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神奇餐館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零一章 神奇餐館

第一百零一章 神奇餐館(2 / 2)

冬子笑笑,與老頭示意,共同喝了一口酒。老頭繼續說到“還有幾樣,不容易猜。比如這裡麵除了麻油與菜油,還有鮮板化油,還有山奈,金條辣椒等。當然蔥不用說,看得見,芝麻不用說,很明顯。況且,這麵條煮好後,要撈起甩乾,去除堿味,加上油作料,才成為不加湯的厚實感。”

冬子這才明白,這一碗麵的製作過程,光作料,就比武漢的熱乾麵多了一倍。當然,熱乾麵也是厚實的,不加湯的,芝麻醬也是濃的。隻是,它的厚實是體現在熱量很高、芝麻香很濃上。不像這碗燃麵,還體現出了調料的複雜與味道的豐富。

“我年輕的時候,也到過新疆和四川,也吃過這兩像東西,你曉得,我是個貪吃的,所以吃得出來好壞。這地方,我來吃,就回想起我年輕的時光,所以,我是這裡的常客。”

這就解釋了,這個餐館,為什麼讓老師寧願坐幾站公交車,也要來的原因。

從生意上看,這個餐館也不小,也有七八張桌子,客人保持了八成滿的狀態,客人自然是以本地人為主。看樣子,餐館也開了很多年了,保持著這樣的生意狀態,已經成了一個傳統老店了。

在居民區做成功一個傳統老店,是非常不容易的。光圖新的鮮,老居民們來幾次就厭了。光圖招牌,那得開到大街上旅遊點附近,外地人圖個名,生意也算不錯。但是,那房租可就非常貴了。

冬子問到“這個店子生意這麼好,好像也開了不少年了,怎麼不到旅遊點去開呢?生意做大些不好?”

老者看了看老板娘,老板娘在忙著接待其它客人,並未理會這兩人的目光。老者說到“這是他們的家啊。樓上就是他們的家,樓下就是他們的店,往哪裡走呢?”

冬子意識到,這個店子,就像他當年在自家門外賣燒烤一樣,是一個事業,不光是一個生意了。這價錢從招牌上看,也很公道,直接利潤並不很高,但銷量可觀,老板賺的錢並不少,是可以當事業來做的。

作為住家店子,隻能靠口碑支撐,沒有好的味道、衛生條件及好的服務,是不可能長久的。況且,來的食客都是普通的本地人,對這些更為挑剔。但是,如果你這些都做得好,顧客會回報你以長久的熱情,就像老陳燒烤,父親雖然去世了,兒子出來賣,當地人也買賬。

“咱這老板娘是西安本地人,大師傅,就是老板了,他是四川人,就是宜賓的。所謂新疆肉串,隻是因為老板年輕時到新疆學的,路過西安,與老板娘認識結婚,把四川的小吃也帶過來,開這個店子。當然,隻要是西安的廚師,學個正宗的葫蘆頭,隻要有悟性,都可以做得好。”

原來是這樣,老家的小吃,做正宗,肯定是行的。況且,悟性這個東西,對廚師極其重要,因為這是一門藝術,有許多說不清楚但能夠領會的東西在,需要的就是悟性。

中國的烹飪,不像是化學,什麼調料多少克、油溫多少度。一般的菜譜是這樣寫的,什麼調料少許,什麼油溫燒到七八成熱,這種度的掌握,完全靠悟了,是一種經驗積累與敏感程度的結合。

“你剛才說這酒好喝,主要原因是,它跟勾兌五糧液的原酒,是一個廠出來的。除了香型的風味不是五糧液,酒本身,與之沒有分彆。”

冬子對酒的知識就比較少了,隻能用好喝與不好喝來形容。有一個問題,冬子問到“四川的一個小吃,用的作料,是其他地方的一倍以上。就是酒,我們聽到有高粱的有玉米的有稻穀的,但四川人用五種糧食配合來釀造一個酒,他們非要把事情搞複雜化嗎?”

老者輕輕一笑“對,這就好比畫畫,你手中的水彩,也許是十二色的或者二十四色的,但是最合適的顏色,卻並不限於這個數字,對不對?”

又說到冬子最擅長的領域了,他對顏色的敏感,就是他今天的工作,他是拿這個來掙錢的。要不然,老者為什麼是冬子的忘年交,次次都撓到冬子的癢癢。

“對,一般來說,最合適的顏色,是調出來的。甚至多種顏色調和到一起,形成的。”

老者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冬子,說到“調和出的顏色,就形成了新顏色,隻有合適不合適的區彆,沒有固定的名字。四川人對烹飪的貢獻就在這裡,他們發明了複合味,為中國菜的味型,創造出了無限的可能性。”

冬子這就明白了。如果按調出顏色的種類來說,是無限的。那複合味可能創造出的東西,也就是無限的。他知道,所謂中國餐館被點最多的菜魚香肉絲,這個所謂的魚香,根魚一點關係都沒有。隻是四川人,通過泡椒與糖及其它調料,調和出的一種新味型,取名叫魚香而已。

