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冬。
這一日的京城,大雪飄飛。
紫禁城,乾清宮裡,朱由檢,提著筆,依舊在批改奏折。
他一直批改到深夜。
才停下了手裡的筆!
燭火搖曳。
他扭頭看著依舊放在桌案上的《萬策言》……卻忽然想起,這本書冊,他已經有一陣,沒有翻閱了。
他抬手,摩挲了幾下啊那本書冊的封皮,聲音嘶啞。
“先生……十五年了!”
“朕的記性,這些年,好像越來越差了。”
“你就算是再一次出現在朕的麵前,哪怕模樣分毫不變,朕怕是也認不得你了。”
“大明朝,已經失控了……”
“文官陽奉陰違,武將打得過比劃兩下,打不過扭頭就跑。東南清流恣意誹謗朝廷,但朝廷卻對此毫無辦法!”
“從前年開始,地方將領,竟然已經公然不聽調令!”
“先生,你說這是為什麼?”
“改土地,清軍屯……都是剛開始可行,但接著,便阻礙重重,鄉紳砍了好些個,但是戶部下放的官員,出事的一定比鄉紳更多!”
“鄉紳一旦殺得狠了,地方便開始民變!”
“明明是為解百姓災禍,但百姓,卻更加難以生活。”
“徐光啟朝廷重用了,官拜內閣次輔,為解決天災大旱,甚至嘗試過種植番薯,試著也推廣全國,但收效甚微!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清理軍屯,孫傳庭、盧象升、孫承宗都乾了,雖有成效,但其餘地方軍患再起,根本不足以解決大明困局!”
“商稅改革,試了,朝廷不是沒收,但同樣毫無成效。”
“官商勾結,貪腐成風!”
“貪官殺了一批,又來一批!”
“偶爾有幾個清吏,但上任不久,必遭意外……滿朝文武,皆是賊啊!皆是賊!”
“對外要打仗,對內懲治貪官無果……甚至抄藩王、逼捐,朕都試過,乾不了,沒有用!逼捐也無人可去?朕甚至想,親自掄著袖子帶著人上門要銀子了!”
“先生,你再來告訴告訴朕,大明朝,到底如何才能救?要朕如何?要朕如何?”
……
乾清宮外,大學覆蓋紫禁城,白茫茫一片真乾淨,隻是崇禎的嘶吼,終究無人應答。
崇禎十六年。
關外,滿清大舉進攻。邊關告急。
關內,叛賊四起,大明守軍,連戰連敗。
明朝覆亡之象顯現,朝野人心亦日漸離散。
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
朱由檢照例,到皇極殿接受朝賀……而偌大的宮殿內……
文班隻有內閣首輔周延儒一人,武班隻有一名勳臣。
朱由檢,咧嘴自嘲的笑了笑。
“把午門打開,大明還沒亡呢,朕倒要看看,有多少朝臣,已經不願做我大明的官了……”
這一日,一直到午時……才陸續有朝臣匆匆趕來,湊夠了百官中一半多一點的人數,這才勉強舉行朝賀禮。
朱由檢,得到錦衣衛的密報。
京城內,已經流傳“韃子、流賊到門,我即開城請進”之語!
同年,滿清大軍第六次入塞,京師危難。
朱由檢取出內帑數萬,發給守城將士,每人隻領二十錢!
錦衣衛再向朱由檢上報。
守城士兵們,得錢後,彈錢而歎!
“皇帝要性命,令我輩守城。此錢止可買五六燒餅而已!”
……
與此同時。
京城再次鼠疫大疫,日死萬人,丁戶儘絕,十室九空;死屍遍布京城,而無人收屍,恍如鬼城。
唯一的好消息是。
滿清,皇太極的死訊,傳入京城!
朱由檢上朝時,滿朝文武彈冠相慶,似乎,國勢,終於轉危為安、“中興”指日可待!
但是朱由檢,坐在龍椅上,卻笑不出來。