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骨肉團聚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骨肉團聚

第一百二十一章 骨肉團聚(1 / 2)

人生一串!

兩人走過一個平台,在坡頂上休息,此時好像聽到遠處有動靜。與農家樂隻隔一個山梁,另一個山穀是一個水庫,而水庫邊依山平坡處,是一個村莊。那村莊裡好像有敲鑼打鼓的樣子,也有燃放鞭炮的聲音,他們倆在山坡頂上,已經聞到了隱約的硝煙味道了。

“啊,是個村子,你仔細看,好像有喜事,有紅布什麼的,你發現了嗎?”

冬子視力比較好,因為他沒讀多少書。確實,好像紅布上寫的什麼字,像標語似的,村口有人敲鑼有人放鞭似的,搞不懂他們在乾什麼。

“去不去看熱鬨?”孫總已經站起來,好像很興奮的樣子。冬子反正是陪孫總的,下午也沒什麼事,就是陪他上山轉,有熱門瞧,也未嘗不可。更何況,冬子還從來沒見過農村辦喜事,是什麼樣子呢。

“你去我就去,湊個熱鬨。”

兩人從另一條小路,往村莊走去。有些地方比較滑,除了坡陡以外,由於剛下過雨,下坡時,必須要拉著兩邊的深草或者灌木枝條,才敢往下走。好在,山坡主要是紅碎石組成,泥巴倒不是很多。

快到水庫邊的一個緩坡,突然發現有二十幾米的泥巴地,就要不容易溜倒,要不沾個滿身泥,孫總在前麵猶豫了一下。隨後,他好像跺了跺腳,回頭對冬子說到“看我的!”

隻見他加快了步子的頻率,以一種小碎步的方式,跑了下去,居然迅速地衝過了泥地,表麵上的驚險並沒讓他滑倒,並且,身上的泥也並不多。他在下麵,朝冬子揮了揮手,示意他這樣下來。

年輕人,老師傅作了示範,這點膽量還是有的。冬子開始往下跑,眼睛隻盯著腳下的泥路,耳邊卻聽到孫總的聲音“快跑快跑,越快越好。”冬子加快了步頻。

等他跑到孫總身邊時,回頭一看,這麼長的泥巴路,居然被自己這麼快的速度,走了過來。低頭一看腳上的泥,並不多,他像孫總一樣,在石板上跺了跺,再在路邊扯了點草,擦了擦,居然大體上乾淨了。

“過一會,我們回來時,跟另一邊的正路走,那沒泥巴的。走前,我們在水庫邊,用水把鞋子上的泥洗一下,回到農家樂,就乾了,保管他們看不出來。”

“你怎麼知道有那條路?”

“我是山區出身的,有沒有路,憑感覺都明白。”

“孫總,你剛才為什麼要讓我快走,還越快越好?腳步不穩,萬一滑倒了呢?”

“動態平衡,你知道嗎?你慢走,在不穩定的泥巴上,腳步就穩了嗎?這個道理,你也許沒聽說過。我們農村有俗話稀飯要喝得耐、稀路要走得快。”

“什麼耐,啥意思?”

“就是喝稀飯要喝燙的,走稀路要走得快些。這是經驗之談,你經曆過了,就明白,它真有用。”

兩人穿過這個水庫的大壩,就來到村外的公路上了。而村口,早已排成了長隊,有一隊人馬,居然換了統一的演出服裝,不知道是秧歌還是腰鼓風格,反正很職業的樣子。村民們,擁簇著一堆,向公路外麵張望。

已經點過的鞭炮硝煙未散,還有大量的鞭炮,正擺在路的兩邊,一直延伸到村裡,不知道有多長。

“這陣仗是迎新嗎?”孫總一邊說,一邊往那路邊的橫幅標語望去,而冬子眼尖,已經認出上麵的內容了。

“熱烈歡迎二蛋回家!”當他把標語內容念出來時,孫總馬上反應到“二蛋是啥大人物?得這樣歡迎?榮歸故裡,衣錦還鄉?”

兩人走到村口那堆人中間,想打聽一下。

結果,當他們一走近,就迎來一個中年漢子,給他們遞煙。這把兩人尷尬了,畢竟,他們既不是這村裡的客人,也沒送禮的,突然來看熱鬨,用不著這麼客套吧?

