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被教育了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二十五章 被教育了

第二十五章 被教育了(2 / 2)

但是廠商不會有那麼傻,他出貨時,假如給你一百萬的貨,總隻給你五十萬的發票,其餘五十萬,以一種不需要經過稅務局的收據來確認。因為,他隻按五十萬交稅,這就要求,他廠家需要兩本賬。一本賬記的銷售額是五十萬,是針對稅務看的。另一本賬記的銷售額是一百萬,是自己廠裡核算用的。

要知道,這五十萬的差額,稅款就是八萬五。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利潤。

那麼,為什麼有這五十萬的空間呢?因為代理商所接觸的,大多數是最直接的裝修家庭。一般家庭裝修,他不需要報賬,他自己用的。你老板給他優惠一點,他就不要發票了。這樣的事,李雯不說,陳冬也見到過多次,原來他還不知道發票與收據的區彆,經李雯這一介紹,才明白,這裡麵有稅收的問題。

此時,李雯說到“這下,你知道,為什麼大的建材廠商,搞一級代理,總在區縣搞,不是像其它商品,一省才有一個一級代理吧?”

“區縣的代理,直接麵對私人客戶,可以不開發票不交這部分稅款,對吧?”

“你還是可以教會的,陳冬,算你聰明。”

李雯看到冬子在看手機,她也偏著頭來看了看。“時間還早,也沒電話催你,你給我老實坐好,聽李老師上課,好不好?”

冬子沒辦法,點了點頭。

李雯從裡麵拿來了瓶飲料遞到冬子手上“聽話,有好東西喝。”

這話像是幼兒園阿姨哄孩子,冬子不自覺地笑了起來。

“你看,他如果要做兩本賬,廠家與代理商做的東西,必須匹配,如果廠家做的他給羅老板這個代理商發了五十萬的貨,開了五十萬的發票,那羅老板也得做成進了五十萬的貨。為什麼?因為電腦全國聯網,如果稅務查起來,一比對,不就露餡了?”

冬子一想,這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連這都想到了,估計,李雯做賬時,也是根據這個來的吧。

冬子問到“那為什麼要做什麼現金表、利潤表呢?”

“開竅了,夥計”李雯顯露出假小子的本性,拍了拍冬子的肩膀“你比如說現金表,你進五十萬的貨,就給廠家的賬戶打出去五十萬塊錢,這個全國的銀行也是聯網的,也可以查出其中的貓膩來。怎麼辦?那就設兩個戶頭,兩個銀行賬戶,當然在工商登記時隻登記一個,另一個呢,隻有你自己知道了。這樣,就可以與廠商匹配了。”

“那利潤表呢?”

“這有兩個意思。比如,你進了五十萬的貨,賣出去肯定不能記五十萬,那就太假了。假如你賣出去六十萬,這錢也得進那個公開賬戶。況且,多出這十萬就是利潤了。這十萬,也是要交稅的,叫企業所得稅。如果算作獨次個體經營的話,那就是企業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起碼要交百分之二十,也就是兩萬的稅,這比請一個會計,是劃得來,還是劃不來?”

經過李雯的介紹,冬子才知道,如果按一百萬的進貨來算,不僅增值稅要多交,而且,所得稅還要多交這麼多,那利潤空間,就不大了。對於企業來說,這樣做肯定是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對於國家來說,這就是稅收流失了。

冬子不解地問到“這樣的事,對嗎?”

李雯歪著頭,好像很教練的樣子,對冬子說到“看樣子,你跟原來的我太像了!我姑媽說過我彆問是不是,就問行不行!你沒長大嗎?陳冬?還在問是不是?世界有上絕對的對錯嗎?”

這一問,如此老到,第一次讓冬子感到,自己與李雯在這方麵差了一個檔次。

在冬子的求教下,李雯簡要說了是不是與行不行的區彆。世界上既然沒有絕對的是否,那就隻有實際中的行與不行。隻要行的,就有它現實的道理。

隻有孩子才問這事對不對,那是天真。大人們,都在考慮行不行。這是一個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過程,冬子想,李雯雖然講得不專業,但她模仿她姑媽的口氣,倒是很像。

“陳冬,你想,難道稅務局的人都笨嗎?這事想不到嗎?我跟你說,我們這條街上的,大部分是定稅。比如三嫂那個餐館,一年總交給稅兩百元,難道,她們的營業額隻有那一點嗎?”

這事冬子門清“生的煮熟、對半出頭。我估計,三嫂飯店,一天的營業額估計至少在三千元以上,毛利也在一千元以上了,那要交稅,一天就得交二百。”

“這事,稅務的就不知道?當然知道,人家才是專業的。但是為什麼這麼收呢?因為成本與效益的關係。你想,這條街上開店的,大多數是個體戶,許多是武鋼的下崗工人和周邊的拆遷戶,他們開店做生意,賺多少錢不論,這些店也是養活一家人的事業,也是幫助政府吸收就業人員的出路。政府讓他們有錢賺,也是放水養魚。他們有了錢,就得消費,超市與商場生意火了,政府的稅收照樣起來了,對不對?”

