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一個標誌性的裝修出來,自然成為小城的談論話題a。c姨出場的標誌就是冬子裝修的門店,與冬子那已經拆遷的老房子,一街之隔。
整個門麵以明快人亮色加上桔黃的點綴,略有弧線的玻璃後麵,藍色的地板襯著潔白的衛浴,還有裡麵繁星似的燈具,雖不刺眼,但是照耀著產品的每一個亮點。
開業時,c姨的本事得到充分的展現。不僅在商業一條街上經營的各個大房產及建築公司負責人都到了,容城本地有頭有麵的商家及公司,也來祝賀。
當然,更多的是,武漢及外地的,那些人們聽過名字看過廣告但從來沒到過容城的公司。許多品牌的家店家具企業,也送來了花籃與祝賀條幅。
最惹人注目的是,本地官員也參加了開業慶典,還鄭重其事地講了話。當地電視台也進行了轉播。他講話的大意是,這個裝修材料及設計公司的到來,為新容城的建設了一攬子解決方案,為提升居住檔次,推動容城人居上台階,起了帶頭作用。更關鍵的是,公司帶來了一大批關聯企業到容城發展,推動了容城經濟的快速升級。
這個口號有點高,但是,他說的官話,普通老百姓並不想理解其含義。隻有一點,大家看懂了,這公司的背景硬。
當然,明麵上,這家公司的檔次,明顯超過了容城所有的裝修企業。有一點,冬子也是在一個月前才明白,c姨不僅代理了兩家的衛浴產品,也代理了許多裝修建材的產品,不僅如此,她還經營裝修設計及施工的業務。
“在這樣一個小的市場裡,要麼通吃,要麼隻做一項,我選擇前者,畢竟,那樣,利潤規模才會上來。”c姨結結實實地,給冬子上了一堂經營課。
“花大力氣爭取的資源,就得把它們用到極致。”
冬子理解c姨這段話的意思。大意是,她爭取各方麵的支持,拉關係,找代理,集合品牌,都是要付成本的。成本既然已經付出了,那就得擴大規模,儘可能地占領市場。
原來,冬子以為,自己幫c姨設計門店,幫她摸清市場,幫她拿下代理權,自己已經幫c姨完成了在容城布局的大部分前期工作。現在看來,自己工作的內容,也隻占整體前期的20左右,c姨還做了大量工作。
“非要搞這種大而全嗎?”冬子有些不理解,因為按他接觸到的現代企業管理,隻要做專做精,努力在精細化分工的市場裡找到不可替代性,就是賺錢的生意了。按這種大而全的做法,不僅不太專業,而且,管理成本也非常高。如此一來,利潤率,恐怕要受到影響。並且,風險也就增大了。
當冬子把自已的顧慮詳細給c姨講了遍過後,c姨笑了。“小陳,你說的是現代企業,或者說是高度發達的市場環境。你這些想法,對於大城市,是適用的。但是,小對容城這地方,我的辦法更有效。”
原來,小市場熟人社會的商業邏輯,是c姨經營的基本判斷。在容城剛開始開發的初期,那就是個小市場。而容城這種古代城牆還存在的古城,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它的生意,遵循另外的邏輯。
小地方的經營,主要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熟人社會的散點經營。比如小區外的便利店,一般油鹽醬醋,就在那裡解決了。這部分人,對價格敏感,信譽,主要靠口口相傳。可靠的信譽與實惠的價格,長年駐店經營,是他們的強項。他們是商品的搬運工,乾的相當於體力活。
而第二個層次,是品牌。這裡的品牌效應,主要要靠名頭響,大家在看電視時認識了廣告,也在生活中相信官員,這兩者的加持,構成了信譽。但是,這種信譽,隻有做到全城第一時,才會有贏的機會。大家願意多掏出錢來,購買這種品牌效應,享受那一種品牌高檔的溢價感,必須得是第二。第二,在這種市場,沒有生存能力。要麼,第二墮落成了打價格戰的戰場,沒利潤,還得麵對小商家的散點競爭。要麼被第一名追著擠壓,變成無利可圖。
所以,寧作雞頭不做鳳尾,在小地方來了,就得當頭。
冬子知道,隻有她,有這種實力,可以花大力氣經營關係,也可以拿出大資金跟第二名打價格戰,這種第一,一旦樹立起來,那就會成為容城的主流品牌。
現在,容城也已經有一部分中產了。他們對質量及品牌的追求,已經形成了氣候。如果你做成了第一,他們的市場,你就站穩了。
從開業來看,至少在氣勢上,目前沒同類企業,敢與她硬剛。
“那管理就麻煩了,你沒有施工隊伍,怎麼辦呢?”
