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雲暗鳳闕!
……王廉出了傅府,心頭才輕鬆下來,他明白,傅恒已是到了彌留關頭,心裡若明若暗,把自己當成了哪個王公大臣,才娓娓陳說自己的政見。真的由自己“代奏”,傅恒是三天兩天就去的人。倒黴的自是他王廉而已!棠兒隻叫請安回旨,頓時解脫了他,想著還要去尹繼善府給兆惠、海蘭察傳旨,便不再留茶,忙忙地打馬徑奔鮮花深處胡同北口的尹府。
尹家比傅家熱鬨得多。王廉久不來傳旨,已經幾乎認不出這地方兒了。一則是大雪,把尹家的門樓和一大片青堂瓦舍都混一染上了,二則南側一帶大約哪家王公貴人興蓋府邸,海子都填平了,橫著白茫茫一片大空場,原來狹窄的一條弄巷一下子變得異常開闊,整條街都變了模樣。隻見沿府門南牆一溜都搭起了靈棚,一道牆全用白幔幛圍了起來,旁邊大轎小轎、八人抬的綠呢暖轎、二人抬的竹絲軟轎排得密密麻麻拖出有半裡之遙,滿街都被人踩成了稀泥雪漿,家人們都披麻戴孝,有的吆喝號子從側門往裡抬“太平杠”,有的在牆外設“執事”,放引魂轎、擺椅轎,往執事架上插“曲律旗”,忙得團團轉,嘰裡哇啦的響器中響著深沉的倒頭鼓鑼悶響,官員出出進進裡夾著引喪執事人高聲報唱官名的聲音……甚是熱鬨淆亂。隻有八字牆外那杆四丈餘高纛旗也似的“嘟嚕幡”,在稀疏的雪花中迎風獵獵抖動,幡上荷葉寶蓋、彩球、彩綢、流蘇、飄帶也在風中淒涼地飄舞,似在訴說喪主不凡的生平,也似在哀惋他紅塵一瞬風華不再。見到那塊豎立在府門頂上的“敕封一等侯爵府”,滿漢合璧藍底金字的匾額,王廉一下子變得躊躇了我是給兆海二人傳旨的,給靈牌叩頭不叩頭?見了尹家人怎麼說話撫慰?一頭闖進去傳了旨就走,尹家的自然不歡喜,對景兒時候就是事兒!錢,他倒是帶的有,還有傅家的賞銀,一則他舍不得送賻儀,二則太監給大臣送喪禮也沒這規矩。正思量得不得要領,見尹府門政上老肖頭頭上纏著白布吭吭咳著出來,吩咐門上家人“還缺二十個斛食樓子[1]
,叫他們趕緊去買!”這是熟極了的人,王廉忙迎上去拉過一邊,如此這般說明來意。
“你進去瞧瞧吧。”老肖頭忙得有點不耐煩,指著門洞過庭東房道,“迎送客人的事兒是我兒子肖本山管著,他那裡名冊上有就是來了。這會子沒有坐客,來了又走了也沒準兒。”說著又忙著指揮家人“往靈棚裡送茶水!”
王廉隻好自己進府,但見滿府裡都是官員,有的進靈堂有的打靈堂出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說話的,張著眼尋同年找故舊的,遞賻儀單子的,京裡六部的和外任官都有,偶爾也有麵熟的,叫不上名字,也不好打招呼,隻縮在人堆裡亂鑽。乍然間聽得兩聲梆響,瑜伽焰口唱起壓倒了滿府嗡嗡嚶嚶之聲。笙、管、笛、九音鑼、法鼓、懺鐘按節起樂,鐺、鍋、手鼓、引磬、木魚打著板點,齊奏《菩薩托》,梵音法鼓足壓塵囂,滿府立刻陷入極度的、悲憫、沉渾的氣氛中,領唱的和尚頭戴毘盧帽、身披木棉袈裟,手舉佛尺半詠半唱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
坐在儀門外靈棚裡的和尚們個個精神抖擻齊誦佛號,禮讚地藏王菩薩,歌聲響入雲霄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仞天。餓鬼免鐘咽,天罪除愆。火焰化紅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
“萬德圓融相好光,紫露碧霧鎮壇場。雨花動地空中墜,參禮毗盧大法王……”
便見那上師接步踽罡登上法座胎,口中字字句句咬得真切
“圓明一點本非空,了證無為向上宗。咦!三世諸佛那一步,權留寶座吾即登!”
……正傻著眼看,王廉覺得背上有人拍了自己一下,嚇了一跳,回過頭卻見是海蘭察。海蘭察就是板著臉也帶三分喜相,覷了覷左近沒人留心,悄聲道“瞧這群賊和尚,唱著焰口,烏溜骨碌碌一雙眼隻看女人!你他娘的下頭沒蛋,看女人不是望洋興歎!”王廉忙道“這會子可不敢跟爺說笑——萬歲爺在養心殿,叫我傳旨,您和兆軍門立即去進見!”