冬子想起來,羅哥說過,李雯的姑父是一個人物,與許多政府官員關係不錯,消息靈通。要不是這層關係,李雯肯定懂不了這麼多。

“我前麵說的是效益吧?如果按實際發生全部收稅,你想,這條街,有幾個店子經營得下去?所以,政府有個規定,月營業額低於三萬元以下的,不收任何稅收。”

冬子笑到“我看,大部分店子,月營業額都超過三萬了,有的甚至超過三十萬了。”

“所以,定一點稅,讓大家有個納稅意識就行了。你說超過三萬,那是你的感覺。對於稅務局來說,它是根據你領取發票的金額來算營業額的,如果你每個月開出去的發票不足三萬,那就不用交稅。”

冬子這就明白了,因為這條街的店子,所經營的範圍,大多是針對普通百姓的,老百姓吃個宵夜,哪裡需要發票呢?所以,領取的發票也就不足三萬。

就是羅哥的店子,因為隻有為單位裝修,也叫工裝,才需要正規發票。而工裝,報價明顯比家裝要高些,這就是把稅收成本打進去了。

“那稅務局光靠發票來收稅,是不是太簡單了些?”

“這就是成本問題了。如果它按規矩一家一家地統計,一家一家的清查,肯定會查出問題的。因為一個謊言需要十個謊言來掩蓋,一個假賬會牽連十本假賬來抹平。但是,這樣做的成本有多大?我就知道,我們店子的稅管員,一個人要管一百多家我這們種店子,他哪裡有精力來查我們的細賬?更何況,有這精力,做其它事,比這劃得來多了。”

冬子問到“什麼事呢?”

“抓大頭唄。你看,我們青山,這周邊,起碼有幾十家房地產開發項目,還有上百個建設工地,這投資得有多少?數百億吧?這隻要認真查一家企業,得到的稅收,我們整條街都沒有人家一根汗毛多,對不對?”

冬子明白了,這是一個優秀高效的政府。事關老百姓生計的東西,就放水養魚。但如果要提高政府收入,隻需要關注大戶就夠了。房地產商這些年,一個大項目就多出一個億萬富翁,不查它們,查哪個?

聯想到容城,冬子覺得,容城的所有問題,都是發展不夠造成的。如果容城能夠像青山這樣,如此多的大項目出來,容鋼如此多的下崗問題,如此多的困難群眾,政府安置起來,也不那麼費力了。

做生意不收稅,困難人的低保標準提高,這些都需要政府有錢。但是,沒有大項目的到來,這些錢從哪裡來呢?冬子到今天才明白小時候看的一個標語“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在這個大時代中,如同青山這樣,迅速的發展,你不需要有多少能力,隻需要乾事,隨著大流走,如同李雯一樣,你都可以提高能力與見識,都可以找到發家致富的辦法。

冬子知道,李雯的文化程度跟自己差不多,她還是一個水貨高中出來的,但見識居然比自己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她見得多而已。這些知識,在冬子麵前聞所未聞,但這就是李雯日常的工作。可見,找到一份能夠提高自己的工作,是多麼可貴。

當然,李雯的成長,不僅是因為工作。她隻不過是一個蛋糕店的營業員,再加上一個記賬的。當然,這個店子是一個大品牌的連鎖店,也適當提高了她的見識。

更重要的是,她也算是半個老板。因為真正的老板是她姑媽,是她的監護人。她其實是這個店子老板家庭的一員,所以高素質、有經驗的姑父姑媽,就成了她毫無保留的老師。

做正確的事,跟正確的人做事,是成功的捷徑。

“想啥呢?你發什麼愣?”

李雯又拍了拍他的後背,把冬子從思考中打了出來。現在李雯對冬子有些隨便了,偶爾喜歡動手動腳的,冬子有個底線,隻要李雯不拍他的頭,他就不會生氣。

俗話說“男人的頭,女人的腰,隻能看,不能撓。”

冬子趕緊說到“知識太豐富,我得消化一下。”

“莫給我扯葉子,你得好好想想,今後該乾什麼,想好了,再給我說。”

李雯突然歪著腦袋,望著冬子,調皮地問到“你會給我說的,對吧?”


最新小说: 如何拿著萬人迷劇本搞事業? 七零,絕美嬌妻閃婚冷麵軍官 我就是總裁 七零:穿成炮灰把家賣了去下鄉 漢末亂入爭霸 重生毒妃一皺眉,全朝野動蕩不安 雨落花開 三國:開局被何進獻給何太後 諸天:從T800到黃金超人 最強小吃攤,彆再給我送錦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