重組雲層結構。
畫麵切換到高空視角。直升機突破氣流,飛入主雲核下方。艙門打開,一枚圓柱形彈體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