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得辦個稅務登記證,這服務餐飲行業,好像是地稅的,要不然,哪裡來的發票?”
燕子一拍腦袋“我沒想到,沒當過老板嘛。冬哥,你怎麼懂這些?”
“我畢竟幫重慶的丁哥,在西安做過賬的。”冬子前腳剛跨出門,後腳又收了回來。“對了,你不是說,小樊他們今天要來,怎麼接他們呢?”
“你去忙你的,半天出不了城,跟個大姑娘似的。我都不慌,你著什麼急,快走快走。”
冬子出來開車,往工商局去,拿著這個老執照,與所長聊了起來。
“哎呀,小陳,你父親做的燒烤確實那,你能夠繼續,我很高興。你大舅給我打電話,我都在想,哪天有空,專門去嘗嘗你家的老味道呢。”
“叔叔,隨時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你拿這個老執照來,其實用不著,這個老執照,是我當年剛參加工作時,當辦事員,親自給你父親辦的。你留著紀念吧,我給你辦個新的。當然,老的留著,還有一層意思,表明你這是老字號,這是個證明。萬一哪一天有人質疑起來,就拿老執照給他看。新執照,你把這個表格填一下,經營範圍,經營地點及方式,填一下。以後,每年這個時候,如果經營內容有變,可以過來改。每年一審的,這是規矩,莫嫌我們多事,好不好?”
冬子當然滿心歡喜,很快填完了表。所長知道他要辦衛生許可證,就主動幫忙,給食品監督局的人打了個電話,把聯係人的名字及號碼寫給了冬子“我們工商跟他們,原來就是一家的,後來才分了家。你找他就行,很快的。拿著體檢報告去就行。”
到了醫院,好像剛好碰到一個工廠,新年開工招人,有幾十個人要體檢,嚇了冬子一跳,這樣下去,不知道要排隊到什麼時候。
他就給那位食品監督局的聯係人打了個電話,對方說到“隻要是縣級醫院的體檢報告,都是認可的。一醫院人多,你就到二醫院嘛,都一樣。”
二醫院雖然有點遠,但好在自己有車,很方便。冬子必須節約時間,好儘快回家,幫燕子的忙。燕子一個人在家照顧這麼多火與鍋,冬子不放心。況且,今天的鴨子還沒殺呢。今天如果辦手續慢,那隻好明天再抽空來了。
結果,隻花了十來分鐘,就到了二醫院,體檢部門,根本不需要排除,去就開始。其實,人家隻是抽個血,詢問一下,一個尿常規血常規,化驗個痰樣,就差不多了,至於什麼體重身高的,也是過過程序。冬子跟人家說了,是辦衛生許可證,也就是所謂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就這幾樣就行。
結果得要明天來拿。冬子一想,明天,就拿結果再去食品監督局。拿到執照,去稅務局。因為據工商所所長講,其實,工商稅務的網絡是通的。這邊辦了工商登記,那邊自動就有稅務登記,隻不過到稅務局去,要填一個表,申請發票限額。
今天上午隻用了兩個小時,就辦完了今天的事,明天就可以出結果,冬子真是感歎,現在經商就這麼容易了嗎?
其實,他不知道,新來的縣長是從外地調來的,有新思想。他要求,能夠辦的就儘量一天辦。能夠讓商家少跑路的,就一窗辦。這種政府效率,才提前吸引了那麼大的房地產商過來投資,才有冬子家的拆遷事宜。
其實,在今天的這個時代,有人把發財歸功於自己的其勤勞與聰明,其實,更多的是政府創造的良好經營環境。行政機構少一些阻礙,就是對自由市場最大的支撐。沒有這個大環境,經商的隱性成本不知道要高多少。時間就是金錢。如果冬子多浪費一天辦證的時間,那他就少賺了幾千元錢。更有可能,他與項目部的固定合作,也可能因為耽擱太久而泡湯。
等冬子開車回到院時,人還沒進門,就聽到鴨子叫,那明顯是殺鴨子的聲音。難道?燕子在親自動手?她可是不敢殺的啊?
進門後才發現,一個年輕的男子正在操刀,身邊一個姑娘埋頭,正在端著鴨血的盆子準備換一個。當她直起腰,與正在盯著她的冬子,差點撞上。
“小樊,你們怎麼來了?”冬子大為吃驚,他們一來,就進入狀態了?
