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於靜姝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外語竟然說得和外國人一樣好!
於靜姝知道彆人聽見她說外語或許會很震驚,但她並不怕被彆人看出破綻。
原主從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在外婆去世後,身邊就沒有相熟的人了。
而且原主外婆以前也是留過洋的大家閨秀,教過原主外語也是很正常的事,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所以於靜姝才敢明目張膽地說外語。
就這樣,於靜姝在火車上度過了兩天兩夜,期間除了方小檀過來大肆渲染了一番自己“凱旋”的消息之外,並沒有再發生其他有意思的事。
等到第三天傍晚,火車到站,於靜姝穿好軍大衣,戴好羊皮軍帽,又換了一雙厚棉鞋,就跟著其他知青一起下了火車。
帶隊乾部劉誌強聯係當地學校,借用了幾間宿舍,讓知青們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有部隊派了軍卡過來,拉著一群知青去了鄉下。
軍卡到鎮上的時候,霍旬因為有複員的事要辦,暫時留在了鎮上。
知青們則又換到馬車上,從鎮上往鄉下趕,等到公社大院的時候,大家渾身都凍透了。
這時利業村的村支書帶著幾個人迎了上來。
“都凍壞了吧,快進屋,屋裡暖和。咱們大隊今天還特地做了殺豬菜,歡迎城裡來的知青們到咱們利業村大隊插隊!”
“殺豬菜是什麼啊?”方小檀走在於靜姝旁邊,小聲詢問。
“就是剛殺的豬,用豬肉、下水、豬血之類的東西燉的菜。”於靜姝一邊心不在焉地解釋著,一邊用目光在圍觀的人群中來回掃視。
知青們第一天到利業村,村子裡的人都跑出來看熱鬨來了。
於靜姝琢磨著,這些人裡,沒準就有林家人。
要說這林家人,大概是書裡原主下鄉後,唯一對原主展現過善意的人了。
然而白秋雨那麼恨於靜姝,又怎麼可能讓林家人好好的呢?
或許是為了表達“和於靜姝走得近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這種奇葩的觀點,白秋雨給林家人的劇情,幾乎都是炮灰劇情。
總而言之,林家人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其中最早出事的,就是林家的小兒子林鳳軍。
根據書裡的描述,林鳳軍似乎是在知青下鄉這天,因為什麼瑣事被村裡的一個潑婦打聾的。
這樣想著,於靜姝的眼睛就一直往周圍的小孩兒身上瞅。
“今天的菜是根寶媳婦做的,咱們村裡屬她最會做飯,瞅這些孩子吃的多香。”一起過來婦女主任說道。
像是印證婦女主任的話似的,人群裡,幾個孩子因為爭搶豬肉,推搡了起來。
“你敢打我妹妹!”
不知哪個小男孩吼了一句,推搡瞬間演變成了撕打。
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在孩子堆裡,像個小霸王似的,騎在另一個小男孩身上打。
婦女主任連忙喊了一聲,“鳳軍他娘在哪呢,快把孩子拉開!”
於靜姝聽見這個名字,頓時一驚,連忙衝了過去。
這時,於靜姝背後突然出現了一個刺耳的聲音,“死逼崽子,敢打我家來旺,我和你拚了!”
說著,一個中年婦女就竄了出來,扯住之前那個虎頭虎腦的男孩揚手就要打。
於靜姝頓時急了。
這不就是書裡那個潑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