這個店子,還賣一種西安名小吃,叫葫蘆頭,來的本地食客,點它的也不少。這個菜,也是有名的厚實,以至於某些外地人,聽到它的材料後,都不太敢嘗試。

其實,在外麵旅遊區或者大街上,可以見到它的改良版,湯中增加了雞湯味型,料中也有海鮮出現。但在這家店子裡,卻是最古老的豬大腸與豬肚做法,本地人卻願意忠實於它。

吃的時候,食客先把包藏掰成碎塊,如同羊肉泡饃一樣,廚師把豬腸肚等排列在包饃塊之上,澆之以沸騰的骨頭湯,如此三四次反複,直到把硬饃塊泡軟為止,桌上有現存的糖蒜、油潑辣子與醋,隨你添加。正宗的葫蘆頭,鮮香嫩滑、肥而不膩。

據老者介紹,這個菜相傳是醫聖孫思邈發明的,當然,西安的東西,總會跟古代名人扯上關係。這裡的名人太多,況且有文物與古墓作證,旁人也不好證偽。但細考證起來,它最有可能產生的時代,應該是北宋,那時的文人記載,街麵上有一種小吃叫“煎白腸”,與今天葫蘆頭的做法,極為相似。名字來源於它的形狀,因為豬大腸油脂太厚,形狀像葫蘆。

當然,古代最常見的藥品容器,也是葫蘆,把它扯到醫聖身上,也有些道理。況且食藥同源,都是入口的東西,都人命關天。況且,今天,食品與藥品,也是一個行政機構管理,不是沒道理的。

兩人吃完,冬子堅持要付賬,理由很充分,他得到了知識,也吃到了以前沒有聽得到的東西,當然應該由他來付。老者問了一句“不影響收入吧?”

冬子笑到“我做到飲食自由了。”

老人也同意了“你們南方人,有錢。”

直到老人上了公交車,冬子才慢慢地向公司的方向走去。路上,一個城牆邊的廣場,有一堆人在跳秧歌。與內地喜歡跳廣場舞蹈的風格不同,這裡的秧歌,與內地的廣場舞蹈,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特點。

第一,這裡是現場伴奏的。也就是鑼鼓之類的東西,都是打擊樂,未見絲弦。也就是隻有節奏,沒有旋律。整個班子,也有六七個人,有板有眼,氣氛熱鬨。

第二個特點是,男女都有,不分老少。在內地廣場舞蹈大軍中,是以中老年婦女為主體,年輕人或者男人們,最多是個看客。但在這裡,所有年輕段的人都有,並且男人不少。老年男人,也是主力。

他們時的方式,也引起了冬子的注意。內地人跳舞,主要是用肢體表達優美。而他們跳舞,互相之間有眼神互動,主要是表達情感。

不分年齡的男女,隻要動作到了互動的環節,可以見到,老漢給小姑娘送秋波,老婦給小夥子遞眼神。但是,這種互動,對象是不固定的,在轉圈環節,下一圈,你會發現,跟你對眼神的,是另一個人。

不以戀愛為目的的男女眼神互動,看起來是純潔而熱烈的,讓人有不自覺的激動感。

冬子挪不開腳步了,為這些單純把感情融入動作與眼神的人。為這種僅為快樂而存在的舞蹈。

秧歌,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迪斯科,鑼鼓敲出的節奏,也許是最傳統的搖滾。在這個意義上說,直接表達感情的東西,是最深刻的。

冬子發現,其實他們的動作細看起來也很簡單,就那幾個腳步前後移動與轉身,手上的動作也很自由。正前方的中心,是所謂的領舞,也叫傘頭,他的動作講究一些。但下麵的人,卻並不模仿他,而是自顧自地抒發身體、噴薄情感。

咣切咣咣切,這麼簡單的節奏,就可以讓素不相識的人嗨起來,讓老人們激動年輕人快樂,這個場麵,居然讓冬子這個異鄉人,找到了某些熟悉的氣氛。

其實,冬子雖然沒動,但在心底裡,已經跳了好多遍了。冬子聽說過一句話,少莫入川、老莫進陝。什麼意思呢?說這話的丁哥當時也講過一些理由。大意是,四川妹兒太溫柔能乾漂亮,年輕男子在四川,就挪不開腳步了,安心在那裡當粑耳朵。

年紀大的人,為什麼不能在陝西呢?估計,年紀大的人,在這秧歌隊伍裡,依然能夠接受到年輕姑娘火辣的眼神,況且,還有年齡相仿的大媽,可能會有真實的情感傳遞,怎麼不讓人激動呢?

也許,那個餐館的老板與老板娘,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冬子回想那老板娘的年紀,大概也五十來歲了,而老師給他眼神時,她的回應,目光中依然有秋波的痕跡。而她的老公,或許也是因為陝西老漢美好的情感想象,在這秧歌裡迷醉過,在與某位大媽的互動中激動過,安心於這小巷子的異鄉生活,安心於這鑼鼓秧歌的城牆下的奔放吧。


最新小说: 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 觸角人生 四合院:教秦姨開車,油門呼到底 各位,歡迎來到新世界 我在仕途斬群龍 極樂妙欲功 廢物序列又能怎,炸翻禁忌之地如何呢 閨蜜說大哥凶,可他夜裡喊我寶寶 絕世萬道帝尊 前世團滅極品一家,重生換種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