海蘭察一怔,左顧右盼了一下,說道“方才見他和福康安、和珅說話來著,這會子鑽哪了?”王廉道“和珅在哪兒?他也叫進呢!”海蘭察用手向東一指,說道“那不是?正在和陰陽先兒排出殃日子呢——你去,我去叫兆惠。”說罷轉身去了。這邊王廉忙過來,果見和珅和個道士扯談,正說得唾沫四濺
“尹中堂是十一月寅時故者,醜日醜時出殃,你排得不錯。可你這殃榜寫得太粗了。一個天乾一個地支各為殃的一個尺數。殃高幾丈幾尺?沒有寫出來。‘甲巳子午九,乙庚醜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是日數’——要推詳明白。鼠馬雞兔這四個屬相的回避寫對了,沒說‘親丁不忌’,難道要孝子也回避靈棚兒?再說……”他一邊說,尹家管家的捧著一疊子紙單子,王廉看時,有的點神主要請的點主官,襄立官、左執事右執事名單,點主用的各項儀仗物事單子,冥府封車祭庫,番、尼、道、禪四棚經文箱……諸如此類花花綠綠的紙頭等著他過目,王廉便知是尹家不熟悉北京紅白喜事排場,請了和珅來當“裡外通”,總攬喪事參讚的。但這時候兒再“不便打攪”也要打攪,因插口進來,將乾隆召見的話說了。
“這樣。”和珅將手頭一堆紙頭遞給管家,“你們不要慌張,騎馬到崇文門把劉全找來,叫他帶著長二奶奶來你府,統由長二奶奶主持,裡頭你女人,外頭劉全幫著你照料。我進宮去辦公事,請阿桂中堂點主,紀昀中堂為副。管取是又風光又體麵。待我下朝再過來幫著料理。”和珅這才擠出人堆,對王廉道“走——”又高聲對管家道“叫他們給我備馬——這裡和尚們——念《骷髏真言》——起念!”
一聲“送和大人!”各靈棚斬衰期哀孝子男丁一齊出送叩頭。和珅忙得一頭熱汗,要熱毛巾揩一把臉笑著道“元長公地下有靈準得謝我。照家裡人那麼弄,都是江南風俗兒,都要七顛八倒了。”說話間馬已備好,和珅坦然受了眾人的禮,出門上騎打馬而去,府裡和尚們誦焰口聲音已從背後傳來
昨日荒郊去玩遊,忽睹一個大德骷髏。
荊棘叢中草沒立,冷颼颼,
風吹荷葉倒愁!
骷髏!骷髏!
你在涸水河邊臥灑清風,
翠草為氈月作燈。冷清清,
又無一個來往弟兄。
骷髏!骷髏!
你在路旁,這君子
你是誰家一個先亡?
雨打風吹似雪霜。
痛肝腸,淚汪汪。
骷髏!骷髏!
看你苦落得一對眼眶。
堪歎人生能幾何?
金烏玉兔往如梭……
……淒婉的歌吟聲中,和珅了不為意,騎在馬上嬉笑自若直趨禁城。王廉直導引他進了養心殿宮院才退出去,自到北玉皇廟市去買畫去了。
養心殿裡會議早已開了。和珅進來時李侍堯正在奏說修葺貢院的事,乾隆一手執筆坐在炕上,一邊批折子一邊聽他說話,抬頭見和珅進來要行禮,皺眉說道“不要行禮了——你哪裡去了,四處尋不見你?”和珅到底還是打了個千兒,笑著把去尹府幫喪的事回了“他們家沒有治喪裡手,外頭的事雖有禮部操辦,府裡頭太亂,奴才送賻儀去的,瞧著不對,就留著幫忙了。”
“幫忙也是對的。”乾隆想到和珅在尹府躥上忙下的情形兒,嘴角綻過一縷微笑,手虛按著示意和珅坐靠隔扇前的杌子上,說道,“以後身份不同,是大臣了,一要講體態尊榮,二是無論到哪裡,要跟軍機處打招呼。要有大事尋你不到,瀆職了是要黜罰的。”
和珅已經坐下,忙又半起身哈腰道“奴才記下了。萬歲爺隨叫隨到!”