孫總與冬子連忙說到“不會不會,我們隻是來看熱鬨的。”

誰知道,那漢子身邊一大嬸,趕快抓過來一把花生與糖果混合成了的零食,硬要往冬子他們懷裡塞,還一邊說到“來的都是客,沾個喜氣,莫嫌我們山裡沒好吃的。”

這把冬子鬨了個大紅臉,自己作為不速之客,意外受到這麼熱情的招呼,簡直推也不是,不推也不是。而身邊的鄉親們,卻伸出手來,好像要幫助那大嬸,往他們懷裡塞。冬子看到,孫總一邊說“同喜同喜”,一邊把東西往口袋裡揣時,冬子也就依樣畫葫蘆了。

兩人接下了禮,與身邊的作了揖,當然冬子隻是學孫總而已,大家又把目光,盯在了公路的儘頭。

孫總低聲對冬子說到“看樣子,晚餐,我們就在這裡了。”

冬子嚇了一跳,怎麼,吃了人家的花生與糖果,就不走了?這不是耍賴皮嗎?

“過一會,我們找個老老,要點紅紙,包點現金。算是送禮,喜事,隻要隨禮,就是客人,這是農村規矩,咱們沾沾喜氣,如何?”

冬子一想,這可新鮮,他從來沒見過農村辦喜事呢。更何況,今天這喜事,好像是歡迎某個大人物。這活動,比參加那農家樂那一幫子吹牛的,無論是真實感、現場感還是立體感與參與感,都要強得多。與穿越小說的假設不同,這是真切的生活本身。

真實,才是力量。

冬子問到“人還沒到嗎?”

身邊一個村民說到“沒呢,咱這不是在等麼?”

“那剛才為啥敲鑼放鞭炮?是排練麼?”

“咱們農村人,哪裡會排練?平常都做慣了的,拿起就是。剛才,是前麵打聽消息的人回來,說二蛋已經到鎮上了,在派出所辦手續,已經確認回家了。放信的回來給消息,我們就慶祝一下。過一會,等二蛋回來了,才是大慶呢。”

這個二蛋是誰?還要在派出所辦手續?難道是出獄的村民嗎?這樣搞,是不是也太狂野了點?當然,大慶已經很明顯了,那鞭炮串的長度,足可以震撼你的人生。

人生一串鞭,生死與結婚。

兩邊柿子樹上,柿子還是青的,但也掛上了小紅燈籠,像秋天的樣子。在陝西,冬子覺得,最好看最常見的,就是路邊村莊的兩種樹了。一種是石榴樹,一種是柿子樹,當果實成熟之時,它們就像一簇簇紅燈籠,在黃土上,如同跳躍的火焰,隨風搖擺。

這個村子,已經不像過去大家印象的貧困山村了。翠華山自從被劃為國家森林公園及地質公園後,它的旅遊業就非常發達了。當地村民,做旅遊的,做農家樂的,也賺了不少錢。就憑這個村莊,就知道,是一個農家樂的旅遊點。石頭的房子朱漆的門,整個院落乾淨有序,如果沒有正規的設計與規劃,是成不了這樣子的。與其說,它是一個村莊,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個旅遊點,體現陝西農村生活的旅遊點。

這裡的人富裕了,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就奢侈了點。比如今天,這鞭炮與陣仗,也得要花很多錢的。

在人群中站了一會,冬子學著身邊的人,一邊吃著花生瓜子,一邊往公路那邊看。當他不知道這些剩下的花生殼往哪裡丟時,身邊的一個老大爺說到“就往地上丟。”

“那不把環境搞壞了?”這個村莊是很乾淨的,冬子有些顧慮。

“不總要掃的?鞭炸起來,乾淨得了?”

也是這個道理,此時冬子第一次學會跟當地農村人一樣,一邊吃花生,一邊把殼子吐在地上,好像本該就是這樣的。人是環境的產物,隻需要一會,冬子就進入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之中了。

雖然他們當地口音說得比較快,但冬子憑在西安工作半年多的經曆,大約也知道人們議論的主角,究竟是怎樣的故事了。

這位叫二蛋的,其實是村南頭王家的二兒子,農村取名講究一個賤字,好養活。大丫頭就叫大翠,是他姐姐。而這位叫二蛋的,八十年代生的,應該與冬子年歲差不多。他在家長到三歲時,已經可以叫人了,所以大家都記得他。


最新小说: 帶著空間穿七零,搬空家裡去下鄉 都市修真:落榜透視小神醫 時間迷霧:我陷入無限循環之中 開局燒烤攤?我橫穿整個末世暴富 重生之美女太多了,怎麼辦 異能天下仙術為尊 被車撞後,我覺醒了透視賭石異能 抗戰從影視我的團長開始 官路之問鼎權力巔峰! 我老婆是算計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