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因為巨額財產所帶來的誘惑,親屬、家人對財產分配與使用不同的意見,導致家庭失和、夫妻分手,這種情況,不僅在彩票中獎者中出現,在公司做大後,也會出現,天天發生。本公司,老董事長和總經理的矛盾,就來源於此。他們當年創業是何其艱辛,而在財爆漲的今天,矛盾已經公開化了。
欲望有自身的發展軌跡,膨脹是它最主要的特征。窮的時候沒感覺出來,覺得隻要能夠坐上奔馳寶馬就可以了。等你富了時,你恨不得要買私人飛機,才過癮。所以,錢的數目總是有限的,經不起揮霍。而傷過心的親人,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你最後除了一貧如洗外,還有兩樣禮物會及時送來一是被自己揮霍垮掉的身體,二是孤獨終老孑然一身。
但是,有沒有把握這種大巧,進入幸福的進階模式的人呢?有,數目雖然少,但很可貴。比如,自己的發小老貓。這種能力,來自於他對自己對人性的清醒認識。這種認識,不是一天完成的,是他到處闖蕩細心觀察所得到的。如果自己跟他比較起來,這些年所積累的量有何不同。那就是,自己積累了知識,而老貓,積累了見識。
沒有這種積累,所有的巧,都是浮雲。
對老帥人生觀樹立有影響的,第二份材料,是英國一家電視台,對數十個不同階層兒童成長經曆的跟蹤采訪。這裡麵,有富豪之家的小姐,也有藍領工人家的小子,從他們幾歲時就跟蹤采訪,一直堅持數十年,來看他們人生發展的軌跡。
要說,最後的結果是不出意外的。工人家的小子,最後大多數也是普通人。富豪與精英家庭的孩子,後來許多也成了精英。從小學時期看,他們的聰明程度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大致上可以排除基因因素。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結果的一致性呢?
在統計學上,把小概率事件不作為主要對象研究。這中間,當然也有窮家庭小子崛起的例子,也有好家庭孩子墮落的例子,但比例較低,不具備普遍性。
如果不是基因與自身先天原因造成,那麼後天原因中,哪些才是決定未來的決定性條件呢?
英國是個發達國家,片子中所跟蹤的孩子,哪怕是最窮的家庭,也得到了基本的物質保障、教育條件及工作機會,可以說是幸運的。
但後來的結局,卻如此懸殊,是何原因呢?
在於積累。這些孩子們,生活經曆中,大都沒有突變的巧事。父母所積累的人脈、資金、見識、圈子、能力,通過學校家庭社交及投資,漸次地讓子女的競爭條件發生了差異。這種差異是漸次的量變,當子女成年後,量變的積累發生了質變,於是,各自就在這質變中,固定了階層。
而中國不一樣,在古代,因為科舉製度的存在,讓普通的讀書人,有可能產生寒門出貴子的現象,並且作為一個製度而存在,讓大家產生了兩種思想一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二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兩種精神是偉大的,是一種奮鬥的向上的不服輸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支撐了中華古老文明,屹立五千年而不倒。
我命由我不由天,為什麼?因為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
今天的中國,更是神奇,可以說,被這生活的巧砸中的人,比比皆是。自己從小鎮走出來,成為一個企業中堅力量,自己的薪水,可以體麵地支撐兩個大家庭的生活,可以完全不求人而有尊嚴地生活,完成了階層的躍升。當然,這也不叫階層,因為中國快速發展過程中,所有階層都不是固定的。
生意可能失敗,政治可能失寵,商業可能虧本,企業可能倒閉。但是,你隻要具備學習基礎與能力,保持自身業務水平與社會發展同步的速度,你就會永遠保持著較高的生活水準。這是什麼時代?偉大的時代!
一個努力進取的人,始終能夠獲得經濟與社會地位的回報,不管你出身如何,也不管你祖來自哪裡,社會給你一個公平的努力的機會,讓你過得比父輩都好。今天看來,幾乎絕大部分人,都過著比自己前輩更好的生活。而且,每一個努力的有誌青年,都有可能發生階層的躍升,這就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上升階段的標誌。
生為今天的中國人,都算是中了大獎的。
所以,他剛才跟冬子的談話,觀察冬子的反映,可以說是更有底氣了。也許,這一次最終的公司鬥爭,會讓小陳受到損失。但是,隻要他內心中這種踏實穩定的心氣不倒,那他始終有站起來的可能。
一個人,不管受到生活何種打擊與重壓,始終堅信努力的價值,保持堅韌的奮鬥,這就是最高貴的靈魂。最高貴的靈魂不是說大話做大事,不是改變彆人改變世界。
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生活的回報。這是大自信,也是大智慧。
車子很快就回到了佛山,冬子決定,要請帥哥吃一頓飯。“帥哥,我請你喝酒吧,把車還給公司後,我也可以陪你喝幾杯了。”
“要喝我請,不要你請。”帥哥說到“我收入比你高,當然該我請。”
“也許我酒量比你好呢?喝得多的人買單,不應該嗎?”冬子想用激將法。但被帥哥看出來了“算了,小陳,以後有的是機會。不是不想跟你喝酒,關鍵是,我那一家老小還等著的,對不對?”
這太有說服力了,望著帥哥出門離開的背影,冬子感慨不已。這是一個多麼幸福的人啊,自己的努力有人看見,自己出門有人牽掛,上有老下有小,在有些人看來是一種負擔與責任,但在冬子看來,這就是幸福的基礎。
冬子把車子交還單位車庫後,坐公交回到了宿舍。到了宿舍樓下,才想起,今天晚餐的菜沒有準備,昨天晚上,他跟小袁喝了一下,把原來存的新鮮蔬菜,吃光了。
正在超市邊猶豫,接到了小袁的電話。“冬哥,回來了嗎?”
“回來了,正想買點菜,準備晚餐,你到屋了?”
“到屋了,我跟你說,你多買些菜,今天晚上,你必須要請我的客,有好消息告訴你。”
冬子有點懵,但對方已經掛斷了電話。
至於什麼好消息,冬子卻並沒有很強的期待。但對於多做幾外菜,冬子倒是不反感。畢竟,跟小袁喝酒,是一件愉快的事,冬子對做菜,並不感到勞累。
超市的蔬菜是很有限的,必須到農貿市場去,天這麼晚了,得加快速度。
幾乎是快步走,速度跟小跑差不多了,冬子一邊盤算晚上要做什麼菜,一邊想著買菜的種類,等接近菜市場時,他已經有了譜。
起碼得跟昨天不一樣,冬子想,既然小袁提出了需求,那肯定得往大餐上靠。雞鴨要選一樣,少不了魚,還得有肉,這才能夠湊齊所謂的大餐。
但是,當他跑到菜市場時,一個想法推翻了他前麵的設想。一個好的兩個晚餐,如果要喝酒的話,還有另外的搞法。他想起了在武漢,自己與小簡那第一次喝酒的情景,那是一個多麼愉快的夜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