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大亂才剛剛拉開帷幕,一旦各大諸侯擁有這項技術,局勢便越發不可控製。
張抗可沒忘記,所謂的農藥、化肥,換句話說、這些也是毒藥啊!
事實上、這年頭的毒藥基本是毒不死人的,靠的是超大量灌下去
比如傳說中的砒霜,居然一次要半斤到一斤才能毒倒一個人。想想就知道,味道如此濃鬱,量還超嚇人,能毒到人才怪。但這些農藥不同,一旦發明出來,直接就可以當毒藥使用。
既然化肥農藥暫時不適宜搗鼓,那麼糧食產量就彆想提高了。隻能以多耕地去彌補產量的不足。
至於後世徹底解決饑餓關鍵的紅薯、土豆,玉米這三大項,地球上現在是有的,可惜不在大漢。張抗暫時也沒能力去把這三大寶貝引進來
既然務農不可行,那麼搞養殖吧!
張抗首先想到的就是養豬。
凡現代人,豈會不清楚豬的重要性?
豬肉,甚至重要到能左右一個十幾億超級大國的民生。
結果張抗把項目一提議,馬上便給大家否定了。
豬肉隻適合小範圍散養。
這是張抗多方麵比較後得出的結論。
原因很簡單,豬能吃的,人也可以吃。人都吃不飽還指望豬吃飽?
一頭豬,從小豬吃起,等到可以屠宰時,豬浪費掉的食物比豬本身的價值還要高。
還能怎麼樣?
張抗完全忘了,這年頭豬吃的食物、同樣是可以救人命的。
如此一來,他的養殖大業隻剩下吃草的牛與羊可以考慮
發明可以要人命的炸藥?
張抗很快便自我否定。技術堡壘是關鍵!
限製於資源方麵,彆自己生產一斤,其他諸侯可以生產出一百斤,害人不成終害己。
水泥?瀝青?開發基礎建築?彆傻了,自己擁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地盤,發展起來弊大於利。
諸如此類,張抗掙紮了一年,頭發白了三根,最終隻小小發明幾塊肥皂出來。
這玩意,一時半會彆人模仿不了。
那怕技術泄露,危害性也不高,而且特彆適合賺其他區域富豪們的財富。
還能想到的其他方麵,這也是張抗找蔡文姬協助的原因。
大發明不敢搞,那麼小小改善一下農耕、養殖等等方麵還是可以的。比如工具、嫁接、防蟲等等,這些技術性知識,一本《齊民要術》基本可以解決。
既不太過先進,又能稍微改善一下當前效率
今天張抗要蔡文姬抄寫的、是關於造船方麵的知識。
造船一直是華夏的強項,想想秦始皇所造的樓船,就是高大如樓的大船。其樣貌也名副其實。船體分三到五層,船上建樓,因此稱為樓船。通常高達十餘丈,最大可承載3000名士兵。
張抗就是想在此基礎上,讓後世著名的三桅牙船能提前問世。
從明代起,直至後世,已經證明三桅牙船是是風帆時代的海上霸主,是大航海時代之後戰艦的巔峰之作。
張抗隻想稍微提升一下,讓船匠受到啟發,或者能創造出什麼不一般的東東出來。
三桅戰船比樓船或宋明時期的福船、其實就勝在速度上。
張抗也不清楚,以現在的生產能力能不能搞出來。
反正他隻提議,這麼解決是荀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