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整個春節期間,其實也過得挺快的。除了初二那一天中午,組長雙恢複到沉默的境地,整個辦公室各乾各事。其實,也沒什麼事可乾,因為沒有項目來。隻不過各自在整理以前的資料以及寫下一步的計劃。冬子沒有這些內容,他隻是在學習,也就是按組長的要求,熟悉各種設計風格及以前的方案。
下班後,到駕校就上車訓練了。他驚奇地發現,自己跟楊哥在一個車,一個師傅教,總算有人說話,也不孤獨。他請過楊哥吃飯,楊哥總是推,因為他家裡也要過年。
一個老式捷達車,就是他們的教練車,教練平時脾氣倒是挺好的,隻是偶爾發毛。但是,冬子好像天生就對方向速度及手腳配合比較靈活,很少挨罵。
這個科目訓練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前後大約要一個月,當然,學得快的人,也可以提前進入考試,這得要師傅作決定。本來,車上訓練時間,交管部門是有控製的。但這個班,平時沒事,把你的卡拿到車上空刷,也可以。
駕校為經濟效益考慮,歇人不歇車,況且,你越早畢業,他在單位時間內的效益就越好。冬子,就是那種學得快的人。什麼離合與油門的關係,什麼掛檔什麼方向感什麼的,都很熟練。畢竟年輕,比楊哥這種老江湖,學的進度還要快些。
正月初九,小袁回來了。他回來的當天晚上,很是興奮,跟冬子聊了兩三個小時。小袁回來帶了好多吃的,都是他的家鄉味,冬子還專門做了一餐,兩人吃到淩晨一點,算是接風。冬子的手藝,小袁當然是讚賞的。但兩人喝酒時,小袁說的話,可能有其它的含義。
“聽說風向要變,我聽到一些奇怪的消息。”小袁這種說半截話的習慣,讓冬子很是不舒服。“你說就說,不說就不說,你知道,把人逼瘋有一個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嗎?”
“不知道。”小袁探究的目光射過來,冬子就是不說。
“你倒是說啊?等你半天。”小袁急了。
冬子笑了“就這個辦法,說半截話。”
小袁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冬子是在說他。小袁解釋到“這些消息,真假難辨,我也是春節期間聽我們同事說的,當然也有當官的人,我打聽時,說半截話,所以,我也不好判斷。”
“搞得神神秘秘的,有啥消息儘管說,但是,與你的工資有關嗎?與你的職位有關?”冬子問到。
他搖搖頭“好像沒關係,都是高層的。”
“那不得了?不如喝酒,你那杯還沒乾嗎?”
小袁看了看手中的杯子,把剩下的酒乾完,又分彆給兩人各自的杯子倒滿。“但是,又不能說與我們沒關係,畢竟公司高層的變動,會涉及到每個部門的。反正,這公司已經變動過一回了,我見過它的影響。”
“究竟有什麼影響呢?”
“上市後,我從實習生變為正式員工。從跟項目到獨立跑項目,錢多了些。”
“那不是好事嘛。”
“一般來說,從跟項目到獨立做項目,比如上次到武漢,跟袁哥一起,我所謂的法務,就算是獨立做項目的。差旅費、項目費、補助,加起來也不少。所以,獨立做,如果經常出差,那可是肥缺。按原來公司的規矩,如果不在公司做上兩三年跟項目的小兄弟,是不可能的。但是,公司上市後,高層變動,涉及到我們法務部門工作方式變動,我就撿了個漏,你說有關沒關?”
冬子聽他細說,原來公司自從上市後,從原來的以工廠為主,變為製造銷售以及股價管理投資決策,形成了一個新的企業運行模式了。
上市意味著什麼,小袁給冬子上了第一節普及課。其實,由原來固定股東的公司,變為一個社會型的公司,由私下經營變為公開經營。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躍,也是公司的一次脫胎換骨。
首先是經營方式的轉變。最直觀的,董事會就會來許多新人。比如代表普通股東利益的獨立董事,他雖然沒投一分錢,但有投票權。再比如,戰略投資者,大股東會派出代表進入董事會,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再比如,公司的重大經營活動,需要直接向所有股東公開,財務運行狀況,會按月按季度接受指定的權威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監督。
這一係列的東西,作為法務的小袁當然介紹得很專業,但作為冬子,卻完全沒有背景知識,聽起來很打頭。
“你莫說那多,就說直接影響吧。”
“那好,最直接的影響是什麼呢?第一,有人進有人出,我是說董事會,也就是高層領導會有大的變動。從而影響各部門領導的變動,各自都要用自己的人,你說,有沒有影響?”
