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應的,有外就有裡,所以,下一個部位,講的是羊裡脊。裡脊是緊靠脊骨後側的小長條肉,從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條肉,呈長條圓形,一頭稍細,是最嫩的肉也有叫腰柳肉的。因為形似竹筍,纖維細長,又稱“竹筍羊肉”。適於溜、炒、炸、煎等。一直是中餐爆炒的原料,作為燒烤原料口味會更好。
說到這裡,服務員中,有位平時打荷的男生發言了“陳總,我在河南打工時,當時包工頭請我們吃了一頓羊蠍子,好吃得很,它是什麼部位的呢?”
他這一問,引起了大家的興趣。畢竟,這個菜,人們要麼吃過,要麼聽說過。這幾乎是現在北方最暢銷的一個菜了。其實,這隻是以羊的部位命名的菜,做法各有千秋。
羊蠍子就是帶裡脊肉和脊髓的從頸項到尾尖的完整的羊脊椎骨,一節一節的羊龍骨從橫切麵上看去,成“丫”字狀,而那“丫字狀”的下麵,還有一個小的分叉,這就是蠍子張揚的形狀了,“羊蠍子”因此而得名。羊蠍子適合做火鍋或者紅燒、黃燜,吃的時候必須上手才夠滿足。
“對對對,當時我們就是拿在手上啃,用力吮,民工嘛,不講究。”那位男生趕緊說到“聽你這麼一說,講究人,也上手啃嗎?”
“當然,講究人,也是用嘴吃飯的。”吳老師這樣一插話,氣氛更活躍了。
下一個部位講羊胸肉。其實就是羊的前胸軟骨兩側的肉,是羊肉中最便宜的部分。這一部分肉像海帶一樣薄長,這部分有肥有瘦還帶筋,雖然略顯肥膩,但是非常適合做烤羊肉串或者清蒸羊肉。另外如果采用西式的料理方法就是慢煮,一段時間後,脂肪會融化在湯中,剩下的羊胸肉隻會讓人覺得柔滑細嫩。西餐中有一道著名的料理就是慢燉釀餡羊胸肉。
有一個部位,大家不太注意,也很少有人聽說過。但是,它做出來,也很有特點,那就是尾龍扒。
尾龍扒是指羊的臀尖肉,也俗稱“大三叉”。更多精彩內容:廚影美食。肉質較好,有適當的脂肪滲透其中,柔嫩的肉質搭配細密油花,風味濃鬱、細膩可口,去掉上部一層筋膜後甚至可代替裡脊肉使用。煎、炒、溜、炸、烤都很適宜。
臀尖下麵位於兩腿襠相磨處,叫羊燴扒,也叫“磨襠肉”。這部分纖維縱橫不一,肉質鬆軟,肥肉相連,略有薄筋,最適合做烤羊肉串。在烤製的時候肥油滲入到瘦肉纖維中,肉質不乾不柴,略帶嚼勁,讓人吃了還想吃。
有的廚師,最喜歡的是羊霖肉,製作起來很省事,並且肉質相當好,它還有三個吉利好聽的俗稱羊元寶、和尚頭、羊肉人參,是羊後腿上的一塊肉,在腿前端與腰窩肉相近處,呈半球形,纖維緊密,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而嫩,一般更多的人喜歡叫它“元寶肉”。適宜燒烤、香煎、油炸。
羊腩也就是羊肚腩肉,軟塌塌的,一層皮一層油一層筋的五花腩,肉質稍韌,口感肥厚而醇香。這個部位是最適合紅燒的了,燉好後酥爛軟糯,非常入味。當然也可以做咖喱羊肉或者羊肉鍋仔,總之是大愛的一個部位。
羊腱子肉,如果把它燉爛了,又有彈性又好看,也是很好的食材。腱子肉是大腿上的肌肉,分為前腱子和後腱子。有肉膜包裹,肉中夾筋,很有嚼勁,適於醬、燒、燉、鹵等。
羊腿,大家都不會叫錯它的名字,當然,前後腿還是有區彆的,這事,隻有廚師或者老食客才明白。後腿的肉比較多,但是就肉質而言,前腿更加肥嫩。一般適合製作烤羊腿或者手抓羊肉,那種大口吃肉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接下來,就是羊蹄了。羊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簡直是美容養顏第一佳品。適合紅燒、乾鍋、清燉等烹飪方法,吃的時候感覺肉質非常細嫩,外麵包裹著一層q彈的膠質,不論是配飯還是下酒都是難得的好菜。現在在武漢,有人把它鹵了後,作為下酒的菜,在夜市上,很受歡迎。有嚼勁,有味道,啃半天,一隻蹄,下半斤白酒,沒有問題。
懂行的廚師,特彆重視羊肝。羊肝是一道絕頂美味,生煎羊肝完全可以和法式鵝肝相媲美,口感細膩、味道濃鬱、營養非常豐富,滋補氣血。除此之外,羊肝還可以爆炒、水煮、醬鹵,都是很不錯的吃法。
燙火鍋的人,知道牛肚,但是熟悉美食的,也知道羊肚,它是羊內臟中的佳品,在各種羊雜中,羊肚可能是接受度最廣的一種了,它的口感絲毫不比羊肉差,肉厚質韌,很有嚼頭。
羊肚最著名的吃法大概是老北京的爆肚了,入口韌、脆、香,真不愧是一方的名小吃!一般人自己在家烹飪時,則可以選擇爆炒、乾鍋、鹵水或者製成羊肚湯。
過去有特彆講究的人,隻喜歡吃羊腦,把它當成頂級美味。由於食材難得,所以,它的烹飪方法就特彆講究。裹粉後炸製,是遠超羊肉本身的一道美味。除此之外還可以打碎了燉蛋,或者燉豆腐,燉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口感豐腴嫩滑。
“前些天,李老師給大家做了肥腸粉,大家覺得好吃吧?”
