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軍年表考_三國將軍本紀_线上阅读小说网 

黑山軍年表考(2 / 2)

按陳誌《張燕傳》,黑山軍涉及地區有冀州常山國、趙國、中山國、並州上黨郡、司隸河內郡,下屬有孫輕、王當、杜長等人。

按裴鬆之引《九州春秋》,列出了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劉石、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共20人。

按裴鬆之引《典略》,提到張白騎、張飛燕、張雷公、於羝根、李大目五人;——此五人中有三人亦在正文出現,另此文字亦被範曄采用。

裴注引張璠《漢紀》又有左校、郭大賢、左髭丈八三部也。——裴鬆之沒有注意到“左校”與正文重複了。

範書《朱儁傳》名單則是將上述三本書綜合而來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唒共25人。——隻有“畦固”(即眭固)出自陳誌《武帝紀》。

綜合上述名單,可以得到以下28人名單。

飛燕即張燕。

孫輕、王當、杜長此三人僅見陳誌《張燕傳》,歸附張燕。

黑山無事跡記載。陳誌《張燕傳》雲眾歸張燕,號為“黑山”,豈有人獨號“黑山”?疑“黑山”後脫“有”字。

陳誌《張燕傳》各以部眾從(張)燕,眾至百萬,號曰“黑山”。

白波無事跡記載。白波當為並州西河郡白波穀,即白波黃巾。此“白波”疑為“郭大賢”,釋疑見後“郭大賢”條目。

五鹿無事跡記載。疑此為地名,冀州魏郡元城縣有“五鹿墟”。

於毒、左髭丈八範書《袁紹傳》獨作“乾毒”、“左髭文八”,通鑒從“於毒”、“左髭丈八”,此二人為袁紹所攻殺。範書《袁紹傳》載袁紹討伐黑山事,取材於《英雄記》。此條《英雄記》佚文見陳誌《袁紹傳》裴注引,下同。

黃龍、左校、劉石、李大目並另見範書《袁紹傳》,為袁紹所敗。

牛角即《朱儁傳》之“青牛角”,前人誤以為“張牛角”,然而張牛角早亡,未入黑山,範書《袁紹傳》亦見青牛角,為袁紹所敗。

羝根即於羝根,《朱儁傳》之“於氐根”為誤。又見範書《袁紹傳》,為袁紹所敗。

楊鳳靈帝時,楊鳳受招安,拜黑山校尉。又疑為白波楊奉,見《董卓傳》,後從李傕。

郭大賢據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疑為白波郭泰。於此,可推初平二年(191年)白波為趙謙、李傕所敗,楊奉歸李傕,郭泰入黑山,號“大賢”,後為袁紹所敗。

故《九州春秋》有“白波”,而無郭大賢,裴鬆之不解,以張璠《漢紀》補“郭大賢”之名,範曄又兼而錄於《朱儁傳》,自此,“白波”與“郭大賢”並立。

平漢即陶升,見範書《袁紹傳》,後歸袁紹。

苦蝤《朱儁傳》“蝤”作“唒”。無事跡記載。

大洪李賢以《朱儁傳》之“大計”為同一人,無事跡記載。

司隸、羅市、浮雲司隸應取地名之意,此三人無事跡記載。

緣城即《朱儁傳》之“緣哉”,通鑒從“緣城”,無事跡記載。

雷公以《典略》可知姓張,無事跡記載。

白爵疑為《朱儁傳》之“白雀”,無事跡記載。

白騎以《典略》可知姓張,即張晟,亦見陳誌《杜畿傳》。

白繞亦見陳誌《武帝紀》,為曹操所敗。

眭固即《朱儁傳》之“畦固”。亦見陳誌《武帝紀》,為曹操所殺。


最新小说: 反著彈幕套路走,天命之女殺瘋了 美人棺,娶屍妻,鎮陰陽 快穿:卑微係統跪求反派宿主擺爛 洛陽鏟:盜墓也瘋狂 玄學大佬直播算命,全網爆紅成頂流 小玫瑰甜又欲,京圈大佬淪陷了 奧特:從迪迦開始掠奪詞條 八零千金美又野,京少失控隻想逃 我團寵馭獸師,囂張些怎麼了 天棺秘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