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鋼舊事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鋼舊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鋼舊事(2 / 2)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桂老師才是正宗的葛家大灣的人,而葛老師,是一個離家出走的人。雖然,他走得並不遠,但總是回不了家。

從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容鋼的三十年,在容城是一個傲視群雄的存在。子弟校從小學辦到了高中,職工從最初的三千人擴張到了後來的五萬多人,工廠的門從原來的隻有四個,擴張到從1號門到15號門之多,整個廠區的長度,綿延有十華裡之長,寬度也有兩公裡。而與職工相關的家屬,大約共有十幾萬之眾。

它的發展帶來了附屬工廠的興起,最典型的是汽水廠。這裡的夏天是非常熱的,煉鋼工人是三班倒,高爐不能停。穿著厚厚的帆布工作服在高爐前工作十分鐘,汗水就浸透了全身。他們降溫的辦法,除了限製爐旁工作時間外,還有飲料上的絕招。

第一是綠豆湯,熬得濃爛,放入冰塊,抬到車間外,從高爐外換班出來暫歇的工人,喝一口這冰涼的綠豆湯,整個身體經曆冰與火的交替感受,找到了心理上最佳的平衡。

第二是汽水。當碳酸進入火熱的胃部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一個飽嗝,讓二氧化碳將體內的熱氣帶出來,那種誇張的儀式感,給高溫下的勞動者帶來的舒爽,無法比擬。當然,汽水這個洋玩意,還有另外的意思,那是蘇聯人帶來的西方飲料,給人一種高大上的貴族感。

工人是老大哥,鋼鐵工人是老大中的老大,已經印在了當時五元人民幣上麵了。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樣子,比如可以喝汽水。

這種汽水最先是武鋼發明的,配方也不保密,當時還沒有知識產權一說,當然容鋼也就學過來了。辦了一個汽水廠,除了供應容鋼工廠,免費定量發放以外,也賣給普通的容城市民。

據說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外地親友來容城探親,總要拿些汽水回去,畢竟這東西,在其它地方是很難買到的洋玩意。容城的那個時代,因為容鋼而驕傲。

隨著容鋼子弟校從小學辦到高中,葛老師的教學生涯也就晉級為高中老師了。後來在78年恢複高考過後,容城縣教育局受當時風靡一時的黃岡高中的啟發,重視起升學率來。於是,就把當時容鋼與容城縣的教育資源合並了,集中了最優秀的老師,辦出了一個省重點中學容城中學。從此,葛老師就在老師到教導主任到副校長的仕途上,順風順水了。

有能力的人就像布袋裡的錐子,總是要露出頭的。這句話,好像春秋時代就有人說過。

此消彼長,從八十年代以來,容鋼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五十年代的高爐,技術能力肯定跟不上時代了,優質鋼無法跟寶鋼這種全日本生產工藝比較。況且,煤電消耗的比例高,成本太高,以至於價格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當然,容鋼這樣的大企業,也不是沒想過辦法,比如乘著中國大基建的東風,專門搞建材鋼。這種鋼要求的質量指標並不高,還可以占領一部分市場。但是,經不起民營企業小鋼廠的價格衝擊,人家設備與工藝都是新的,況且員工成本也低。畢竟,民營小鋼廠的職工是以農民工為主體,人家不需要喝汽水,綠豆湯也不需要那麼濃,加不加冰塊的,都是浮雲。

生意不好盤櫃台,向外擴張有難度,就內部挖潛,找管理要效益。首先倒黴的,就是汽水廠,與總廠剝離,自找市場,自負盈虧。

不是那汽水的味道不好,也不是汽水的價格太貴。而是麵對可樂的衝擊,那汽水已經失去了貴族的標簽,原來大家眼中的容城驕傲,如今變得土氣。

而我們的主人公冬子的母親,就是汽水廠的職工,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失業的。汽水廠倒閉了,容城的一個時代,就這樣,以千萬個家庭的命運轉折,走向了新的世紀。

本廠職工也要減員增效,最先裁掉的,當然是不在生產一線的後勤人員,而冬子的父親,容鋼煉鐵二分廠食堂的掌勺大師傅,雖然是保留對象,但工資待遇,已經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二了。

最為不幸的是,在冬子讀初三的那年,母親得了慢性腎炎,需要長期用藥,加重了家庭負擔。冬子的父親陳師傅,原來是部隊炊事員轉業的,正宗的二級廚師出身,雖然彆人叫他師傅時他有點虛榮,但身上流淌著軍人不服輸的血液。他白天上班在食堂做菜。晚上回家做羊肉串,晚上十點鐘左右,一切準備妥當,他就在家門口出攤了。

為什麼是晚上十點鐘呢?因為他打了個時間差。一般餐館在這時都已經關門了。但工廠許多夜班師傅下班後,肚子就比較餓,甚至喜歡喝點酒。勞動的人,需要味道濃烈的肉食,羊肉串是最好下酒的東西。