冬子這一問,下麵就有人用電視上的台詞接上了“如今,唯一可以與火鍋分庭抗禮的,隻有,肥腸!”
大家一陣大笑。
很多人愛吃肥腸,但是羊腸你吃過嗎?羊肥腸晶瑩剔透,毫無腥膻臭味。河北滄州有一道民間美食羊腸湯,居然讓不少北京人開車跑幾百公裡,就為吃上這麼一碗,可見它有多麼好吃了!火爆羊腸、香辣羊腸什麼的也是非常好的下飯菜哦。
靠後的部位,就剩下羊尾巴了。羊尾部分帶的油太多,因而經常被棄之不用。實際上,在有些地方,羊尾是羊身上最好的部位,得給尊貴的客人吃。
有些地方甚至有生食羊尾這道菜,直接在宰殺羊的時候,趁熱生吃羊尾油,據說香濃腴滑,妙不可言,具體吃法是將油脂托在手中,自腕部向前張嘴一吸,油脂便滑入口中,或者將羊尾油撒上些鹽吃入,也有用冰糖燉的,吃起來也是張嘴一吸。
而羊尾更普遍的吃法是在吃火鍋放入幾片,整鍋湯立刻變得鮮香肥腴起來。羊尾的作用是潤鍋,叫清湯變得溫潤。
講到這裡,冬子突然對小樊問到“羊身上的食材種類,我說完了嗎?”
“應該差不多了吧?”小樊遲疑到“嗯,不對,你原來說的有二十五個,好像還差幾個。”
果然是算賬的人,謹慎與精細,已經成了刀子的職業特點了。冬子繼續往下講,接下來的食材。
羊血和豬血,鴨血的功效都差不多,但是羊血吃起來會更香嫩,口感更爽滑一些。好的純羊血隻有鹽、水、純血三種物質構成,有點像果凍,但比果凍勁道一些,細嫩,非常好吃。
辣子蒜羊血是陝西省鹹陽等地區傳統名菜。冒好的羊血撈在碗裡,不需要很多湯,加各類調料便可以吃了。羊血鮮嫩,加上辣子蒜和醋,味道美極了。羊血粉絲湯也非常受人喜愛,特彆是在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彆提多舒服了。
最近,有些做燒烤的,把羊腰子做出了名,其實,羊腰子就是羊腎,《日華本草》說,羊腎能“補虛損,陰弱,壯陽益腎”。可製作燒烤、爆炒腰花、羊腎粥、炸羊腰等美食。
還有一種叫羊白腰的,大家知道得很少。白腰指的是羊睾丸。明朝劉若愚在《酌中誌?飲食好尚紀略》中寫道:“又羊白腰者,則外腎卵也。”羊睾丸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燒烤、爆炒均可。
“當然,許多人追捧另一個東西羊鞭。”
冬子說到這裡時,下麵有人在竊笑。那東西,有的人拿它當藥吃,誰用誰知道。當然,冬子隻能用客觀的語氣簡要介紹了。
中醫認為羊鞭對於溫補腎陽有一定的功效,因此羊鞭也是大受歡迎,供不應求。羊鞭最簡單的吃法是燉成羊鞭湯,或者燒烤、紅燒亦可。
“這樣,我基本上把羊身上的食材,作了一個簡單的分類,大致,我的見識就這麼多,兩位老師,你們覺得,按我這樣介紹,有難度嗎?”
兩位老師當然心裡有譜了。他們覺得,老板的基礎知識,其實是非常紮實的,隻不過,他習慣謙虛。更重要的是,他的見識廣,對北方菜,也那麼了解,這很了不起,甚至,還包括西餐。這對於一個沒有係統學習烹飪的人來說,相當厲害了。
但是,有一個疑問,他是做羊肉串出身的,講羊肉當然沒問題。他為什麼,從來不說一句關於羊肉串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