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算了,黃姐,下午不是還要工作嗎?”陳冬不好意思,畢竟自己是來工作的,喝了酒,萬一誤了事,怎麼辦?
“我那車,你會騎?”羅老板問到。
“電動車我騎過,三輪車也騎過,但電動三輪車,沒騎過。”冬子雖然說的是實話,但講出來,有一種段子般的幽默味。
“哈哈哈,小陳你還真會說話。”黃姐說到“沒事,下午你就在這路邊騎一下,保證十分鐘就學會了。”
“這樣,下午反正也要送貨,東西不多,你來騎,搞慢些,我就坐在車上,有啥需要注意的,現場說。”
“把老板你摔了,咋辦?”冬子覺得,這種車子,又拉貨,上麵又坐人,又是他這樣的初學者,比較危險。
“不要叫我老板,生疏了,叫羅哥。我怕摔,還乾這一行?都是打牛出身的,這矮的車子,摔得了我?”
大家一陣笑,開始吃飯。
雖然黃姐比較熱情,給冬子盛了一碗魚湯,但冬子第一口喝下去,總覺得味道不那麼正。
冬子哪裡知道,他長年在容城,吃著父親親手燒的菜,那可是容鋼有名的大廚的手藝。哪怕是在葛校長家,也能夠吃到很地道的菜。葛校長退休後,就包乾了自家日常燒菜的工作。他這樣聰明的人物,隻要專心要搞一件事,學起來是非常厲害的。
即使去年在武漢那所大學,也是吃的食堂大師傅弄出來的菜,雖然稱不上美味,但也算是合格了。從日常飯菜的意義上說,這是冬子喝到的,最沒意思的魚湯了。
剛離開家鄉,僅僅因為味道,冬子就產生了思念。
冬子想,這一關,我必須要過。如今我一無所有,要想闖出一番名堂,不會吃苦怎麼行?父親教導的言語少,但他的作為,卻是靠吃苦而度過有尊嚴的一生的。
吃過午飯,黃姐洗碗時,冬子主動提出由他來洗,卻被羅哥攔住了“你剛來,先熟悉情況,那事由她來做。”
趁著裝貨之前,羅哥給冬子介紹了各類商品的名稱,他介紹得比較快,冬子有點記不住,就告訴羅哥“羅哥,你慢點說。”
“沒事,接觸多了,你就自然清楚了。”
介紹得差不多後,冬子就開始細問了,商品的名稱,大致的價格,相關的規格。當時冬子想,自己要是在搬運的過程中,有損耗,得照價賠償,必須得提前知道價格。
但羅哥在價格方麵,顯得有些保守,不太願意多說。隻是用“這個瓷磚,幾十塊錢一個平方,那一種,得一百多一個平方了。”或者說“那個複合地板和這個複合地板,看起來差不多,也是一個牌子,但檔次不一樣,每平方的價差,有大幾十塊呢。”
當然,冬子也做過生意,知道,商品價格屬於商業秘密,一般不輕易透露,也就沒有多問。
那邊老板娘接了一個電話,對羅哥喊到“工業四路那家要的踢腳線,要了,你們拉過去。”
於是,他倆就開始裝貨,這貨很少,隻有幾百米的踢腳線。而踢腳線的規格是三米長的,每根也就十厘米寬,這樣的一百根,也就裝了半車,上麵完全可以坐個人。
但問題是,三米長的東西放在這個三輪車上,就顯得有點長,雖然是兩邊斜放的,但兩頭伸出來好長一截,給初次駕駛的冬子,帶來了難度。
“沒事,你騎就是,我在後麵給你說。速度慢點,轉彎時左右多看兩眼,關鍵是轉彎,要很慢才好。”羅哥倒是對冬子有信心。
等冬子啟動車子後,才發現,這其實是很好騎的。駕駛要點與三輪自行車差不多,就是不用蹬,因為是電動的。他用很慢的速度,按羅哥的指示,向工業四路開去。此時差不多是中午一點多,路上的行人也不多,所以,一路還很順利。
到了目的地後,冬子就自告奮勇地向樓上搬,而羅哥隻提了那袋子轉角接頭,上了樓。等東西搬完了,羅哥跟裝修的東家結完了賬後,羅哥讓冬子先下去等他。
冬子看到,在下一層樓的轉角處,老板遞給一個裝修師傅一個東西,是報紙包著的,但看模樣,不是賬表,就是現金。冬子裝著沒看見,但心裡猜想,羅哥是跟房子主人有生意,怎麼與裝修師傅還有交往呢?
出來後,羅哥對冬子說到“小陳,先到我們來時路過那個移動公司,你得辦個武漢的手機號,要不然,平時聯係電話費太貴,是不是?”
