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的閣臣、太監、宮女都不知皇上為何會如此痛哭,他們大多小心謹慎的跪伏在地,生怕會禍及自己,可王德化、王承恩等幾個大太監卻不能如他們那般,隻見他們一口一個“皇爺小心身子”的苦勸著。
內閣首輔範複粹和次輔陳演也是跪在地上輕聲解勸,其他幾人則將頭觸地,不敢發出一言,就連陳新甲亦是如此。
此刻,陳新甲的心中最為惶恐,他隱隱感覺到一絲的不安,仿佛初聞福藩蒙難之時,崇禎皇帝就是這般樣子,如今更不知因何如此。
闖賊潰敗之際,依張誠密報其向西南逃去,疑是要遁往伏牛山中,可獻曹二賊出川後,至今仍渺無蹤跡,會不會是他們偷襲了襄陽?
思念及此,陳新甲立時渾身戰栗,冷汗順著額頭留下,心神電轉間,便已開始思考如何作答,才能在崇禎皇帝麵前應付過去。
就在這時,東暖閣內諸人猛然聽見崇禎皇帝哭著說道:“我做夢也不曾想到!不曾想到啊!”
他接著又連連發問道:“楊嗣昌……楊嗣昌……你到底在做什麼呢?”
…………
就在眾人不知所以的時候,崇禎皇帝止住哭泣,突然發問道:“陳新甲你說,張獻忠怎麼會突然就襲破襄陽,殺了襄王?”
“啊!”
陳新甲的腦袋翁的一下,他隻覺得眼前一陣發黑,雙手死死按在地上勉強支撐著身體,叩首道:“回皇上,楊閣部前時奏報已領兵出川,正派平賊將軍左良玉一路追剿獻賊,至於襄陽如何陷落,獻賊又怎地突入襄陽。臣實不知啊!”
因崇禎皇帝已停止了哭泣,王德化便起身上前,接過高名衡的密奏傳給收複範複粹和次輔陳演等諸人閱看。
高名衡的密奏是和襄王次子福清王朱常澄的奏報一起送進宮裡來的,諸閣老們逐一傳看著奏疏,暖閣之內一片靜寂。
魏照乘看過了奏疏轉手就遞給陳新甲,他則微微側首看了張四知一眼,見他正在跟自己微微搖頭,心裡明白在暗示自己此刻不宜再彈劾楊嗣昌。
“朕乏累啦,你們退下吧!”
範複粹等諸閣臣正不知如何開口勸解皇帝不要悲傷,這時聽到皇帝竟叫他們退去,個個心中都有如釋重負之感。
…………
見左近無人,魏照乘悄悄對身旁的張四知說道:“張大人,我看楊文弱此番是難以過關啦。”
張四知自顧自的小步向前走著,淡淡說道:“今上對楊文弱恩寵有加,未必會治罪與他。”
前行幾步後,他又說道:“兩失封藩,楊文弱如此愧對今上,我怕他難以苟活啊!”
魏照乘一愣,接言問道:“貽白兄的意思是……”
張四知忙截斷他的話,說道:“總之,楊文弱聖眷未衰,你我不比那些科班言官,決不可在此事上糾纏,靜觀其變吧。”
穀椆span魏照乘一副心領神會的神情,也不再說話,徑直奔回自己的公房而去。
…………
“楊嗣昌,你如今到底在哪兒啊?”眾人都退出後,崇禎皇帝又一次扶案大聲問道。
他猛然站起,拍著禦案,在心中悲痛地說道:“襄、洛據天下形勝之地,而襄陽之位居大江上遊,對東南有高屋建瓴之勢。
襄王為仁宗愛子,徙封於襄陽,作陪京上遊屏藩,頗有深意,今襄陽既已失陷,陪京必定大為震動!”
他頹然的坐回到禦座之上,過了一陣,更覺悲觀自恨,他又在心中說道:“朕乃是為天下討賊,不意竟在半月之內,連失封藩,福王和襄王都亡於賊手。
難道這是上天厭棄了我家,要借此翦滅我朱家子孫不成,不然賊何以能如此的猖狂!”
…………
又過了兩日,正在焦急盼望著楊嗣昌消息的崇禎皇帝,終於等來楊嗣昌的監軍、大理右評事萬元吉的八百裡飛奏。
奏疏中的內容對於崇禎皇帝來說無異於有一個晴天霹靂:督帥楊嗣昌已於大明崇禎十四年元月初一日的天明之前在沙市口督師行轅中病故,其敕書、印、劍均已妥封,暫存荊州府庫中。
而與萬元吉的飛奏同時送達宮中的還有新任河南巡撫高名衡的飛奏,說督師輔臣楊嗣昌在沙市口乃是“服毒自儘,或雲自縊”,總之不是儘瘁國事,積勞成疾,因病身故。
崇禎皇帝現在對於楊嗣昌是又恨又可憐,而對於今後“剿賊”軍事又該如何擺布,則更是覺得束手無策,大有無能為力之感。
他急召兵部尚書陳新甲進宮來商量之後,便傳下旨意命兵部右侍郎銜的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丁啟睿接任楊嗣昌督師。
因此,丁啟睿被升任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又總督湖廣、河南、四川及長江南北諸軍,仍兼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更賜給丁啟睿尚方劍、飛魚服及印信諸物。
崇禎皇帝在內心之中堅持認為,丁啟睿雖也稍有些才乾,但卻決不能同楊嗣昌之能相比,可是他遍觀朝廷內大臣,卻再也找不出一個可以代他出任督師之人。
其實,早在楊嗣昌的死訊傳入京城之前,就有一些科班言官紛紛上本彈劾他的罪款,但多無實據,崇禎皇帝都未予理會,可如今楊嗣昌死迅傳來之後,彈劾攻擊他的奏疏更多,每日都有新的彈章送入宮中。
崇禎皇帝對於楊嗣昌糜餉數百萬,卻剿“賊”無功,更致洛陽、襄陽接連失守,確實可恨,他一時衝動就下了一道上諭:“輔臣楊嗣昌二載瘁勞,一朝畢命。然功不掩過,其議罪以聞!”
那些科班言官禦史們一見這道上諭,對楊嗣昌攻擊彈劾也是越發猛烈起來,甚至還有人請求崇禎皇帝將楊嗣昌剖棺戮屍。
可崇禎皇帝心情略有平複之後,卻常常想起當初在平台為楊嗣昌賜宴餞行時,他曾說如剿賊不成,必將“繼之以死”的話,餘音今猶在他的耳邊。
他向來最恨朝廷上的門戶之爭,黨同伐異,沒有是非好壞之分,這種情況如今在彈劾楊嗣昌的一陣風中更是愈演愈烈。
崇禎皇帝對此很是生氣,他命太監傳諭六部、九卿、科、道等官速來乾清宮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