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人生總有驚喜,在一個出其不意的時刻。隻不過,對於外人來說,是一種喜,對於當事人來說,有可能是驚。
冬子最近的節目,是在街上逡巡於燕的身影,失望之後,總愛到蛋糕店找點補償。那背影,隻需要一個背影,就可以支撐空虛的冬子,一個夜晚的想念。
偶爾的偷窺當然是正常的,但長時間在街對麵有意無意地掃描,肯定會引起對方的注意。眼光如同一把刀,總能夠紮向你的心。
那姑娘怎麼沒感覺呢?最開始倒是一種警覺,這個穿著藍色工裝的小子,騎著一個破三輪,拉一些建材,看樣子是個搬運工。他怎麼老是盯著我看?
這位姑娘叫李雯,就是青山本地人,家就在附近的農村,跟冬子老板娘黃姐的娘家,隔得很近。而這家蛋糕店,是她姑媽開的,她在這裡打工,原因隻是一時沒找到好的工作。算是給自家人幫忙,也能夠作一點主,也很自由。
李雯最開始是警覺的,但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甚至還有些得意。自己雖然長相一般,但有個男生這樣經常來看她,內心中還有點小驕傲,畢竟從長大以來,還沒有遇到男生如此病情的目光。
時間長了,她知道,這小子的規律,隻是偷看,不買蛋糕,也不跟她搭話。但當她把眼光麵對那小子時,那小子居然躲閃,甚至還有點害羞,這就很有意思了。畢竟,在今天這個社會裡,即使有男生追求過自己,但很難看到男生的羞澀了。
時間長了,她也知道,這個男生的大致來曆。這是黃姐家新請的幫工,據說除了搬運貨物外,還承包了黃姐家的做飯工作。黃姐長胖了,姑媽跟她開玩笑,小李聽到了黃姐的解釋。
“你不曉得,那個小陳炒的菜,還真好吃,人也老實勤快,這年頭,找到這樣放心能乾的人,還這年輕,很少了。”
黃姐給小陳定的標簽,當然也讓小李放鬆了警惕,放心地享受那偶爾的從街對麵射來的目光。有時,小李故意突然轉頭瞪他一眼,看那小子低下頭,紅著臉,趕快蹬車逃跑的樣子,讓李雯不禁偷笑起來。
為什麼男女之間的情感互動那麼誘人呢?其實就是不確定性,讓你有一種奇跡的幻想。
越早的戀情越讓人難忘,因為差異性最大,所以不確定性最多。相比而言,你與父母的感情,確定性很強,雖然很深厚,但不會給你驚喜。但與一個完全陌生的異性,就完全不同,會得到什麼,會跳動什麼,你完全不知道,所以就充滿了誘惑。
對於年輕男女來說,甚至都不熟悉異性的生理結構,更不熟悉對方的心理反應機製,所以,就有大量的不確定性可供探索,如同你去探險,見到以前從沒見到過的風景時,你會驚叫連連。
旅遊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離開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彆人活膩了的地方去,看看會有什麼驚喜。人的成長,是不停探索自身邊界而來的,就像小孩子,扒拉一朵花,看看花心中倒底有什麼怪物;或者拿針試著刺自己的手,看看疼痛是什麼味道。
而李雯,就是這樣的人。
這種女生心中,長著一顆挑戰的探索之心。雖然,她相貌平平,但也仍然跳動著某種假小子的精神。雖然,她以前讀書時對男生的挑戰,大多以失敗告終,但因為沒有傷害,所以就沒有收手。
這小子,是個練手的機會,讓一個老實的孩子臉紅,那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呢?
一天,那小陳,又在街麵對瞄李雯。李雯決定,調戲他一下。李雯不需要回頭,她通過櫃台玻璃的反光,就知道那小陳在對麵瞄他。她故意背著身子吸引小陳的目光,然後突然轉身,直勾勾地盯著小陳,她知道,再過幾秒鐘,小陳就會低頭臉紅甚至發動車子跑掉。
機不可失,她醞釀已久的計劃要果斷實施了。她衝小陳招手,意思要小陳過來。
此動作完全出乎冬子的意料,冬子看見對麵對他招手,眼神中還有善意的微笑,冬子不太理解,隻是對著對方,指了指自己,意思是你在招呼我?
對方點了點頭,繼續對他招手。冬子明白了,估計有啥事,對方找自己。看表情,沒有惡意。冬子把車停在路過,撥下鑰匙,左右看了看,穿過馬路,走了過去。
“你找我?”
李雯的笑容故意淡了些,問到“你是不是喜歡吃蛋糕?”