“方才說的幾項,明倫樓、至公堂,還有棘城城垣,隻有木料石料現成,其餘工料銀子核計七萬四千零十六兩,工部請旨要皇上禦批,戶部才能提銀子。”李侍堯接著說道,他起身雙手將一個折頁捧給乾隆,“請皇上禦覽,沒有訛漏就請恩準。”
乾隆接過來,沒言語,一邊想著什麼一邊隨手翻覽。和珅這才留神,一屋子共是七個大臣。兆惠坐在緊挨乾隆炕北邊,南邊是海蘭察,都是雄赳赳按膝端坐,活似兩尊門神,挨著兆惠依次環轉,坐著阿桂、紀昀、於敏中、劉墉和李侍堯,南邊靠窗牆角大自鳴鐘旁還侍立著兩個宮女,炕上一個宮女雙手垂膝跪在牆邊,隨時預備著侍候乾隆筆硯茶水巾櫛。肅穆安靜中乾隆看完了折頁,用朱筆批了“依奏,按軍機處所議處置”。寫罷說道“以後這類事由軍機處統籌之後奏上來,不要單獨列奏。送到朕這裡的文卷不看完怕有要緊遺漏,所以小事不單列——你方才說軍事上還有建議,接著說吧。”
“是!”李侍堯欠身說道,“奴才聽了兆惠、海蘭察的奏陳,準葛爾的阿睦爾撒訥敗於我天山大軍,和卓族的霍集占兄弟昔年敗於準葛爾——這就是說霍集占是我敗軍之將的敗軍之將。好比弈棋,我能贏準葛爾,姓霍的輸給準葛爾,所以霍集占根本不是我軍對手,奴才以為這個思路不對,輕敵了。就是下棋,三角兒轉互有輸贏的事也常有的,不能依照此理推論我軍必勝。”他咬了一下嘴唇頓住了。
乾隆臉上毫無表情,用筆在朱砂硯中空蘸著,說道“嗯,說下去。”
“西北地勢高寒、廣袤萬裡,回旋餘地大,逼急了,敵人可以逃往帕米爾,也可以逃到羅刹國去。”李侍堯接著說道,“步兵我強敵弱,騎兵勢均力敵,但這一戰我是客軍,天時地利人和,滿打滿算隻能說略占上風。”
乾隆撂下了筆。正要說話,於敏中插口道“依著你說,霍集占撮爾小醜盤踞一隅頑抗我軍會剿竟是不能必操勝券?”他開口說話,言詞裡就不善,仿佛指摘李侍堯長敵誌氣。李侍堯臉上掠過一絲不快,禮貌地一點頭說道“於師傅,兵凶戰危,既是動乾戈的事,應該事前多綢繆、多思量,打仗就少吃虧些。必操勝券的事也要小心去辦。”這麼不軟不硬頂上一句,於敏中便覺得臉上有點掛不住,他初入軍機,要學宰相度量,寬容地微笑了一下,身子向後仰了仰,不再言語了。乾隆也覺李侍堯解釋得有理,又提起了筆聽。
“我二十萬大軍散布很廣,都在青海西部、天山南北麓集結過冬。”李侍堯似乎憂慮很深,枯著眉頭凝視前方緩緩說道,“眼下大雪封山,道路遙遠,運糧極為艱難。每天軍需三千石,實際運上去一石要耗去二十石,那就是六萬石糧食。前敵兵馬要有兩個月的儲備,一萬人吧……是九千萬。就是內地每天總共要準備六十一萬石糧集運上去,阿桂計劃秋天全線進軍,粗算一下總計要四千五百萬石!主子,四千五百萬石糧——那是一座糧山!陝、甘、寧夏、青海、山西、河南,現有存糧可供軍用的有二千萬石,明年夏糧征上來才能源源補給。”他掰手指頭算計著,像口中含著一枚味道極重的橄欖,皺眉品味著說道“所以,我建議大軍合圍向後推一推日期。青海和天山兩處大營以犄角之形遙遙控製局麵。不要秋季進軍,而是——”他艱難地蹦出一句話“後年春季全線進軍!”說罷,坦然向後坐穩了,又加一句“這才是萬全必勝之策”。
他前麵的話說得細致入微,眾人都是側耳聆聽,末了結論卻否定了乾隆和阿桂既定“八月進軍”的決策,又聽得大家心頭一震,都不禁悚然動容。
“你方才說開支浩大,”紀昀是個癮君子,特旨允許禦前會議上吸煙的,但今天屋小人多,他不敢,手裡把握著大烏木煙鬥會意而已,一邊聽著,沉吟道“日期再推兩季,豈不是更加役大投艱?”
“大軍收縮回營,隻用常例供應,犛牛、帳篷、車馬、輜重、被服——一大筆運輸消耗也就省下了。”李侍堯似乎有點渴,乾咽一口看一眼乾隆的茶杯,又移到了彆處。阿桂笑道“我還是主張秋季進軍,秋季草高馬肥,利於騎兵長途奔襲。”李侍堯含笑說道“我想敵人集中在南疆,若論草高馬肥這一條,無論如何我們也比不上霍集占。”於敏中道“春季進軍冰雪融化,道路翻漿,不利於行軍,這是我聽隨赫德說的——你這個建議奇!”