“你們有事,我們還敢耽擱?小蔣,這是冬哥。”
穿著工作外套的小蔣抬起頭,臉瘦瘦的,但眼光很精神。“冬哥,我這生手,搞得不快,你莫嫌我笨啊。”
冬子趕快上前要接刀“我來我來,你們剛到,還沒休息,就讓你們上場,不好意思。”
燕子聽到聲音,從裡麵出來“辦好了?”
“今天的事辦好了,明天還得去一趟,就差不多了。”
“那你給小蔣做個示範,讓他更快些。”
“人家剛來,就讓人家下苦力,這怎麼要得。”
小蔣把刀遞給冬子“冬哥,你一口一個人家的,我們雖然是第一次見麵,但是小樊,不是外人吧。來了就是一家人,你做示範吧,我得儘快熟練起來。”
一看,就不是打嘴炮的人,是個踏實乾事的家夥。冬子看他精神抖擻的樣子,打心底裡喜歡。
冬子做了殺兩隻鴨子的示範。從如果殺,到如何將它放入脫毛機,然後,如何剖,如何分開清理內臟,整套工序出來,行雲流水一樣,不多一個動作,不重複任何一個步驟,看得小蔣與小樊目瞪口呆。
“行家就是行家,冬哥,你果然是個師傅,我恐怕一時半刻達不到你的水平。”
“不在快,少做返工的事。慢點做,但做到位就行。你剛開始時,一步步來,想好了再做,當你殺了五十隻鴨子後,你的經驗就跟我一樣了,成了師傅了。你成了師傅,我是不是得加錢?”
小樊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加什麼錢,吃你的住你的,還給這麼高的工資,免費學技術,加什麼錢!”
四個人做起事來,果然輕鬆不少。今天殺了五十隻鴨子,因為各有分工,所以,速度快多了。比如小樊,隻做收納的工作,相當於傳送帶。而小蔣,隻做殺鴨分解的工作。而冬子,隻做調作料,加配料的工作,而燕子,隻管火候,到時要加作料了,招呼冬子一聲。
社會化大生產,是建立在分工精細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分工,所以,熟練程度提高快,形成各個專業的部門,極大的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規模效應。比如今天,鹵了五十隻鴨子,做了三十斤肉的羊肉串,還沒有平時累,顯得各自都比較輕鬆。燕子還有時間給兩個男生泡茶,而冬子還有時間,給四個人做飯炒菜。兩個男人,中午還喝了一點紅酒,隻是一點點,是個接風的意思,因為要開車。
隔壁房間,也是一模一樣的三進通間,家具都是齊的。下午利用空閒,燕子讓小蔣開車,帶她出去采購。當然,冬子明白她的意思。她一方麵是想看小蔣的駕駛技術,另一方麵,也是讓小蔣熟悉這個車子的車況。因為明天早上到武漢進貨,主要是小蔣開車了。
冬子在家也不是沒事乾,除了鹵菜以外,就是在隔壁最後麵,還要支兩個灶起來。因為,後麵與院牆之間的兩米的距離,都是通的,正是支灶的好地方。散熱散煙最好不過。
而小樊,則主要是穿羊肉,這些動作,燕子已經教給她了。
等燕子與小蔣回來時,煤氣灶與新的鋼桶和煤氣罐已經拖回來了,多了兩個灶,那鹵菜燒水,倒更從容一些。
當天晚上,本來賣這東西時,是燕子與冬子一起出去的,但小樊與小蔣非要湊熱鬨。燕子勸阻到“你們剛來,家都沒安好,先把床鋪好,生活整理好。再說,明天小蔣要跟我一起到武漢拉鴨子,他得四點鐘起床,所以,你們早些睡。”
“燕子,那你明天不也得早起嗎?你怎麼辦?”
“嘿,我早起,冬哥就用不著早起了。我明天睡個午覺,不就行了?我們小本生意的,隻能讓一個人換著休息,懶不起不是?”
冬子與燕子開車出門,在路上,冬子問到“你暫時不讓他們參加賣貨,恐怕不僅僅是你說的原因吧?”
“當然,他們如果也來賣貨,他們就曉得我們的利潤和生意規模了。不是怕他們眼紅,主要是,他們剛開始,就以為我們賺了大錢,把自己的胃口也吊高了。過高的期望值,對他們反而不好。”
“你這是啥意思呢?”
“你想,生產與銷售,是不是兩條線。如果是一條線,那不成了老板了?”
話糙理不糙。冬子突然意識到,這是公司管理的基本要求啊。燕子雖然從來沒在大公司乾過,也沒學過這方麵的理論,但她怎麼對這些知識,有那麼敏銳呢?
是不是有個古老的傳說,像《武林外傳》裡郭芙蓉說的女人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