對門是東山公園的一個小道出口,年輕人談戀愛的,此時開始下山,給女朋友向個羊肉串,也是浪漫的事。

更何況,新世紀以來,國人的麻將風潮撲麵而來。夜晚麻將至半夜散場,贏了的人請客,在老陳師傅這裡買一把羊肉串,既有麵子,又有裡子。

既然有如此商機,為何沒有競爭對手呢?這裡不僅是陳師傅的廠門外,也是他的家門外,他是在此處有根的人,彆人不會故意為難。最為重要的是,他是廠裡出名的大師傅,掌勺的。按工友的說法,陳師傅的手藝,要不是在家照顧有病的老婆,到哪個大酒店,都是萬兒八千的掙。

這是容城美食的一塊招牌,時間長了,本地人吃羊肉串都以陳師傅的手藝為標準。以至於到新疆旅遊的容城人,吃新疆的羊肉串時,還不忘說一句“還是我們容城老陳的味道好些!”

從那以後,老陳每晚的休息時間,隻有四個小時。畢竟,他收攤時,已經是淩晨一點鐘了。但是賺的錢多,起碼是他在工廠工資的三倍以上。除了保障老婆的醫費和冬子的學費以外,還買下了邊上一座老房子。

這房子其實也是工廠的,原來是分給職工的宿舍,紅磚紅瓦的二層樓,上下各兩戶,中間是樓梯,樓梯下麵的轉折處是樓梯間,有自來水龍頭和池子,裡麵是廁所。一樓是男廁所,二樓是女廁所。

每一戶內,是裡外兩個通間,用常用的話說,就是個小型筒子樓。當時工廠缺錢,就把這些在廠區外麵的職工宿舍作價賣給職工,也到容城縣房產部門辦了房產證。當然價格是非常便宜的,當時一戶人家的兩間房,總共也就給廠裡交三千元。

工廠大量裁員減工資,有些技術的,生產一線的,就跑到其他的民營鋼廠工作。沒多少技術的,就跑到廣東浙江打工去了。過去旱澇保收的工人,沒有多少儲蓄意識,以為國營廠可以保他們的一生。到了交房款的時候,另外三戶就有些為難,再加上人要到外地工作,這房子也太破舊了一些,畢竟是五十年代修的,就有賣指標的意思。

所謂賣指標,是當時的流行說法,畢竟工廠把宿舍賣給職工,價格肯定還是比市場要低些。這個房子按當時的市場價,應該值四五千,廠裡隻要三千。

這四戶人家,隻有老陳拿得出錢了。另外三家想要現錢,於是,老陳以每戶五千的價格,把房子都買了過來。此時,鄰居才知道,老陳半夜守著個燒烤攤,原來賺了這麼多錢。

天下沒有小生意。

老陳當時也有他的考慮。第一,他不是容城本地人,父母在外地也早就去世了,他沒有根。在容城有個獨立的房子,也算是在此地立住了。第二,冬子長大了要成家,把這房子翻修一下,也可以作新房。第三,自己在這裡賣羊肉串,光在街頭露天生意做不大,受天氣影響。如果自己再想擴大規模,辦一個正經的燒烤店,下麵兩戶的四間房,就是兩個門麵,人可以住樓上。下麵一間作操作間,另外三間,可以擺六張桌子,那就成了大生意了。

誰能夠想到,這看起來很老的紅磚住房,可以作為做生意絕佳的門麵呢?

老陳知道,他看到工廠走下坡路的趨勢,也看到自己燒烤攤的興旺。勤勞的人餓不死,有手藝的人有飯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這老廠裡,做小生意,他的起步是最早的。

冬子的母親叫蘆花,雖然有腎病,但日常的生活還是能夠自理的。羊肉串製作過程比較麻煩,肉要洗要醃,作料要準備,老陳回家後剁肉,蘆花就幫忙往簽子上串,夫妻的配合中,家庭興旺的氛圍就比較濃。

那是冬子最幸福的時光,父母太寵,不讓他乾活,他就跑東山公園去玩,寒暑假也沒親戚走,除了按父母要求,偶爾到葛校長家去一趟,剩下時間,幾乎都是在東山公園遊蕩中度過的。

他有一件事不太理解,父母總要讓他到葛校長家去。雖然在那裡,也有幾個孩子可以一起玩,但都比他年紀小,他們都是葛校長的孫輩。按從小的習慣,他叫葛校長和桂老師“爹爹”、“家家”,就是外公外婆的意思,叫葛校長的的子女,就叫舅舅和姨了。

但是,他確切地知道,他與葛校長一家,沒有血緣關係。他自己的爺爺奶奶已經過世,他母親蘆花,甚至不知道自己老家在哪裡,是流浪過來的人。

這幢房子是陳冬在容城物質上的根,而葛校長一家,可能是陳冬在親人上的根了。不知道此時的陳冬在哪裡,他會不會也這樣想。


最新小说: 劉家那些事 99歲被親孫捅死:重生狂寵孫女 末世降臨,我獨自升級 弦!正物質宇宙:跨越 心聲暴露,獸夫們夜夜熬紅眼 我不是道士,這特喵是喪屍! 序列公路求生:我在末日升級物資 崩鐵觀影:太一?阿哈不許複活 日常養生常識 東京成神從浴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