李侍堯瞟一眼這個新貴,看見於敏中這副故作雍容的模樣他就生厭。但這是在乾隆麵前,又是頭一次議計軍國大事的禦前會議,無論心裡怎樣想,人人都是溫文爾雅器重沉穩姿態,他吭了一聲,說道“你說得對,春季出兵,敵人萬萬料不到,正應了一個‘奇’字,隨赫德在天山,有些道路確實春季翻漿,但青海向西一路沙漠翰海,最缺的就是水。沒有翻漿的事,我倒擔心士兵用水供應不上呐!”
兆惠和海蘭察對視一眼,都又避開了去。兆惠是從前方趕回來的,海蘭察也曾去過烏魯木齊,他們都是帶久了兵的老行伍。李侍堯這些話可說是都是一矢中的之言,但乾隆方才說過將軍怕打仗、文官都愛錢,如今的事還了得?平息阿睦爾撒訥叛亂,兆惠沒有用本部人馬,帶了額敏和玉素布兩部五千人直搗敵穴,不旬日間就蕩平了準葛爾,將軍意氣何其雄也!若不是雅爾哈善玩敵誤國,庫車城早已拿下來了。海蘭察也在乾隆跟前立了軍令狀,“滅此朝食時不我待!”又訓斥六部“畏難怯戰,一味招撫,連天朝大體都不顧!”……急於取勝心切溢於言表……他們自己覺得已經被乾隆的話“擠”到了退無可退的角落。儘管李侍堯的話都對,不敢也不願附和,那樣,乾隆就太失望了。
“春季進軍,李侍堯想得是。”乾隆突兀說道,眾人都發怔間,乾隆咬牙獰笑道,“但不是後年春。會議之後,阿桂、兆惠、海蘭察要即刻離京,明年開春由兆惠前敵,速平和卓之亂。”
現在已是十一月——明年開春進軍!即便此刻立即散會,還要和六部緊急磋商籌備,調度各路糧秣供應,商計進軍計劃,還有六千裡冰天雪地遙途才能趕到哈密大營——所有的人都被他這突然冒出的決策震驚了,一時竟人人僵坐如偶!乾隆刹那間心中閃過一絲猶豫,但帝皇至高無上的威權和自尊阻止了他改口,他很快就平靜下來,暗自噓了一口氣,格格一笑,問兆惠、梅蘭察“二位將軍,你們看如何?有什麼難處,隻管說!”
“皇上睿聖天縱,英斷明決,奴才遵旨!”兆惠情知此刻無論如何不能掃了乾隆的興,一邊心裡急速轉著念頭算計“難處”,應聲答道“霍集占兄弟忘恩負義人心喪儘,回部叛眾窮蹙一隅勢單力薄。再者,他萬萬想不到我軍明春進軍,以有道滅無道,以有備攻無備,可操勝算!”說著,心裡已有了章程,一俯身又道“皇上,這樣打,不能全軍齊推,隻可大軍遙相呼應逼近和卓。奴才願帶五千人直插和卓,請萬歲下旨六部,一是馬匹、二是糧食、三是草料,三月之前必須運到烏魯木齊。運不到,也請以軍法從事!奴才請旨,由海蘭察掠軍策應,這樣,我們老搭檔合力作戰,我在前頭打得放心。”海蘭察心思靈動精密還在兆惠之上,接口就道“萬歲爺養活我們廝殺漢作麼?你隻管在前頭掃蕩,把我營裡馬銃鳥銃藥槍都給你,咱們給主子作臉看,就是馬革裡屍,我這頭出不了疏漏!”
本來一派緊張嚴肅的氣氛,海蘭察一句“馬革裡屍”頓時逗得眾人一樂,阿桂此時也已想明白,乾隆要急戰,臣子萬萬要比他還急才能愜懷聖意,算了算也有一多半勝機,緊湊著一勞永逸了也罷,這樣想,心頭略寬了些,笑道“這麼著,明日我親自主持兵部戶部會議,主事以上堂官一律出席,由你們二人按需項提出來,是哪個司的差使就當堂布置了。然後我三人就辭駕出京。差使辦不好,咱們三個都‘馬革裡屍’回來見主子!”紀昀笑道“軍機會議上都鬨出‘馬革裡屍’了,海蘭察讀的好書!”和珅笑道“那叫馬革裹屍——海蘭察認真看清了麼?——他在下頭也是八麵威風,就說錯了也沒人敢正他的誤。”海蘭察紅著臉一摸頭笑道“主子,怪不得上回在兵部說馬革裡屍他們都笑,高鳳梧還說‘都不告訴他,叫他糊塗到死!’如今才恍然大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