“我當然不能養自己的施工隊伍,那會讓一幫子人躺在品牌效應上懶散。我隻有幾個經工員,也就是技術人員。施工隊伍都是外聘的,其實連聘都算不上,是掛靠的。我們隻需要簡單地對他們培訓,讓他們在承接我公司工程時,穿上統一的工裝,按統一的操作程序進行就是。與業主的合同在我手上,不怕他們不聽話。經工員蹲點檢查,不合格的就返工,也把控了質量。”
這裡有一個問題,冬子問到“那要是經工員被收買了,與施工隊,聯合起來偷工減料,怎麼辦?”
“當然有監督,合同上都寫明了。甲方投訴如果屬實,所有損失,由施工隊負擔,當然,經工員也要賠錢,並且開除。”
原來,他們付給施工隊的錢,先隻付一半,最後,裝修驗房後,再付30,留下最後的20,隻能在施工後三個月,才能夠付清。有了三個月的緩衝時間,什麼毛病,都反映出來了,基本沒有後遺症。
而給經工員的工資裡,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資,那是每月照發。第二部分是工作量,也就是經工過多少標的的工程,按工程價格的百分比,計算他的資金。第三部分是質量保證金。這個是在工程結束後三個月以後再兌現,防止投訴來了,沒錢扣。
“開前門關後門,缺一不可。”c姨概括了她的管理心得。
所為開前門,就是把收入放在明處,在獎金上充分體現多勞多得。讓努力的人,真正可以賺到錢。而關後門,就是通過方法及程序,讓搞鬼的人,真正吃到虧。
“當老板,最要不得的是,正該給職工的工資很低,卻把對職工的管理放得鬆。號稱所謂人性化管理,那是對人性的誤解。人性中都有好的和壞的兩方麵,為此,獎得人心跳,罰得人心痛,才是引導人性的好辦法。”
冬子早就知道,c姨對人情事故的洞察,遠遠高於常人。
但是,冬子有一件事不太明白,就是c姨堅持把冬子作為公司的股東來,冬子推辭好久,逼得c姨發飆。
“你就當來幫我好不好呢?不是說非要給你分錢,你隻占1,那有幾個錢?我曉得你搞燒烤鹵菜利潤高,不在乎這幾個錢。但是,你如果不是股東,我就麻煩了。”
追著自己分賬,還非要不可,這是什麼麻煩呢?冬子除了前期投入了精力以外,根本沒投一分錢,難道,這種今後不做事光分錢的情況,不算是在給她幫忙?
在對方的解釋下,冬子算是初步地理解了她的苦心。
這個公司的股東有七八個,但實際上,主要投資者當然是c姨本人,除此,與公司經營有關的人,除了冬子,就是小簡了。小簡因為具體負責燈具的供貨,所以占得多些,畢竟他了燈具,他占3。冬子本人,作為股東之一,既是利益的共享者,也算是小簡的長期代表。畢竟,冬子跟小簡李雯的關係,c姨是清楚的。
但其它股東,所占份額,雖然從1到3不等,冬子都明白,那都是某些大的關聯公司的高管以及某些官員的親戚,都是不乾事白分錢的。
而c姨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在武漢。所以,在容城經營的人,肯定另有人常駐經營。c姨本人,不可能長期呆在這裡。那,常駐在這裡的經理,他的經營上如果出現偏差,甚至出現不忠誠的現象,需要有人監督。
而最可靠的監督人,就是冬子了。冬子熟悉容城的一切,也熟悉裝修的一切。內行並且忠誠,是監督的最佳人選。當然,不可能,一個公司由一個外人來監督,那就得必須有個身份。冬子作為股東之一,董事會成員,當然有權利過問經營狀況及查賬。
這就是所謂的幫她,當她全天候的第三隻眼。而其它股東,隻是分賬的關係戶,根本不能插手公司內部的事情。
“況且,你對裝修設計很在行,我這個小設計組,其實也就是五六個人,需要你的指導。”
冬子看過資料“你那裡麵,不是有兩三個專業的設計師嗎?拿的證還比較高呢。”
冬子想到,自己再厲害,也不專業,這東西,人家吃飯的本事,自己有什麼指導的必要呢?
“嗨,你說那三個人啊,其實隻有一個人在,平時在武漢的時間多,在這裡,估計隻有大工程來時,或者雙休,才過來把把關。其餘的,為了辦許可證,掛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