這一問太突兀,冬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隻好應付到“還行吧。”
“彆以為我沒看到,你天天瞄著我這蛋糕呢,對不對?”
冬子不太好否認,也不好解釋。畢竟,他經常來瞄她的背景,因為這背景太像於燕的背景。但這事,從何說起呢?退而求其次吧,在對方烱烱目光下,他隻好回答“你們的蛋糕做得好看,是吧?”
這隻是冬子反客為主的問法,用一個問題來代替答案,可以掌握暫時的主動。
“光好看嗎?你沒吃過,你覺得它不好吃?”
李雯歪著頭,故意表現出調皮的樣子。畢竟,她就是個調皮的人,這是本色演出,不需要裝。這種調皮裡,有一種挑釁,也有一種親切。
“我沒說它不好吃,但它做得確實好看。”冬子隻剩下辯解了。
“恐怕不是吧?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來看蛋糕的嗎?”
李雯知道,如果對方說是來專門看她的,她就會確認自己的自信。但如果對方不說,該怎麼回答呢?這是套智力測驗題啊。
冬子從小對腦筋急轉彎沒什麼興趣,但是,幽默卻是他的本性。當對方以調皮的眼光對著他時,他知道,對方沒惡意。於是,放鬆心情,自己也可以調皮一下了。
“看見蛋糕,也就免不了要看到你。”
“嘿嘿,說假話。明明想吃蛋糕,還跟人家套近乎。那你要真想跟我套近乎,你就辦張卡,有優惠喲。”
猝不及防,冬子受到了打擊。總以為有個同齡人可以說話的,誰知道,是要給他推銷卡。這樣的事,從來到武漢,冬子遇到過好多次了。比如到一個理發店,人家要你辦卡,不辦卡理發45,辦卡理發25,這個差價太大了。一般人的心態,為了得到這個優惠,就辦個卡了。
但是,一辦個卡,至少得200元,這就等於鎖定了你200元的消費。這得理8次發,冬子想,以一個月理一次,得8個月。冬子自己都沒把握,在這裡是否能夠再呆8個月,怎麼可能辦這個卡呢?如果找到了燕子,冬子知道,自己今後在哪裡,就全憑燕子一句話了。
而今的武漢,所謂的促銷,就是通過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你撿便宜的心。冬子目前也知道一些竅門了。比如超市,就有積分卡,等你消費額到一定程度,就有一定的返還。他在這裡某家大型連鎖超市時,就算過這超市的促銷方法,大概有三種。
第一種是直接買卡,比如你一次性買五百塊錢的卡,在這超市可以買到530元的東西,相當於優惠了30元。這個折扣,相當打了94折。
第二種是會員製,報上你的手機號注冊會員,其實這個會員隻有消費到1000元以上,才會有折扣,大約算下來,會給你95折的優惠。
第三種是抽獎製。比如一次性消費到了200元,就可以得一個投資券,然後要麼是摸獎,要麼是轉那個大轉盤,分一二三等獎。一等獎表麵上很厲害,甚至會有標價500元的商品,但沒見人投到過。冬子知道,即使有人抽中了,估計也是商場派出的托。絕大部分人,投到一包衛生紙,也就值5塊錢。這種是優惠程度最低的促銷。
為什麼會分成這幾種不同的檔次呢?冬子是個愛思考的人,反正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可想的,就拿這個來當智力遊戲。
第一種直接買卡,優惠最大,為什麼呢?因為它提前完全鎖定了消費。當你買了500元的卡,意味著已經有500元的商品賣出去了,這個利潤,是完全可以打入銷售額的。更重要的是,買卡屬於提前消費,等於,你提前拿出資金,給超市作為預收賬款,超市連進貨的錢,都是你出的。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商家最願意做。至於每件商品在商場的真實毛利是多少,冬子沒這個精力算,因為各種商品的批發與零售的價差,他並不知道。
第二種優惠小一些。因為即使彆人是會員,也隻表明了一個消費意願。顧客是否堅持在這裡買到1000元以上,這沒把握。當然,如果顧客能夠堅持買到這麼多,那需要時間積累,把逛這裡當成了習慣,這也算優質客戶,用適當的優惠留住他們,相當於找到了回頭客。
第三種,其實是碰運氣。一次性消費,一次性抽獎,勾引的是那種偶然來的客戶。但架不住現買現得,還是有很多人抱著碰運氣的態度,來這裡消費。這其實是商家與顧客都在碰運氣,所以不確定性很大,所以優惠額度低。
從這件事情上,冬子明白一個道理。穩定而持久的消費能力,是商家最喜歡追求的。所以賣卡,這個不僅穩定甚至提前消費的方式,目前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