冬子覺得老板說得對,畢竟在這裡工作,如果用外地的手機號,是貴了點。況且,冬哥這個手機雖然關機了,但要開機,總害怕容城的親人打電話,或者武漢的小姨來找他。
辦號碼隻需要身份證,十來分鐘就搞定了。那個容城的號碼從手機上下來時,冬子想了想,還是沒有扔掉,放進了上衣口袋,畢竟,此時他身上,容城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冬子還想起一件事“羅哥,你先騎車回去吧,那邊有個市場,我想買點東西,沒衣服換了,過會,我自己回去。”
羅哥點了點頭,準備上車時,突然想起什麼。“小陳,有沒有錢?要不,我先給你幾百塊?”
“還有,不用了。”冬子覺得,這個羅哥,還是比較精明的。
冬子鑽進那條小巷子,那是當地一個最為普通的廉價貨品市場。用武漢話來說都是漢正街的貨。
武漢的漢正街,位於漢江流入長江的入江口。中國第一大河流長江進入武漢境內,讓武漢成為這黃金水道上最重要的中轉碼頭。從張之洞的洋務運動以來,武漢的交通建設以及工業發展,就占據著中國的獨特地位。這裡號稱九省通衢,在中國地圖上,它接近中國內地的物理中心。它也是中國最早的鐵路大動脈京廣線的中點,也是長江的航道的中間點。當然,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也從這裡彙合。
如此優勢,讓武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傳統中心城市。工業能力,從清朝的漢陽造到新中國的武鋼,都曾經是中國的工業中心。從交通來說,萬裡長江的第一座橋,就修在武漢。
兩江交彙處,曆史上都是商業集散地。漢正街也不例外,成為近幾十年,一個貨物集散中心。但是,這個漢正街,當年在最紅火的時候,市場定位卻是廣大的內地農村市場,所以,廉價,才是它最主要的特點。
正因為廉價,所以貨品的檔次就差點。以至於到今天,中國的製造業已經上升到世界工廠的地步,漢正街還是被定位為大路貨的市場。而浙江的義烏,早已將小商品中的精品,流通到了全世界。
全國從商業到工廠都在升級,漢正街如同一個走不動的老者,保持著它的滄桑。到了冬子到武漢時,武漢好像從夢中醒來,開始發力追趕。提升城市品質,首要的就是修路。地鐵高架到快速路,同時發力,想要把耽誤的時間趕回來。
畢竟有悠久的底蘊,隻要發力,趕快起來也快。因為交通改善在即,城市煥發出熱火朝天的熱情,大量的高樓起來了,城市的麵貌也迅速改善。
當然,在目前這個建設的高峰期,馬路被渣土車壓爛了,到處是建築垃圾與灰塵,到處是工地的照明與喧鬨,要乾大事的城市,顧不了那麼多。
而青山區,圍繞著武鋼的棚戶區改造,也正在進行。每天都會聽到拆遷的消息,許多當地住戶期盼著橫財的到來,人們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跳動感,說話的聲音也大了,情緒也就顯得比較毛糙。
“這件多少錢?”冬子問的是一件牛仔衣,帆布的,好乾活,穿不壞。
“120”對方回答很乾脆。
冬子做過生意,知道講價的辦法。“60”,冬子知道,武漢還價,要砍一半。這是漢正街進的貨,冬子雖然沒去過漢正街,但知道,隻要在武漢,規矩都差不多。
“80你拿走,少了,就莫扯了。”老板露出不耐煩的神色,反正生意好,他不愁沒人要。當然,這也是一種辦法,提高賣出的速度,加快資金周轉,以量求勝,薄利多銷。
冬子也不還價了,直接80元拿走了這件衣服。冬子還買了一些其它的衣服,還有必要的洗漱用品等,用一個大塑料袋子裝上,提著就往店子那邊走。他在路上,總是邊走邊望,倒不是在認路,這路沒什麼好認的。這裡的路有一種計劃時代的規則。比如工業從一路到四路,順著來的。
在武漢,叫什麼路的,一般都是與長江簡直的街道。與長江平行的路,一般後綴名為某某大道。
他望來望去,其實有一個期盼或許能夠巧遇燕子呢?
等冬子終於回到店子時,發現羅哥不在,而黃姐,正在打開賬本算賬,計算器還開了聲音,聽得出數字。看到冬子進來了,黃姐馬上合上賬本,好像生怕彆人看見似的。
“喲,買了這多東西啊。要不是老羅說你的事,我還不知道,你救了他呢,把箱子都搞丟了。咋辦呢?我們有緣分不是?我買了幾個菜,過一會多炒幾個菜,你們晚上喝個酒,好不好?”
“黃姐客氣了,羅哥呢?”
“他進貨去了,這幾天生意好,你看,庫房都沒得東西了,要補貨,過一會就會回來。”
冬子把衣服放進了後麵的臥室,那也是他守夜的地方。看到廚房真有一大堆菜。冬子說到“黃姐,下午還有什麼事要我做嗎?”因為,冬子看到,那個電動車,就停在門口,他想,羅哥進貨不用它,是不是下午,冬子還要用它送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