這是肯定的,人事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每一個員工。
“第二,公司變得很有錢,畢竟股市上的錢,突然湧入公司,肯定會高於發行價的。這麼多錢進來了,公司不可能立即進入生產和銷售領域,就會有多的錢出來。錢的本性就是要利潤的,所以,公司要投資,要鋪攤子。”
這也好理解,當年冬子家是沒錢投資,所以父親隻能賣羊肉串。如果錢多了,他父親的手藝,完全可以開個不大不小的餐館。
“錢多了,項目就多了,需要用得著法務的就多了。所以,我才有機會,得到獨自接項目的待遇。”
“那上市是好事嘛,你都得到好處了。”
“表麵上看是這樣的。公司上市前的工資都比不上今天的工資水平。更何況,以前的大股東,擁有的紙麵財富,也得到了增值。”
“什麼叫紙麵財富呢?”
小袁笑著反問到“你的鈔票,是不是一張紙?”等冬子點頭後,他又接著說到“沒花出去的所有財富,都可以算是一張紙。但是,我所說的紙麵財富,不僅是這些。”
如果隻是這些,邏輯就有問題了。冬子想,花出去的財富,就不再屬於你了。比如他父親賣羊肉串掙的錢,被母親的病全部花光,他們還搭進去生命,談什麼財富?
“我是說的原來的原始股東,他們暫時不能夠減持,但隨著股份的上漲,他們在賬目上所擁有的財富,是有一個巨大的增加的。一般中國上市公司,上市前都有估值溢價,更何況,大部分公司上市,二級市場的價格都會遠高於淨資產,這還是在淨資產被嚴重高估的情況下發生的。”
這一段冬子又聽不懂了,冬子現在才覺得,在小袁麵前,自己除了會炒點菜,其餘的東西,簡直無法跟他比。自己還是太缺少知識了。
“我跟你打個比方吧。比如你有兩兄弟,共同合夥買了一台車跑運輸,這算是一個公司吧。把它上市,等於是把它轉讓。比如這個車,你找人估價是十萬元,但你平時跑的線路,肯定也要算在無形資產中去的,所以,賣出去的標價,可能是十五萬。怎麼辦呢?你對外說,這條運輸線路,我們準備再增加一台車,一共兩台車跑運輸。另一台車也估價十五萬,公開募股。結果,這就算運輸公司上市了。表麵看起來,你與你兄弟一起占新公司股份的百分之五十,而公眾股東也占百分之五十。當然,兩台車跑運輸的贏利,也按這個分。”
冬子一聽,這算是打夥求財的意思了,很是明白。
“這隻是原始的淨資產估價對不對?你就多估了五萬進來對不對?最後,那進入公眾市場的一台車,股份被炒高了。有可能,你本來估值十五萬的第二台車,股價會被炒到十八萬甚至二十萬,按二十萬計算,你們兄弟原來那台車的價值也增長到二十萬,那高估的紙麵財富是多少?”
這個數學題並不難,算出“原來隻花了十萬,經營出十五萬的價值,最終在賬麵上,得到了二十萬的價值,那算是漲了一倍了。”
“對了,估值多五萬,賣出去又多五萬,一裡一外,增長一倍。更重要的是,你們所控製的財富,就多了。原來經營著十萬的車,現在經營著四十萬的車,明白沒有?”
經他這一分析,冬子嚇了一跳,這是什麼狀態,居然有四倍的增長?仔細一算,還真是。原來兄弟兩經營一台車,算到死,最多也是十五萬的規模。現在管理兩台車,等於經營著四十萬規模的資產。而線路是現成的,要經營下去,隻需要再投十萬即可,而初次募股,就得到二十萬的現金,多出來的十萬元,就要投資了。有投資,就要鋪攤子,這叫財務管理,所以,項目就多了。比如給車加墊子,比如給車做保養,比如聘請一個駕駛員等。
“還有一個關節點,你估計沒有注意。比如現在四十萬的資產,你兄弟兩人合起來隻點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假如各占百分之二十五。但是,錢多了,兄弟的心就變了。比如你一個兄弟願意出讓百分之十的股份給他的朋友,那他就隻剩下百分之十五了,那位朋友就是戰略投資者。”
冬子覺得,這些雖然是知識,但與自己的關係不是很大,所以,就一個勁地鬨著喝酒,但小袁乘著酒勁,哪裡能夠刹得住車?
“這一下,董事會就出現三個大股東了,再加上代表其它股東利益的獨立董事,還有公司合法性監督的監事,那得有多少人?這就是公司治理的變化。”
他這一串名詞,冬子比較陌生,他隻聽說過董事長總經理這類稱號,對其它的並不熟悉。所以,萬能的反問是“那又怎麼樣?”
“跟你舉這個例子,是結合我們公司說的。”小袁吃了一口菜,讚揚了冬子的手藝,繼續說到“我們這個廠,變成一個上市公司,原來的大股東,就兩個。一個是現在的董事長,一個是現在的總經理。後來,引進的戰略投資者,目前是我們的一個董事。我這幾天過年,電話沒閒著,我在公司的熟人,包括我們部門的頭,都在關心一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