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澤肯定不會給對方恢複實力的機會。
徐竣得到寧澤指點,便將他的要求告知梁國使者,直接索取武清、赤城,同時要求三十萬金戰爭賠償。
不出所料,梁國使者實在無法接受,司馬法給他開出的底線最多便是放棄赤城。
雙方展開唇槍舌劍,展開激烈談判。
經過數天時間,終於達成協議。
梁國退出赤城兵馬,將其轉交給華國,同時賠償三十萬金,以此為前提簽訂停戰協議。
協議簽署之後,周亢帶兵前往赤城進行交接,梁國兵馬果然退出城池。
不過司馬法也夠絕的,離開之前就跟蝗蟲過境一樣,將城內所有物資搬走,一點不剩。包括城內百姓也都帶走,整個赤城範圍看不到幾個活人。
等於留下一座空城,除少數極為偏僻的村莊鄉鎮外,當真是乾乾淨淨。
果然不會讓寧澤太占便宜,赤城空蕩蕩,華國想要接管,必須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移居百姓,甚至往這邊大量轉移糧草和其他物資,等於側麵削弱其他郡城實力。
周亢將這邊情況彙報,寧澤倒沒那麼在意。眼下最重要的是拿下袞州,將馬健勢力撲滅。之後再找司馬法算賬,不必急於一時。對方占一點小便宜,根本影響不了整個局勢。
在付出一定代價後,華國簽署和平協議,梁國這邊卻不能安心,司馬法知道寧澤同意簽署和平協議,隻是為了集中力量對付馬健和唐牛。等他消滅馬健,隨時可能撕毀協議再度進攻。
所以在爭取到的短暫和平時間內,必須竭儘所能開始謀劃,為之後將會麵對的局勢做好準備。從絕境中想到一個辦法扭轉一切!
與此同時,周鴛來到平穀郡,隻帶幾個隨從,與歐陽春見麵。
他跟寧澤關係不錯,華國將領都知道,所以雙方即使敵對,歐陽春對他也很客氣“周將軍此來,可是代表偽周投降?”
雖然語氣聽著客氣,說出話來直接就是下馬威。
意思是你們偽周打不過,準備向華國投降了吧?
周鴛聽到這話當然不高興,拱手說道“我大周雖然敗了幾場,卻不懼戰!隻是兩國戰火連連,百姓何辜?陛下不忍周國百姓受戰火侵擾,這才命我前來暫且談和,雙方各自退兵!”
歐陽春道“如今之勢漸已明了,我大華國富兵強,百姓安居樂業。女皇陛下有仁君之象,丹陽王有仙神之術。此天授大華,必能統一十六州!將軍應當奉勸偽周皇帝順應天意,放棄無謂抵抗,屆時由我大華國策,天下百姓自得安樂!”
周鴛聞言稍微動搖,其實他對華國國策相當了解,寧澤所做一切也讓他極為佩服。得到寧澤贈送的兵法,才能不斷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對寧澤是相當崇拜的。
可他畢竟是周羥之子,唐牛義弟,就算對寧澤再崇拜、關係再好,也不願意就此放棄父親創下的基業“先父輔佐大成,號召天下英傑共破梁義蟻賊,才有今日景象。我周家世代忠於大成,此誌不移!”
歐陽春說道“即是忠於大成,理當投降!女皇陛下正是大成血脈,取得江山理所當然。”
“古往今來,豈有女子稱帝?”
“世間之事,哪有一成不變?縱觀史書,本無皇帝之位,甚至不知國為何物。首稱帝者建立國家,也無先例!陛下雖為女子,卻也君臨天下,百姓稱頌。”
周鴛雖然聰明,口才到底不如歐陽春,於是說道“不合規矩便是不合規矩,我不與你爭論這個!”
“規矩是人定的!”歐陽春道,“存在即是合理。陛下能得天下萬民敬仰,是男是女又有何妨?”
“萬民敬仰的是她還是丹陽王?”周鴛反問一句。
“陛下為君,萬民安居,還用問嗎?”
“我不與你爭論這個!”周鴛感覺又被歐陽春帶偏話題,趕緊說道,“周某此來,一不是商量投降之事,二不是討論女帝是否合規,而是帶著誠意商量停戰之事。”
“將軍隻需代表偽周宣布投降,再也不同擔心戰火蔓延,百姓也可安居樂業!”歐陽春道,“王爺十分看重將軍,看在您的麵子,也會饒過唐牛稱帝謀逆之罪。偽周上下文官武將,隻要宣誓效忠,都能得到重用!”
“歐陽少府!”周鴛有些頭痛,對方總是把話題轉到勸降,讓他極度難受。
歐陽春見他這副模樣,心中暗笑“既然將軍想要談和,那就仔細談談!如今我方大軍陳於此處,每日損耗軍糧物資。此間談完還得向陛下彙報,等待回應。到時候消耗更甚,又延誤軍機,並無好處!沒有好處的事情,為何要做?將軍不如先來談談耗資問題,若是能夠解決此事,首要前提便算達成,咱們再談下一步!”
說到底就是要錢,周鴛早有心理準備。這是不可避免的!相對較弱一方想要和平,必須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